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专治各种不服 ----《海军流言终结者》

[复制链接]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条钢大和算是著名网络神论,流毒不浅。

有“证据”如下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 ... st9ixjxqzjajsdt.jpg

如是说,大和的钢材是SS490.其抗压强度确实连螺纹钢都不如,于是被网络小丑封了个“地条钢大和”的恶名。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 ... p84ja22hxaudnxn.jpg


这个不用争了,SS490根本就不是大和级使用的船体材料。
首先明确一点,这个SS490是战后产品,SS490是钢材牌号而不是种类,490表示产品抗拉强度的最小值为490MPa,表格后面标注的这个JIS G 3101是该标号钢的执行标准号,全称应该是JIS G3101-199X,表示该标准于199X年开始执行(我看到的就有1993、1995、1996等几个不同年份的标准,故原网站未附上年号)。
这个JIS,是日本工业标准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的简称,是由日本工业标准调查会(JISC,Japanese Industrial Standards Committee)制定的一系列标准的统称。而这个JISC,则是根据日本工业标准化法建立的日本全国性标准化管理机构,该机构成立于1949年。
同理,表中那个SCMQ5V也是按照JIS标准生产的战后产品,全称为高温压力容器用高强度铬钼钢板,具体执行标准号为JIS G 4110 - 1993。”

”至于大和级是用何种材料建造,堀川一男在《海军制钢技术物语》一书第15章“船体用高张力钢板”一节的p174-175明确记载是D钢。
根据其著作中p175提供的数据,日本海军战前使用的船体用D钢主要机械性能如下:
降服点:〉39kg/mm2
引张强:60-66kg/mm2
延展率:〉20%
这样的机械性能与下图中所谓苏联级的30MN之性能没有太大差距,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原帖见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710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7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英国外贸战列舰削弱客户的防护标准这一说法,我认为本身就是国内一些作者生造出来的(比如舰船知识上的《西班牙级战列舰》),提出这一观点的作者本身就需要自己观点自己举证,而不是要求别人举证证伪。

不过单就反例来说也是不少的,典型的比如富士型、三笠型、敏捷级、瑞斯撒赫迪号、巴西781舰方案,以前也有一些朋友曾说英日同盟关系导致日本主力舰防护未被削弱,那么又如何解释奥斯曼、智利和巴西战列舰的防护问题,又如何解释金刚型的机舱部4寸装甲带呢?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7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3-5-27 12:27
关于英国外贸战列舰削弱客户的防护标准这一说法,我认为本身就是国内一些作者生造出来的(比如舰船知识上的 ...

应该还是客户的要求吧?
如果客户要求减少主炮,增加装甲,船厂也应该能给改。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7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流言之“大和可以在27公里击穿衣阿华的防护”
南达/衣阿华的307毫米Class A主装甲带+22毫米STS背板,防护效果大约相当于295毫米左右的“经验式装甲”。
94式在27公里距离上炮弹落点速度约为482.7米/秒,落角26.2度,根本无法击穿内倾19度的297毫米“经验式装甲”,何况其外还有37毫米外层装甲会消耗一部分炮弹能量。
实际上,衣阿华的侧面防护,对自身MK7主炮的防护距离大约是22公里,不同的说法数据不同,但差距不大。
不考虑炮弹质量、仅仅以经验式计算的话,94的穿甲能力仅仅略优于MK7,它对衣阿华舰体侧面的击穿距离最多不超过23公里。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7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27 16:00
流言之“大和可以在27公里击穿衣阿华的防护”
南达/衣阿华的307毫米Class A主装甲带+22毫米STS背板,防护效 ...

27KM上的話 甲板防禦也得考慮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7 16: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5-27 17:12 编辑
a5mg4n 发表于 2013-5-27 16:50
27KM上的話 甲板防禦也得考慮吧?


流言中的27公里指的是免疫区下限距离,也就是很多人都相信94可以在27公里击穿衣阿华的侧面防护。
与此对应的是“衣阿华的主炮需要在16公里才能击穿大和”。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7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5-27 16:52
流言中的27公里指的是免疫区下限距离,也就是很多人都相信94可以在27公里击穿衣阿华的侧面防护。
与此对 ...

这个16km,也不知是怎么弄出来的。

按经验式计算,并以实测弹道极限与经验式弹道极限的比值进行修正的话,16寸Mark 7在19km上就能穿透410mm/20度的VH,妥妥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5-27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舰算背板日舰不算吗?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8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3-5-27 23:49
美舰算背板日舰不算吗?

算上背板也是19km左右,410mm的VH+16mm的DS,假设折合为420mm的VH。

假定大和所用的VH的弹道极限相当于经验式装甲的90%,则16度落角,1919fps着速的2700磅炮弹,便可击穿420mm/20度的VH。

对照Mark 7的射表可知,这组数据大致相当于19km上的弹道。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5-28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3-5-30 14:38 编辑

计入背板作用的可靠计算,我们还做不到。
目前尚算靠谱的就是按照现有免疫距离数据反推,并与其它火炮数据来类比。
大和级的防护是侧面在20公里抵抗自身主炮,那么可以认为94在20公里距离以内能够击穿自身的410毫米VH+16毫米背板。
我在CAD中将各种火炮的距离——穿深曲线都画上了,然后找出大和击穿自身防护的点,即横坐标为20公里的地方。
我的图中横坐标单位是百码,所以20公里的横坐标就是218.72
找出这个点以后,做一条横线,这条横线与各个火炮穿深曲线的交点,就是这款火炮对于垂直装甲板具有“与94式20公里相同穿深”的点,其所对应的横坐标就是具有“与94式20公里相同穿深”的距离。
按照这个方法,击穿大和锅炉舱侧面的距离,MK7为19.25公里,安莎尔多1934为19.15公里,M1935(780初速)为15.5公里,MK6为15.3公里,MK5和SK C/34为13.4公里,M1931为13.3公里。

以上是忽略了各国炮弹相对效能之间的差异,并假设装甲板对不同口径的炮弹和不同着角命中时的“经验式得分”相同,而这些都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但不论如何,这个估算结果还是有一定借鉴作用的,尤其是衣阿华的MK7,它在19.25公里上的落角是16.1度,与94落角十分接近,可比性很高。另外美国16寸炮弹对日本装甲也进行过射击测试,而根据射击测试的质量得分反算,结果也与此相符,可互为辅证吧。

还有一种方法是,通过“免疫距离”估测出此复合结构相当于多厚的“经验式装甲”。
比如仍是大和的侧防护,94式在20公里距离上可击穿内倾20度的369毫米“经验式装甲”,就可以近似认为410毫米VH+16毫米背板相当于369毫米“经验式装甲”。
面对内倾20度的369毫米“经验式装甲”,MK7的击穿距离稍微超过21000码,即19.2公里。
对其余火炮的计算结果,弹道越低伸的,就越比第一种算法稍大一点,但差距不大。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2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6-2 16:10 编辑

马萨诸塞号曾凭借16寸Mark 6火炮,在远距离(20多km)上击穿过让·巴尔号的副炮弹药库。

有一种说法认为,美国人此战中用了减装药,我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流言。

这枚炮弹的命中情况剖析图及文字说明: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中的插图


"Battleships:  Allied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中的说法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中的说法



"Battleships:  United States Battleships, 1935-1992"中的说法


这些论点的总结:

1)交战距离约在24,000码至29,000码之间。

2)命中副炮弹药库的这枚炮弹,从上至下,共贯穿了5mm的中楼甲板,22mm的露天甲板,150mm的上层水平装甲(无背板结构),40mm的下层水平装甲(无背板结构),以及7mm的舱室甲板,总计224mm的钢材。

已知数据:

根据NW上的数据,Mark 6火炮的常装药为535磅(242.7kg)的SPD,而减装药为295磅(133.8kg)的SPD或SPDN,两者都分为6个药包。

也就是说,美国人的减装药,并不是通过减少药包数量来达成的,而是原本就有两种不同的发射药包。

该火炮的官方射表:

全装药发射穿甲弹的射表



减装药发射穿甲弹的射表



分析:

使用减装药时,即便仰角达到45度时,射程也只有23,900码,小于24,000码的最小交战距离,更是远低于29,000码的最大交战距离。

结论:

减装药是不可能的,减装药射击根本打不到那么远。

附录:

具体是在多远距离上击中的问题,过于复杂了,不在此展开。

上文内我引用的书籍中提及,炮弹的落角为24-25度左右。但这个数字未必是正确的,其他书籍中也有33度左右的说法,且据说是法国人在实地测量后得出的炮弹穿透路径与水平装甲的夹角数据。这两组角度差距过大,对应的射程差别自然也很大,因此其实际射程实在难以推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7 06:0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6-6 23:26 编辑

流言:米醋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上的37毫米外板是为了脱被帽

真相只有一个,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史实唯一

米醋当年加这块1.5寸,压根没有什么脱被帽的动机,看看萌大奶,就能发现逻辑上的巨大漏洞。

Norman Friedman已经说的很清楚,保护水线,兼任外板。



并且,Splinter belt也不是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独有的,1920年代南达一世级也有Splinter belt。前卫也有Splinter belt。

再来看衣阿华的图纸,60磅(37毫米)的外板只是到中甲板,中甲板到上甲板之间的外板是25-35磅(16-22毫米),这不科学!要真是De-Capping plate,主装怎么会在De-Capping plate上留下一个天窗?

所以,还想洗白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所谓的1.5寸脱被帽的还是洗洗睡吧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7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3-6-7 11:38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6-7 06:07
流言:米醋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上的37毫米外板是为了脱被帽

真相只有一个,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


从来都没人说过南达/衣阿华的32/38mm外板的高度,延伸到1st deck吧?

无论是friedman还是garzke/dulin的书,都画的很清楚,那层加厚的部分,就是与主装等高的,位于2nd deck至3rd deck之间。

至于1st deck到2nd deck之间的那段船舷,从这个位置射入的炮弹,绝大部分情况下是会击中主水平装甲的。这个问题,看看衣阿华与蒙大拿上不同的处理手法就明白了。衣阿华的主水平装甲,外侧由121mm加厚到了147mm,因此主水平斜上方的船舷就没有加厚,仅有16mm厚。而蒙大拿的主水平装甲,外侧仅由147mm加厚到了155mm,加厚幅度较小,因此为了提供同等的防护性能,便将其斜上方的船舷加厚到了38mm。

我认为美国人并没有在当年的设计中,着意追求过剥被帽的效果;但是否具备剥被帽的效果,则是另一个话题了。

我倾向于认为,那层外板很可能确实具备剥离被帽的能力,至少应能剥离美国自家炮弹的被帽。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6-9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剑桥的老铁匠 于 2013-6-9 16:47 编辑

谣言之信浓处女航17小时沉没




USNTMJ


jacar


由此可见,将近22小时才沉。

当然,最短命的航空母舰这把交椅还得继续坐下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18 05:33 | 显示全部楼层
英德两国卖给大清掺沙子的豆腐渣炮弹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patrik 发表于 2013-6-18 05:33
英德两国卖给大清掺沙子的豆腐渣炮弹

早就说了,那是练习弹,本来就是炸不响的。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19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6-18 18:49
早就说了,那是练习弹,本来就是炸不响的。


我记得,那之前的实战用炮弹也要填充一些沙子的,不过随着炸药技术的发展才改变的,不过中国军备没赶上潮流。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3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为什么会带上练习弹上舰执行作战任务,还是没有经费购买足够的炮弹,还是军舰都会带上一定量的练习弹?
没看过这方面的报道,求解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30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学习了,被好多留言蒙骗过啊。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6-30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gf4200ti 发表于 2013-6-23 15:42
那为什么会带上练习弹上舰执行作战任务,还是没有经费购买足够的炮弹,还是军舰都会带上一定量的练习弹?
没看 ...

出战前练练靶没什么不对啊,就好必运动比赛前的热身。再说只带个3%-5%练习弹也不会影响战斗吧,紧急时这些铁疙瘩砸中目标还是多少有破坏力的。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3:00 , Processed in 0.0247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