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2-1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2-14 22:14 编辑
回复 鸿蒙教主 的帖子
多谢兄弟捧场。
极端设计,有优点同时必然就有缺点,这是肯定的。
你的第一点说的很有道理。在白天或者地利对我有利(比如苏里高)的条件下我将极力避免自身的劣势,尽量避免敌方接近到20公里之内。
不过万一对手接近到20公里之内,双方也就是均等鼻青脸肿的局面。单单200毫米主甲板和穹甲,几乎可以挡住任何火炮的射击,况且还有20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做第一层障碍。当然了因为我的主甲板是第三层甲板,其上的空间较大,所以相比之下我会更难看一点。
另一方面,万一对手冲进到了20公里之内,我也可以干脆直接冲向对方迅速缩短距离。距离越近穹甲越有优势。当然对手如果也是穹甲的话我就不和它这样玩而是高速脱离保持距离。
除了德国新战列舰(和我,以及极少数可能的架空新舰)之外,采用穹甲的都是老货,最高航速也就是26节了吧。高速脱离压力不大。
对于炮塔重量,也许1580吨是不容易实现足够的防护能力,不过兄弟不能用欧洲三联装15寸炮(也就是维内托了吧?)拿来比较,因为美国有自己的45倍口径三联装16寸炮塔啊。该炮塔重量1403-1437吨,而且这还可能是装载部分弹药之后的重量。缩短炮管降低炮口能量火炮间距,同样是美国的四联装16寸炮塔,1580吨也不是不可能。
动力舱是按照衣阿华的舱室面积确定的,高度也与衣阿华一样(约8.6米)。我的动力系统另一个优点就是不用单独设置发电机舱了,故此能够节省容积,即使采用穹甲也不必与德国一样占据总长的60-70%,当然了能够降低到什么程度、是否能120米实现,我没有能力对舱室进行详细设计,也就没有100%的把握。但话说回来,谁对自己的方案有100%的把握呢?
座圈直径能小一些更好。我选为16米,是因为想尽量在计算装甲重量上留有余地。
200毫米主装甲带防护能力绝对比不上300毫米装甲带。但这也是设计理念问题。我的理念是:既然300毫米表面硬化装甲也挡不住同等级对手的炮弹,再加上单独穹甲就能够抵挡同等级对手的炮弹了,那何不干脆节省重量呢?
200毫米装甲带仅用来抵挡敌方巡洋舰火力,当遇见敌国巡洋舰的时候可以肆无忌惮的直追上去一口吃掉,多爽啊。
我对防护的要求是放在第二位的,要求也较高,因此副炮防护可能过了些。不过副炮炮座装甲重量也就是1150吨,即使将厚度减为100毫米,也只节省500吨,而带来的隐患却是敌方巡洋舰炮弹能够直接射入副炮炮座,这是我不希望的。也许有其他方法可以避免?或者兄弟有更好的措施?或者根本用不着考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