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seven_nana

大和与武藏的覆灭过程,兼谈大和级的防雷设计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16 15:10
这样并排放置有好处有坏处。
好处如你所说,内部的舱室安全性可以比单层纵向分舱的更有保障。但缺点也早 ...

不过同一位置多次打击,并不会损失全部机舱,更不会损失全部锅炉啊
比如武藏的轮机舱从左舷受了多次打击,只造成了外侧轮机舱严重浸水,内侧轮机舱由于炸弹影响放弃,但是右侧两个机舱一直正常工作。并由7个锅炉能工作,是由于舰首浮力彻底丧失才失去的航行能力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6 19:27
不过同一位置多次打击,并不会损失全部机舱,更不会损失全部锅炉啊
比如武藏的轮机舱从左舷受了多次打击 ...

第二轮攻击的时候虽然轮机舱与泵舱交界处命中了一枚,而泵舱大量进水,但外轮机舱此时并没有进水,所以第六轮攻击虽然是再次命中,但效果与初次命中差不多也即是只导致外侧机舱进水是很正常的。
大和的左舷内侧轮机舱不就也进水了吗?可见没有打不破的防护,即使是最中心的舱室也一样。
大和就因为单侧动力舱全部进水之后,为了扶正反向灌注了没有受打击的右舷动力舱,让本来没有问题的动力也丧失了。要是衣阿华那种单元交替布局不就没这种事了吗?
所以是各有优缺点,而不是哪种就全面好于另一种。就我个人的观点认为,单元交替布局保全动力的可能性更高一点。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6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16 19:42
第二轮攻击的时候虽然轮机舱与泵舱交界处命中了一枚,而泵舱大量进水,但外轮机舱此时并没有进水,所以第 ...

不过交错布置感觉会增加防护区段长度,增加装甲重量,尤其是超级重的水平装甲的覆盖范围,影响炮战的防护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6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5-16 21:35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6 19:27
不过同一位置多次打击,并不会损失全部机舱,更不会损失全部锅炉啊
比如武藏的轮机舱从左舷受了多次打击 ...


要说动力舱的布置上,其实乔治五世的相当不错,综合看来比衣阿华的单元交错布局还好。
乔治五世是尽量把动力舱放在舰中内部,其外布置别的舱室,就相当于增大了TDS结构深度,最大化地提高动力舱的安全性。除了驱动两外侧轴的前机舱之外,前锅炉舱、后机舱和后锅炉舱都处于别的舱室额外保护之下。
这样的布局,既避免了大和这种集中布置在单舷高强度打击下只能反向灌水牺牲本来没受到打击的另一侧动力舱的缺点,又相比于衣阿华那样单个动力舱安全性“一般”的情况有优势。
可惜的是,乔治五世级悲催的TDS实际效能害了它。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6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6 21:28
不过交错布置感觉会增加防护区段长度,增加装甲重量,尤其是超级重的水平装甲的覆盖范围,影响炮战的防护 ...

没有这个问题。
因为,全部舱室所需要的空间是基本固定的,你把衣阿华的动力舱打乱了重新分配,它也需要这么多的空间、也要占据这么长的舱段。
要说采用别的布局方式来改进,倒是可以将各种动力相关设备分成一二等,最重要的轮机放在防护最好的舰中内部,稍次等的锅炉和发电机舱放在其它的防护较差的位置。
但总的占用面积必然无法缩小。
大和那样将同样的设备分成内外层,虽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内部设备的安全性确实比衣阿华的好一点。但这个前提是舰体要足够宽,衣阿华这样只有33米的战舰,又要保证足够深度TDS(比大和动力舱的平均深度还要大),就很难做到了。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5-16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6 21:28
不过交错布置感觉会增加防护区段长度,增加装甲重量,尤其是超级重的水平装甲的覆盖范围,影响炮战的防护 ...

交错布置并不会显著延长防护区长度,南达科他和衣阿华的主装甲带都不是很长。南达科他我没有具体数字,衣阿华是水线长的53.9%。

须知衣阿华可只有33米的舰宽,而动力输出更是高达212,000轴马力。如此强大的动力机组,塞进了衣阿华并不算宽的舰体后,也并未将其防护区域拉伸太多。53.9%的主装长度,完全属于典型的集中防护。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16 19:42
第二轮攻击的时候虽然轮机舱与泵舱交界处命中了一枚,而泵舱大量进水,但外轮机舱此时并没有进水,所以第 ...

这个讨论有点背离主题了。。。任何BB都不是以防护鱼雷位为核心设计的,讨论大和,BSM那种孤立无援被动挨打的情况本身就有点极端了要我说任何BB在单次攻击承受最大损害下能保证动力撤退就算是成功的水下防护设计了。比如美机一次空袭最大命中4雷,只要大和在这一次4雷的打击下能保证动力不完全丧失退出舰列自航返航,那TDS设计就应当被认定为优秀。任何船都承受不了多波次反复打击,尤其防护炮弹损害为主要设计指标的BB。在我看来一条优秀的BB的水下设计的标准应当就是防御承受意外情况下遭遇一次鱼雷攻击锁能被击中的最大数量后能保证动力不全部丧失自航脱离舰列返航,在这个水下防御的标准下尽可能的抠出重量给火炮防御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6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6 21:56
交错布置并不会显著延长防护区长度,南达科他和衣阿华的主装甲带都不是很长。南达科他我没有具体数字,衣 ...

衣阿华的锅炉性能比亚码头使用的参数要高很多,温度完爆,压力完爆,估计体积和重量更加完爆,亚码头为了塞下那个偏可靠性的动力组,机关部的重量达到5000吨,布置了12部锅炉
如果衣阿华采用亚码头技术标准的锅炉的话,估计防护区会大很多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6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16 23:26
首轮攻击不止这一枚鱼雷命中,而是2-3枚,所以横倾角度并不全是这一枚鱼雷导致的。而且横倾10度而没有别 ...

亚码头如果换了翔鹤的锅炉估计都能节省不少下来
翔鹤用8个锅炉,2770吨的机关重量实现了16万马力
翔鹤锅炉是30KG压力,350度,8锅炉4机组
亚码头是25KG压力,300还是350度问题不确定,12锅炉,4套机组
衣阿华是逆天的42KG,468度,8个锅炉……
我之前的意思是衣阿华如果换亚码头那个技术层次(落后)的锅炉,会增大很多防护区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6 23:55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6 23:49
亚码头如果换了翔鹤的锅炉估计都能节省不少下来
翔鹤用8个锅炉,2770吨的机关重量实现了16万马力
翔鹤锅 ...

大和最终选用蒸汽参数低的锅炉和配套轮机,这选择在当时也许不能说不对。但以后世观点看,我个人认为这个选择是弊大于利。
我对翔鹤瑞鹤战史不详,不过似乎也没听说它们的动力装置经常出故障吧?
早知如此,大和就该用较高技术的等级的。

至于衣阿华的,再怎么说衣阿华也不会选用如大和那样技术落后的锅炉。首先美国在这方面有自信,然后也是更重要的,在衣阿华之前有好几级战舰都已经安装了这一技术等级的动力系统,所以衣阿华不存在“冒进”的危险。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7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3-5-17 12:00 编辑

有关PoW战沉的帖子已移出另立《PoW覆灭过程新探》,本帖主题继续。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17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单元布置不如集中布置紧凑

二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7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大厚度的硬化装甲(或匀质装甲)被鱼雷直接命中会有什么效果。300毫米的ClassA的话能否抵挡普通的航空鱼雷?还是会被震碎?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7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yanyuhefei 发表于 2013-5-17 17:37
不知道大厚度的硬化装甲(或匀质装甲)被鱼雷直接命中会有什么效果。300毫米的ClassA的话能否抵挡普通的航 ...

直接震碎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7 18:04 | 显示全部楼层
yanyuhefei 发表于 2013-5-17 17:37
不知道大厚度的硬化装甲(或匀质装甲)被鱼雷直接命中会有什么效果。300毫米的ClassA的话能否抵挡普通的航 ...

被震碎,亚码头出现过这种情况
43年美国鱼雷击中,定深过浅,击中主装,造成部分装甲被推入舰体内部
造成了些进水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7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10-13 17:28 编辑

有一个疑问阿,如果南达衣阿华这样主装内置的BB在主装高度遭受鱼雷攻击,会不会造成更大氛围的进水,如我下图分析
除了主装内侧空仓进水之外(爆炸冲击必然会让主装按照船体失去水密性) ,会不会让下层的防鱼雷隔舱也灌满水
若如此,损失的储备浮力可是不小,横倾量也绝不小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5-17 19:57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19:38
有一个疑问阿,如果南达衣阿华这样主装内置的BB在主装高度遭受鱼雷攻击,会不会造成更大氛围的进水,如我 ...


你画的位置太高了,多半已经在水线以上了。

我觉得正常情况下50磅STS那段位置不会吃到鱼雷,除非舰只重载且鱼雷定深不超过1米。

正常情况下南达/衣阿华都是主装下方的TDS段吃雷。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17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3-5-17 19:47
你画的位置太高了,多半已经在水线以上了。

我觉得正常情况下50磅STS那段位置不会吃到鱼雷,除非 ...

南达不是超重严重么……我才这么画的
另外亚码头的主装埃得鱼雷不就是不到2米的深度吗,打主装的话,我觉得应该都是定深不够的偶然情况

列兵

发表于 2013-5-1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级战列舰采用铆接造船法也是技术上的一个败笔。首先,铆接导致船体结构较重,吃掉了原本可用于增加水密区划和防护装甲的重量。如果,日本不是因噎废食地放弃了焊接工艺,而是积极地改进提高,那么大和级在标准排水量不增加的情况下,腾出2000吨重量用于防护还是可能的。其次,铆接法的水密性不佳。铆接是点式连接,一旦遭遇外力打击,铆接处的应力剧增,极易造成连接实效,比如铆钉脱落,铆孔变形,造成渗水,直接加剧水浸,加速丧失储备浮力。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5-17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5-17 21:13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5-17 20:19
南达不是超重严重么……我才这么画的
另外亚码头的主装埃得鱼雷不就是不到2米的深度吗,打主装的话,我觉 ...




这个是美国官方损伤报告里的配图中截取的。

蓝色的线是水线,黑色的框表示TDS的覆盖高度,最右侧那个中弹标记是一枚8寸弹(Hit 11)。

Hit 11的位置,从图上看,就在水线上方。

下面这个是事后对Hit 11的位置拍的照片。



从照片来看,弹孔也确实就在水线上方,从而可以证明,损伤报告里的水线是基本准确的。

那么水线与TDS上沿的距离有多少呢?我从图上看,不到1米。

也就是说,如果想要击中50磅STS的位置,这枚鱼雷的定深大概不能超过0.5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36 , Processed in 0.02220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