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seven_nana

44牌左舷战舰之舰队攻防战术推演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1 23:55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1-11 23:14
铁锤与铁砧战术的第一要旨,就是迂回机动

为了避免在迂回过程中遭到敌方射击,机动舰队需要有效利用自身 ...


你把抢T看的太儿戏了

除了近距离和被偷袭,还真没有能抢到T字的,就算接敌,也是至少呈30度角以上接敌

还有,迂回舰队不是瞬移,你算过广大空间迂回需要的时间没有,你家主力舰队早被打垮了。

知道为什么QE的航速不实用吗?因为交战距离的增长,那么点增加的线速度跟不上敌方战列线转向的角速度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6:49
你把抢T看的太儿戏了

除了近距离和被偷袭,还真没有能抢到T字的,就算接敌,也是至少呈30度角以上 ...

图画的比较渣,凑合看

关于抢T:

抢T只是理想状态,实际上没有哪个傻瓜指挥官会放任对方抢T而不作为,所以我说的是:有可能被对方抢T

我想表达的是,左舷舰队无法通过这些机动,获得战术态势上的优势

关于距离和时间:

我画的双方起始点,是假设双方互相发现时的位置。那么假设双方距离35km好了

位于点2时,大致是战斗非常激烈的状态,双方主力间的距离大约是15km

在同航向交战那张图中,双方主力舰队从起始点运动到点2,大致是20km,而机动部队则是30km

在逆航向交战那张图中,双方主力舰队从起始点运动到点2,大致是15km,而机动部队则是25km

距离问题,似乎还在航速差距的范围内

而时间嘛,36节速度的编队,行进25km,算上转弯和机动,半小时也就够了。主力部队还不至于半小时就歇菜了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2 22:41 编辑

强大战舰龙罡号

1935年,中国宣布不再续签伦敦条约,提前两年通知各签约国。国内开始进行建造7万吨巨型战列舰的鼓动及准备工作,对各资深船厂和船坞开始进行大规模改造工作,为满足全天候昼夜施工和保密的需要,完成了对船台和船坞的封闭化工程。1937年,伦敦条约正式到期结束,龙罡级巨型战列舰八艘同时开工铺下龙骨,进行了广为人知的全面宣传,成为激动人心的“终于强大了”的国宝级象征。实际是个彻头彻尾拥有全套图纸精心策划的巨大骗局,欺骗了国会,欺骗了人民,欺骗了全世界,实际施工图纸跟战列舰压根没半毛钱关系(刚开始建造的时候是看不出来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的)。全部八艘特级航空母舰直到1942年才全部建成完工,成为唯一的龙字头航母。

美国于一九四零年七月十九日通过了两洋舰队法案(斯塔克法案)和庞大的海军扩张计划,这中间包含着建造六艘衣阿华级战舰和五艘蒙大拿级战舰,加上之前新造的新型战列舰二艘北卡罗来纳级和四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

那么,原来为对抗美国海军的文森案、斯塔克案而建造的龙罡级战列舰到底是以怎样的形态出现呢?

标准排水量63,751 吨,设计正常排水量68,014 吨 正常,满载排水量71,425 吨
采用瓦格纳高温高压锅炉,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间隔设计,球鼻艏方尾,四轴四舵设计。
正常航速30节/179527马力,过载航速30.86节/200000马力

主炮4座2连500毫米40倍径炮(弹头重2375公斤,初速700米每秒,每炮备弹200发,射速1.5~2发每分钟),在16—22公里决定性射击距离毁灭性炮击

另有两个备选方案:
4座3连450炮备选(弹头重1731公斤,初速700米每秒)
4座4连400炮备选(弹头重1216公斤,初速700米每秒,威力与美制MK6基本相同)

副炮:4~6座3连152毫米55倍径炮(弹头重45.4公斤,初速960米每秒,45度最大射程27000米,射速10~12发每分钟,每炮备弹300发)

N座4连卜福斯47毫米55倍径高射机关炮

等比图



与后来之蒙大拿之对比







---------------------------------------------------------------------------------


基版, 大中华帝国 左舷战列舰 下水 1940

排水量:
        57,294 吨 空载; 63,751 吨 标准; 68,014 吨 正常; 71,425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926.42 英尺 / 885.83 英尺) x 124.67 英尺 x (32.81 / 34.15 英尺)
        (282.37 m / 270.00 m) x 38.00 m  x (10.00 / 10.41 m)

武器:
      8 - 19.69" / 500 mm 40.0 倍径 火炮 - 5,235.98磅 / 2,375.00千克 炮弹, 20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40 Model
          4 独立双联炮座 在中线均匀分布
      18 - 5.98" / 152 mm 55.0 倍径 火炮 - 100.09磅 / 45.40千克 炮弹, 30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40 Model
          6 独立3联炮座 在艏艉中线,均匀分布
      128 - 1.85" / 47.0 mm 55.0 倍径 火炮 - 3.99磅 / 1.81千克 炮弹, 50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40 Model
          32 2排4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32 抬高的炮座
      船侧重量 44,200 磅 / 20,049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2.0" / 305 mm        498.69 英尺 / 152.00 m        16.40 英尺 / 5.00 m
        艏艉:        未装装甲
          主装甲带覆盖 87%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20.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7.87" / 200 mm        524.93 英尺 / 160.00 m        39.37 英尺 / 12.0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93.50 英尺 / 28.5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23.6" / 600 mm        11.8" / 300 mm                15.7" / 400 mm
        第二组:        3.94" / 100 mm        3.94" / 100 mm                3.94" / 100 mm
        第三组:        0.59" / 15 mm        0.59" / 15 mm                      -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6.69" / 170 mm
        首楼: 1.97" / 50 mm  尾甲板: 6.69" / 170 mm

   - 指挥塔前部 19.69" / 500 mm, 后部 0.00" / 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179,527 轴马力 / 133,927 Kw = 30.00 节n        航程 10,000海里 在 15.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7,674 吨

人员:
        2,105 - 2,737

花费:
        £32.219 百万 / $128.877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5,514 吨, 8.1%
           - 火炮: 5,514 吨, 8.1%
        装甲: 27,604 吨, 40.6%
           - 装甲带: 4,407 吨, 6.5%
           - 防鱼雷舱壁: 6,021 吨, 8.9%
           - 军备: 6,078 吨, 8.9%
           - 装甲甲板: 10,391 吨, 15.3%
           - 指挥塔: 707 吨, 1.0%
        机械: 4,800 吨, 7.1%
        船体,配件和设备: 19,376 吨, 28.5%
        燃料,弹药和补给: 10,720 吨, 15.8%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10,617 磅 / 50,175 K千克 = 29.0 19.7 " / 500 mm 炮弹或者 24.1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33
        稳心高 11.6 英尺 / 3.5 m
        横摇周期: 15.4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54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60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07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球鼻型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657 / 0.663
        长宽比: 7.11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4.34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1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50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40.00 度
        船尾外伸: 13.12 英尺 / 4.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0.00%,  32.74 英尺 / 9.98 m,  26.77 英尺 / 8.16 m
           - 前甲板:        30.00%,  26.77 英尺 / 8.16 m,  20.83 英尺 / 6.35 m
           - 后甲板:        35.00%,  20.83 英尺 / 6.35 m,  20.83 英尺 / 6.35 m
           - 船尾甲板:        15.00%,  20.83 英尺 / 6.35 m,  20.83 英尺 / 6.35 m
           - 平均干舷:                23.39 英尺 / 7.13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86.3%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78.5%
        水线面积: 88,844 平方英尺或 8,254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08%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246 l磅/平方英尺或者 1,201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8
                - 纵向: 1.13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7:58
强大战舰龙罡级

1935年,中国宣布不再续签伦敦条约,提前两年通知各签约国。国内开始进行建造7万吨 ...

大总管是不是受到刺激中风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STG44,独揽朝政,委用亲信,贪财纳贿,伪造圣旨,卖官鬻爵,大兴文狱,结党营私,自封九千,败坏纲纪礼法。朕委实痛恨,命东厂委员,即刻杖杀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171758170 发表于 2013-1-12 01:24
大总管是不是受到刺激中风了?

大水狗,你再灌水我就搬狗头铡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2 13:37 编辑

龙罡级战列舰最有可能的形态


性能概要:

标准排水量63,751 吨,设计正常排水量68,014 吨 正常,满载排水量71,425 吨
采用瓦格纳高温高压锅炉,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锅炉-轮机间隔设计,球鼻艏方尾,四轴四舵设计。
正常航速30节/179527马力,过载航速30.86节/200000马力

主炮4座3连450毫米40倍径炮(弹头重1731公斤,初速700米每秒,每炮备弹140发,射速1.5~2发每分钟),在16—22公里决定性射击距离毁灭性炮击

副炮:4座3连152毫米55倍径炮(弹头重45.4公斤,初速960米每秒,45度最大射程27000米,射速10~12发每分钟,每炮备弹300发)

N座4连卜福斯47毫米55倍径高射机关炮







-------------------------------------


基版, 大中华帝国 左舷战列舰 下水 1940

排水量:
        58,487 吨 空载; 63,751 吨 标准; 68,014 吨 正常; 71,425 吨 满载

尺寸: 长 (总长 / 水线长) x 宽 x 吃水 (正常/最大)
        (926.42 英尺 / 885.83 英尺) x 124.67 英尺 x (32.81 / 34.15 英尺)
        (282.37 m / 270.00 m) x 38.00 m  x (10.00 / 10.41 m)

武器:
      12 - 17.72" / 450 mm 40.0 倍径 火炮 - 3,816.20磅 / 1,731.00千克 炮弹, 14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40 Model
          4 独立3联炮座 在中线均匀分布
      12 - 5.98" / 152 mm 55.0 倍径 火炮 - 100.09磅 / 45.40千克 炮弹, 300 每门炮
          后装炮 安装装甲炮座的旋转炮塔, 1940 Model
          4 独立3联炮座 在艏艉中线,均匀分布
      128 - 1.85" / 47.0 mm 55.0 倍径 火炮 - 3.99磅 / 1.81千克 炮弹, 500 每门炮
          防空炮 甲板炮座, 1940 Model
          32 2排4联炮座 在舷侧均匀分布
                32 抬高的炮座
      船侧重量 47,506 磅 / 21,548 kg

装甲:
   - 装甲带:                厚(最大)        长(平均)                高(平均)
        主体:        12.0" / 305 mm        498.69 英尺 / 152.00 m        16.40 英尺 / 5.00 m
        艏艉:        未装装甲
          主装甲带覆盖 87% 正常长度
          主装甲带倾斜度 20.00 度(向内为正)

   - 防鱼雷隔舱 - 加强结构舱:
                7.87" / 200 mm        524.93 英尺 / 160.00 m        39.37 英尺 / 12.00 m
        鱼雷舱壁之间宽 93.50 英尺 / 28.50 m

   - 火炮装甲:        正面 (最大)        其他 炮室 (平均)        炮座/输弹机 (最大)
        主体:        23.6" / 600 mm        11.8" / 300 mm                15.7" / 400 mm
        第二组:        3.94" / 100 mm        3.94" / 100 mm                3.94" / 100 mm
        第三组:        0.59" / 15 mm        0.59" / 15 mm                      -

   - 装甲甲板:多个甲板:
        前后甲板: 6.69" / 170 mm
        首楼: 1.97" / 50 mm  尾甲板: 6.69" / 170 mm

   - 指挥塔前部 19.69" / 500 mm, 后部 0.00" / 0 mm

机械:
        燃油锅炉, 蒸汽轮机,
        齿轮传动, 4 轴,, 179,527 轴马力 / 133,927 Kw = 30.00 节n        航程 9,999海里 在 15.00 节
        最大排水量下的燃料库 = 7,674 吨

人员:
        2,105 - 2,737

花费:
        £33.351 百万 / $133.406 百万

在正常排水量下的权重分配:
        武器: 5,983 吨, 8.8%
           - 火炮: 5,983 吨, 8.8%
        装甲: 27,813 吨, 40.9%
           - 装甲带: 4,407 吨, 6.5%
           - 防鱼雷舱壁: 6,021 吨, 8.9%
           - 军备: 6,287 吨, 9.2%
           - 装甲甲板: 10,391 吨, 15.3%
           - 指挥塔: 707 吨, 1.0%
        机械: 4,800 吨, 7.1%
        船体,配件和设备: 19,890 吨, 29.2%
        燃料,弹药和补给: 9,527 吨, 14.0%
        其他重量: 0 吨, 0.0%

整体的生存力和适航性:
        生存性 (击沉船只所需要的非致命贯穿炮弹):
          109,898 磅 / 49,849 K千克 = 39.5 17.7 " / 450 mm 炮弹或者 24.1 鱼雷
        稳性 (如果低于1.00为不稳定): 1.31
        稳心高 11.3 英尺 / 3.4 m
        横摇周期: 15.6 秒
        坚固性        - 作为火炮平台 (平均值=50 %): 53 %
                        - 反冲效应(如果反冲效应大于1.00): 0.65
        海船质量 (平均值 = 1.00): 1.06

船型特征:
        船体有一个平甲板,
          一个球鼻型船首 和大型方船尾
        方形系数(正常排水量/水线长。宽。吃水)): 0.657 / 0.663
        长宽比: 7.11 : 1
        '船长的自然速度: 34.34 节
        在极速下消耗于波浪形成的动力: 51 %
        调整 (最大稳定性=0,最大坚固性=100): 50
        首舷角 (船头朝前为正): 40.00 度
        船尾外伸: 13.12 英尺 / 4.00 m
        干舷 (% = 甲板长度所占水线长度的比例):
                                前段,         后端
           - 首楼:        20.00%,  32.74 英尺 / 9.98 m,  26.77 英尺 / 8.16 m
           - 前甲板:        30.00%,  26.77 英尺 / 8.16 m,  20.83 英尺 / 6.35 m
           - 后甲板:        35.00%,  20.83 英尺 / 6.35 m,  20.83 英尺 / 6.35 m
           - 船尾甲板:        15.00%,  20.83 英尺 / 6.35 m,  20.83 英尺 / 6.35 m
           - 平均干舷:                23.39 英尺 / 7.13 m

船舶空间、强度和评论:
        空间        - 船体水下部分 (弹药舱/机械舱,越低越好): 86.1%
                - 水上部分(生活空间/工作空间,越高越好): 178.5%
        水线面积: 88,844 平方英尺或 8,254 平方米
        排水量系数(排水量/装载量)): 106%
        船体结构重量/表面积: 253 l磅/平方英尺或者 1,236 千克/平方米
        ):船体强度(相关的)):
                - 横向: 0.98
                - 纵向: 1.15
                - 全部: 1.00
        足够的机械,存储,舱室空间
        优秀的住宿和工作空间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单纯进行舰队炮战的话,那么左舷舰队在面对日本舰队的时候,将出现极其悲剧的场景。

日本舰队的驱逐舰装备的93长矛鱼雷,可以达到射程20公里,双方主力舰队接战时,日本舰队的若干队驱逐舰轮流向左舷舰队前进方向前方预判速度阵位处发射长矛鱼雷,这样一来,左舷舰队只能转向规避鱼雷,那么也就不能保证左舷对敌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2 02:59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3-1-12 02:29
如果单纯进行舰队炮战的话,那么左舷舰队在面对日本舰队的时候,将出现极其悲剧的场景。

日本舰队的驱逐 ...


左舷战舰可是三向免疫

况且,同样我也向你战列线放氧气鱼雷,管你左舷还是右舷,照样乖乖规避

这种招数任何战舰都解决不了,战列线对战前提本来就是排除鱼雷干扰,否则队形就乱了,这也是当年鱼雷的用途之一

另外,因为战列线的鱼雷诸元很容易算,很容易被鱼雷扇面阴中,各国都要求战列线迅捷结阵,迅速解散,平时行进队形是横阵或者矩阵,是不允许进行战列线航行的

其实这个跟随旗舰运动弱爆了,英德皇家海军都是单舰就地转向,哈哈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风之旋律 于 2013-1-12 10:04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9:44
左舷战舰可是三向免疫

况且,同样我也向你战列线放氧气鱼雷,管你左舷还是右舷,照样乖乖规避{:17 ...


问题是你老人家并没有搞氧气鱼雷啊~所以你达不到20公里恶心人的距离~
还有,普通的战列舰由于左右防护相同,所以可以随意安排左舷接敌,或者右舷接敌。而左舷战斗舰艇的最大问题,就是其作战目的就是左舷接敌,所以很容易被对方识破。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12 03:57 编辑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3-1-12 03:01
问题是你老人家并没有搞氧气鱼雷啊~所以你达不到20公里恶心人的距离~
还有,普通的战列舰由于左右防护相 ...


驱逐舰会被轻巡扫掉,又演变成辅助舰的混战了

另外,你要套入华夏国的大历史背景,来看待左舷战列舰的设计建造,主要目的是对为了8 VS 17,炮战中对抗击败美国新战列舰,这只是整个军备体系的一环。

在大洋上截击美国太平洋舰队。

况且美国人没有氧气鱼雷,我有 ,而且因为海军传统和国力的因素,辅助舰的军备竞赛相对主力舰更加激烈,实行紧盯的方针。

在大洋上截击美国太平洋舰队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10:23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10:15
驱逐舰会被轻巡扫掉,又演变成辅助舰的混战了

另外,你要套入华夏国的大历史背景,来看待 ...

那明明是作者不听偶的,要是听偶的,直接让米国佬从法国进口点氧气鱼雷,就OK了~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新造时的大和型要目。

基准排水量(计划)=六四,○○○吨
〃        (完成)=六五,○○○吨
公试排水量(二/三状态,计划)=六八,二○○吨
〃        (二/三状态,完成)=六九,一○○吨
满载排水量(计划)=七一,一一○吨
〃        (完成)=七二,八○八吨
全长=二六三米
水线长(公试状态)=二五六米
垂线间长=二四四米
最大幅=三八·九米
水线幅(公试状态)=三六·九米
深度=一八·九一五米
吃水(平均吃水)=一○·五八米
〃  (平均满载)=一○·八六米
速度(计划)=二七节
〃  (公试)=二七·四六节
输出(计划)=一五○,○○○轴马力
〃  (公试)=一五三,五五○轴马力
轴数=四
轴转数(每分钟)=二二五
主机=舰本式涡轮机四组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一二座
蒸气压力=二五公斤每(平方厘米)
蒸气温度=三二五℃
续航距离(计划)=七,二○○海里/一六节
重油装载量(最大)=六,三○○吨
主炮=四五口径九四式四○(四六)厘米三联装炮三座,每门弹药一○○发
副炮=六○口径一五·五厘米三联装炮四座,每门弹药二○○发(中心线配置),一五○发(船舷配置)
高射炮=四○口径八九式一二·七厘米联装炮六座,每门弹药二○○发
机枪=九六式二五毫米三联装机枪八座,九三式一三毫米联装机枪二座
装载机=水侦六架
射出机=吴式二型二座
探照灯=一五○厘米八座
射击装置=九八式方位盘瞄准装置(主炮用)二座,(副炮用)四座
九四式高射装置二座
机枪射击装置四座
探照灯管制装置八座
小艇数=一六
乘务员数=二,二○○名
 大和型的最大特长,主炮是四六厘米(一八英寸,到大正期的军舰,日本海军正式采用国际公制,英吋等尺寸。因此采用厘米换算一八英寸为四五·七厘米炮是错误的,的确是四六厘米)炮。
 到现在为止的最大口径(无畏级军舰后,长门等的一六英寸(四○·六厘米)炮,条约到期后的各国新战舰最大也以美国北卡罗莱纳级的四一厘米炮,其他全部把一五,一四英寸炮作为主炮。大和型由于特别是预想美战舰采用四一厘米炮,要凌驾之上,这正是大和型的最高秘密。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0:43
不解释


我看着只有最右面的图是正确的。

力距的三要素,支点,力臂,垂直于力臂的作用力大小。

你的支点选择船的重心这没问题,但力臂应该是支点到作用力作用于船体的点之间的距离,而你在最左边和中间的图上将力臂画在了隔舱侧板上,难道你的炮座和整个船舷部分都是制动反冲结构,反冲力全部由船身隔舱承受?

如果左中图正确,右图又怎么回事?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3-1-11 12:21
后世历史学家评论:随着航母及其舰载机的大规模使用,采用投机取巧、剑走偏锋的左舷战斗舰艇,最终被淹没在 ...

冲这话,顶了!
我就奇怪,比如两边都有鱼雷时,这左舷舰还有什么意义。。。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1-1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history 发表于 2013-1-11 17:48
这位女同志言之谬也。天道是无常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史司不仁,以右舷为刍狗。王图霸业,以正合 ...

所谓以正合,以奇胜。奇胜之根本,在于以正合之,无正可合,何来以奇胜之~
试观有史以来之列强,无不以正合为基,再辅奇胜,纯奇而胜者,无也~纵使一时逞快,也终遭覆灭,不得长久哉。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1-12 15:03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9:26
龙罡级战列舰最有可能的形态



采用ALL OR NOTHING,标准瓶型船身,炮塔按正常的22布置,用同样7万吨的满排设计一艘战列舰,主装甲带的厚度搞不好会比这个大中华级左舷更厚,而且适航性会比这个玩意好的多。

造成这个问题一是由于炮塔的布置方式导致船身变胖,二是拉长的舰桥造成舰桥的装甲带也得增长(你总不会认为舰桥的左舷可以不上重甲吧?)。

炮塔布置方式可以看到舰桥和BC炮塔并列部署,这个设置除了使BC炮塔无法右射外,还使船身的宽度必须能塞下拉长的舰桥的同时能够容纳炮塔全长(实际炮塔的正面宽度比长度要短,但是44这设计是要侧舷射击的,那自然需要按炮塔长度来算空间)。那么前后装甲带自然也得拉长,考虑到这个装甲是斜面的,拉长的长度会更大。

从设计上看舰桥的宽度由原来的全舰宽改成了不到半舰宽,为保证相同的容积那意味着舰桥得拉长一倍以上,舰桥两侧的装甲带也必须增加一倍,右舷节约1/2的装甲重量能不能弥补舰桥增加一倍的装甲重量恐怕还存疑问呢。

但是上述问题严格地说并不是左舷重点防护的设计造成的,而是坑爹的不知所谓的主炮塔左右分置造成的。其实只要直接用正常的炮塔中线布置格局就可以完全避免上述问题,而且对左舷重点防护设计并没有影响。史司大人非要放弃主炮塔中线布置盒式装甲带的主流设计去弄这种不着调的奇技淫巧目的到底何在啊?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1-12 14:52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12 09:26
龙罡级战列舰最有可能的形态


左舷重装右舷脱光,舰体剖面也看不出有什么保持平衡的设置,那么龙冈怎么避免严重的左侧倾?

最有可能这样开出去,一下水,侧翻沉没……

一定要想个办法平衡左右重量啊。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1-12 14:50
左舷重装右舷脱光,舰体剖面也看不出有什么保持平衡的设置,那么龙冈怎么避免严重的左侧倾?

最有可能这 ...

考虑到舰桥被放在了右边,且舰桥被拉长了一倍,这拉长的舰桥需要增加的装甲厚度,恐怕就能抵消左舷增加的那些装甲的重量了。

换句话说这个设计额外浪费掉的装甲重量已经可以抵消右舷节省的装甲重量了。也就是说这个设计节省不了装甲重量还在右舷给自己留了个死穴。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2 14:28
拉长的舰桥造成舰桥的装甲带也得增长(你总不会认为舰桥的左舷可以不上重甲吧?)。


舰桥只有装甲指挥塔需要配置装甲,其他位置裸奔就行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2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1-12 15:10
舰桥只有装甲指挥塔需要配置装甲,其他位置裸奔就行了

不但舰桥裸奔,沉重的4座炮塔也全在左舷。他以前的设计好歹炮塔分置两边。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2:57 , Processed in 0.02314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