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突击虎

首相380的换装构想

[复制链接]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2 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0-2 20:00
实际是主教用820的初速结果就是炸膛,后来换了美国发射药,一样初速不超过800 ...

“法国人别出心裁的在穿甲弹上布置了四个气腔,可以装载毒气,在击穿外层装甲被帽脱落后释放出毒气以杀伤敌舰人员。然而,在弹体上布置气腔,发射时外界的高压气体可能由此破坏炮弹。设计人员的解决办法是让气腔出口处于被帽之下,但这一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效果。1940年9月24日的达喀尔之战中,黎塞留号就因气腔问题导致当时唯一能使用的2号炮塔发生炸膛事故,2门火炮因此报废。”————出自《正说黎塞留级战列舰》。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2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动力帆船 发表于 2012-9-29 21:28
印象里首相在末战中撑了不到20分钟(还是30分)就被打成前无畏,至于之后挺了多久才沉,怎么沉的终究是垃圾 ...

首相好歹3个大型测距仪,其他战舰基本只有2个,换了其他船,死得更快
————本楼留言来自M-388自杀式核子火箭筒,此武器的杀伤半径大于射程,请LSLX注意规避。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3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日审判 发表于 2012-10-2 23:44
首相好歹3个大型测距仪,其他战舰基本只有2个,换了其他船,死得更快

对火力系统的防护上,首相4个主炮塔的驱动机(还有动力系统的蒸汽冷凝器)都裸露在穹甲外,也就是说巡洋舰级别的火力就有可能对其构成致命伤。另外由于主装甲甲板为穹甲,比常规装甲盒低了至少一层甲板,所以炮塔座圈暴露在主装甲甲板以外的高度更高,虽然座圈本身不见得被击穿,但座圈的任何损伤都有可能导致炮塔被卡死。

且不提首相的炮塔装甲只比乔五厚
. . .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3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动力帆船 发表于 2012-10-3 00:03
对火力系统的防护上,首相4个主炮塔的驱动机(还有动力系统的蒸汽冷凝器)都裸露在穹甲外,也就是说巡洋 ...

乔五表示,只要呆在强势海军里,防护再烂也无妨
————本楼留言来自M-388自杀式核子火箭筒,此武器的杀伤半径大于射程,请LSLX注意规避。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3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2 20:08
“法国人别出心裁的在穿甲弹上布置了四个气腔,可以装载毒气,在击穿外层装甲被帽脱落后释放出毒气以杀伤 ...

问题不在这
而是二战后,换了弹体设计之后,这炮的初速还是不超过800,说明830就是嗑药状态
45倍的380,炮重和德国炮差不多,比意大利的差不少,不能长期用那么大剂量的发射药
45倍径的炮使用正常重弹的话,初速应该在770-800之间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3 16:38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0-3 16:17
问题不在这
而是二战后,换了弹体设计之后,这炮的初速还是不超过800,说明830就是嗑药状态
45倍的380, ...

"为黎塞留级主炮所配用的、每次射击重达288kg的推进剂成为了提升火炮威力的关键。一次发射的剂量匀量分装在4个药包中,每个药包重达74公斤。因此,药室容积也达到了颇为惊人的456.6立方分米。法国战舰的推进剂型号为统一的“SD”型,这实际上是一种从德国海军一战使用的RP C/12型推进剂改进而来的无溶剂双基推进剂,其成分包括64至65%的硝化纤维素、25%的硝化甘油与8到9%的中定剂。1935型380毫米炮使用的是SD21式装药,其药包中的推进剂药柱体积较敦刻尔克级上的SD19式更大,因此燃烧释放的能量也更大。火炮正常膛压可达320兆帕,初速可达830米 /秒。这赋予了它对垂直装甲强大的侵彻力:就存速与落角数据而言,它对垂直装甲侵彻力应大于美国的Mark 6型火炮,处于世界第四。在黎塞留号在纽约接受改装后,美方还提供了美制多孔柱状无烟推进剂。但这种火药的柱体太易变形,导致分装为法国的重药包后运送不便,易遭损坏。美国人只好按法国原配方生产推进剂。战争后期,一些供敦刻尔克级使用的药包也被从北非与法国本土运送过来,在重新分装后就可以使用。只是由于推进剂药柱体积的原因,初速会略微降低至820米/秒。另有一些资料说明,该型火炮初速为785米/秒,其实,这只是1935年海军为新式主炮提出的最低初速标准。"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3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3 16:38
"为黎塞留级主炮所配用的、每次射击重达288kg的推进剂成为了提升火炮威力的关键。一次发射的剂量匀量分装 ...

不过,我刚刚又去查看了一下长门的新炮穿深数据,发现相当猛,几乎可以媲美面条的磕药炮了,所以主教的主炮“世界第四”的位置已经没可能保住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0-3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10-3 16:53 编辑
核动力帆船 发表于 2012-10-3 00:03
对火力系统的防护上,首相4个主炮塔的驱动机(还有动力系统的蒸汽冷凝器)都裸露在穹甲外,也就是说巡洋 ...


炮塔的驱动机构必然是在座圈装甲之内的,否则如何将动力传递到座圈装甲之内?
冷凝器的作用是接收汽轮机排出的废蒸汽并将其冷凝回收,一般是在低压透平之后的,很多战舰都将其设置在轮机舱,也有一些放在单独的舱室中。
总之你说的这两点缺陷比较费解,还请兄台再考证考证?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3 1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 380mm SKC/34 炮重111吨,出膛动能269兆焦,比值为2.42兆焦/吨。
英国 356mm Mark VII 炮重79吨,出膛动能193兆焦,比值为2.44兆焦/吨。
日本 460mm 94式 炮重165吨,出膛动能444兆焦,比值为2.69兆焦/吨。
意大利 381mm M1934 炮重112吨,出膛动能320兆焦,比值为2.86兆焦/吨。
美国 406mm MK7 炮重122吨,出膛动能356兆焦,比值为2.92兆焦/吨。”

这是巴掌大的数据,如果克虏伯的火炮性能与安莎尔多差不多,那么SKC/34能发挥的最大威力应该不比M1934差多少。首相的穿深不尽如人意,主要还是在那个炮弹。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10-3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uyancong000 于 2012-10-3 17:37 编辑
16inch 发表于 2012-10-2 20:08
“法国人别出心裁的在穿甲弹上布置了四个气腔,可以装载毒气,在击穿外层装甲被帽脱落后释放出毒气以杀伤 ...


我才不告诉你这里作者西洋君是西洋君忽悠过去的,他也不是很清楚这个毒气室在哪。

NW的说法是在所谓的"base cap".

这里指的是被帽之下,还是弹底之上呢。我不知道。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3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3 16:38
"为黎塞留级主炮所配用的、每次射击重达288kg的推进剂成为了提升火炮威力的关键。一次发射的剂量匀量分装 ...

公鸡的BB到美国之后还有二战后,初速都是800M/s,再没达到过820-830的水平
公鸡炮的膛压药室和英国日本相比都不出众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3 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3 16:40
不过,我刚刚又去查看了一下长门的新炮穿深数据,发现相当猛,几乎可以媲美面条的磕药炮了,所以主教的主 ...

长门的炮必然是垂直穿深第四的炮,41年12月之前的世界第二炮
MK6的新炮才301MJ的动能,长门老炮都有311MJ的水平,20000m之内都是长门厉害,25000码之后MK6的存速太强‘公鸡的炮实际发挥水平应该按800来考虑,略低于长门,炮口动能285MJ左右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0-3 21:40
公鸡的BB到美国之后还有二战后,初速都是800M/s,再没达到过820-830的水平
公鸡炮的膛压药室和英国日本相 ...

不过公鸡炮相对而言还是比较轻的~~~~~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1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3 16:40
不过,我刚刚又去查看了一下长门的新炮穿深数据,发现相当猛,几乎可以媲美面条的磕药炮了,所以主教的主 ...

新炮?换的加贺的?个人觉得1020KG还是偏轻,16寸的话重弹标准应该是2400磅(1089.6KG)以上····
不知神炮90式的1460KG是怎么搞出来的····九四式的一式AP不过如此吧····
No weapon that is formed against you will prevail ; ang you will condemn every tongue that rises against you in judgement.------Isaiah 54-17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SUSTC-Reggie 发表于 2012-11-1 23:32
新炮?换的加贺的?个人觉得1020KG还是偏轻,16寸的话重弹标准应该是2400磅(1089.6KG)以上····
不 ...

403炮弹1060也算勉强够用,不过炮身的重量实在太大了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mszlj 发表于 2012-11-2 00:16
403炮弹1060也算勉强够用,不过炮身的重量实在太大了

SK C34是1030····
不过160t这实在太重,理想来算算炮口动能大概390兆焦左右(我按2.45算的,保证原来精度的话最好别超过2.45)
这么来看用2400磅重弹,初速极限大概848m····(太恐怖了····你见过16寸初速这么大的?)2700磅重弹(1225.8KG 跟马克8差不多···)初速800m···(马克7才762···)要是动能达到最高的话炮口穿深能再上一个档次···达到850mm应该不难····
再说下38cm版 真的没多少发挥空间了····如果发射1900磅(862.6KG)的话,初速是794m,1800磅(817.2KG),初速816m
如果发射1900磅重弹,初速要求达到2700英尺(823m),为了保证火炮精度,炮重大约119.23KG
所以强烈推荐直接上SK C34····
P.S.:微加下倍径,德制54倍径大约=其他国家的50倍径
No weapon that is formed against you will prevail ; ang you will condemn every tongue that rises against you in judgement.------Isaiah 54-17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 0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站 NavWeaps 资源大好。有实际参数的请参照其上参数,不必推算。
403毫米SK C/34,初速810。

PS.这贴似乎发到架空区更好?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核动力帆船 发表于 2012-9-29 21:28
印象里首相在末战中撑了不到20分钟(还是30分)就被打成前无畏,至于之后挺了多久才沉,怎么沉的终究是垃圾 ...

你这说法还是欠佳的,如果是舰队作战的话想击沉一艘就算火力全失防御力较强的战列舰,是比击沉一艘火力未失但防御较弱的战列舰要难的多,而且就算给你在强的火力只要沉没了,那他也只能在海底打水炮,还像报仇的门都没有。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SUSTC-Reggie 发表于 2012-11-2 01:08
SK C34是1030····
不过160t这实在太重,理想来算算炮口动能大概390兆焦左右(我按2.45算的,保证原来 ...

直接上原版的C34感觉有点“亏”,1030的轻弹+160吨的炮重有点不平衡。不知把初速从810降到800的话炮弹着能增到多少,我不会算(怨念)。380的C34,初速降到800的话,用850KG左右的炮弹应该问题不大吧?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1-2 05:54
本站 NavWeaps 资源大好。有实际参数的请参照其上参数,不必推算。
403毫米SK C/34,初速810。

我是查过之后滴,40.3cm的SK C34出膛动能大概338兆焦
我觉得理想的话最好能达到350兆焦以上,换用更重的炮弹
2400磅(1089.6KG),初速2700英尺(823m),出膛动能369兆焦
2500磅(1135KG),同样的初速,出膛动能384兆焦
如果真能达到两个指标之一的话,这炮能虐马克7了····(马克7出膛动能355.6兆焦)
这帖子的确该在架空里面····要不挪了吧····
No weapon that is formed against you will prevail ; ang you will condemn every tongue that rises against you in judgement.------Isaiah 54-17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39 , Processed in 0.02557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