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4
主题0
精华0
积分31
金钱27
贡献0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13-12-28
最后登录2014-12-21
在线时间16 小时

列兵
|
本帖最后由 hopelesswarior 于 2014-1-3 01:20 编辑
紫鲸舰队 发表于 2014-1-2 13:42 
3×三联381mm主炮?
这个太强大了
舰队决战都够用了
是啊,这个正是俺这几天思考的设定啊。
设定背景:
1938年,随着欧洲和世界局势日益动荡不安,以及各国下饺子似的设计和建造新式战舰带来的压力,帝国海军部认为有必要重新构思和设计一款融合德国传统设计和世界上部分流行的先进技术与理念的实验型次级主力舰。这款战舰需要具有高速、高适航性、全面而适中的防御和匹敌俾斯麦级的火力。既可以作为高速巡洋舰执行任务,也可以依靠战列舰级别的防护参与主力决战并战胜所有已有的400MM以下口径的敌国主力舰,甚至可以依靠高航速和高稳定性主动猎杀落单的旧主力舰。整体性能将超过沙恩霍斯特级一个世代,是真正的德国最强战巡,名副其实的“大洋游骑兵”。
这将是德系战舰设计史上一次重要的尝试和革新。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计划将在原O级战巡的三号舰华伦斯坦号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最终设计于1938年9月通过审核,并与次月正式开工建造。预计将在1942年底交付。由基尔HDW造船厂承建。
性能数据:
标准排水量:设计38500吨;满载排水量:设计值46000吨。舰形基本参照俾斯麦级,采用飞剪舰首和外飘甲板提高适航性。
尺度:长250米/宽35米/型深14.5米/设计满载吃水9.6米/实际最大吃水10.1米。
动力:和提尔皮茨相同,但更加完善和稳定。12锅炉三机,实际稳定输出约16500马力,极限还可以超频10%。极速约33节,满载最高32节。
航程:9000海里/19节;13500海里/15节;3000海里/30节。(这个是估的)
武器:主炮三联装381MM×3,艏二尾一背负式布局。双联装128MM高平两用炮×7,一座背负于尾主炮后方,六座均匀分布于舷侧。(这个128mm炮曾计划装备Z级驱逐舰)
防空:双联装55mm防空炮×8,双联/四联30mm防空炮总计30门,高射机枪数十挺。(都是现实中二战后期产品)
飞机:双机库,4架水上飞机。
防护:这个是重点。本舰的防护理念以类似俾斯麦级全面防护为基础,适度降低了非重要部位的防护标准,可以称为“半全面防护”。这是德国设计师们吸收了世界潮流之后的一次大胆尝试。
为了抵抗灰机下的蛋蛋,水平防御得到提升。
因为采用3座三联装炮塔,总重量比俾斯麦的四座二联装炮塔轻了大约15%,部分节省的重量用来加强主炮塔本身的防御。
本舰格外重视水线下的防御,实验性地采用了缓冲区、三层船底等等一系列原计划用于H级(H41)的防护技术。防雷标准为500公斤当量TNT(是否高了点?)。
因为重甲战巡的定位,本舰的细分隔舱以及抗沉性比俾斯麦级略为粗糙了一些,因此节省下来部分的吨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德舰传统的小强般抗打拒沉能力仍然能在本舰身上得到一定体现。
具体的装甲数据(蒙的):
主装甲带300mm,高4.5米。主装甲带上部装甲为150mm并呈15度角倾斜(注意这个是亮点),在300mm和150mm之间有0.8m的过渡带平均厚220mm。主装甲带覆盖舰体长度的62%。其余部分为次装甲带和次次装甲带。
甲板装甲基本等同俾斯麦,但非重要部位减10-20mm,重要部位加强10-20mm。主水平装甲弹仓120mm/轮机舱105mm,主水平装甲倾斜部分(穹甲)为75度130mm/110mm。
炮塔正面410mm,背面350mm,顶部220mm。指挥塔最厚400mm。
基本上就YY到这里了,因为本人是菜鸟,不会用SDS这样的神器,请楼主帮忙完善和修改一下这个设计,另外,期待楼主的小说面世!嘿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