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kentwong5a28 于 2023-1-2 18:47 编辑
部分5 准备世界大战(1904-1915年)
5.1 无畏舰
第4个(1904-1909年)和第5个(1910-1915年)的6年计划的造舰计划
在1904年8月,东方大国的战事告一段落。在战场上,东方大国军队面对重武器占优势的俄罗斯和日本军队付出巨大代价,但他们最终仍取得多场胜利,为东方大国政府赢得足够筹码。德国为首的同盟国也在外交和物质上支持东方大国,对俄罗斯和日本施加了压力。俄罗斯和日本不愿意陷入战争泥潭,只好谈判作出了让步,撤销部分不平等条约内容。东方大国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但是他们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依然没有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日后双方依然会再起冲突。
1904年的东方大国的战争,表明一场地区冲突引爆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容忽视。日本和俄罗斯牵扯进战事后,欧洲方面同盟国有趁乱对协约国挑起争端的迹象,战争结束后,同盟国也开始拉拢东方大国,一起对抗协约国中的俄罗斯,分担同盟国东线压力。
龙联邦认为短期内爆发大战的概率很高,龙联邦需要扩军为参加大战作准备。在1904年,龙联邦的经济已经比起20多年前大为改善,已经可以建设和维持规模比起过去10多年更大的海军。在刚刚结束的孤寂群岛军事行动中,也暴露出龙联邦海上力量不足以发起进攻行动,让更多人支持扩军观点。
在新的扩军要求下,龙联邦与北海王国及龙共和国的快速主力舰数量要持平。在1904-1909年的第4个和1910-1915年的第5个6年计划中,总共会建造90艘巡洋舰及18艘战列舰。龙联邦每隔2年。龙联邦会在1904,1906,1908,1910,1912和1914年各建造3艘战列舰和15艘巡洋舰。
1904年度造舰计划
龙联邦在1904年度建造的2艘战列舰和12艘巡洋舰,分别被称为1-5型和2-5型。它们都采用燃油动力系统和蒸汽轮机这2种新技术。
进入在1900年后,北海王国RN的一等巡洋舰和二等巡洋舰航速都不低于23节。DFN认为不久后,RN的慢速主力舰队航速标准也会提高到不少于20节,而快速舰只会更高。
鉴于此,DFN认为龙联邦的新一代作战舰艇的航速不能低于23节水平,最好能达到24节。DFN认为采用燃油动力系统和蒸汽轮机这2种新技术来达到这一航速指标是最好的。
DFN自1890年代,就开始研究燃油动力,以油料替换煤炭。油料有众多优于煤炭的地方。一,油的燃烧热显著高于煤炭,以油料为燃料的舰艇能有更高航速。二,油料的空间利用率更高,在相同重量下油料占用的空间比煤炭更小。三,燃油动力系统对人力的需求明显减少。燃油动力系统不像燃煤动力系统那样需要人力填加燃料,为此可以回避舰艇高速航行时对人员体力消耗极大的问题,可以更长时间保持高航速。最后,油料在港口和海上的补给过程都明显比煤炭简单快捷。油料的主要缺点是不能像煤炭那样成为装甲系统的一部分,抵御炮火和阻止进水,但DFN认为这个缺点和潜在收益相比是可以接受的。在同时期,DFN也关注蒸汽轮机技术。蒸汽轮机的重量和尺寸显著小于复式蒸汽机,而且蒸汽轮机的运行较为简单,对人员数量的需求也较低。
采用全燃油动力也可以充分利用龙联邦的身为石油产油国优势,对其他海军强国尤其是北海王国形成优势。在欧洲,只有俄罗斯能自产足够石油,其他欧洲工业国如北海王国乃至亚洲的日本和中国的石油产量都非常少甚至干脆不产油。他们为了保证燃料供应安全,不敢贸然建设一支全燃油动力的舰队,会尽量坚持燃煤动力。这样,在短时间内DFN就是唯一的全燃油舰队,DFN能充分享受燃油动力各方面的优势。
龙联邦在1890年代末建造了数艘安装全燃油动力系统的民用货船,及安装全燃油动力系统和蒸汽轮机的小型巡逻舰作为测试平台,利用它们运行所得的经验改进和完善燃油动力系统和蒸汽轮机的设计和运作规章。在1904年,DFN认为燃油动力系统和蒸汽涡轮机技术已经足够成熟,下一代的作战舰艇可以采用以上2种系统。DFN也开始为所属基地加建燃油补给和储存设施。
1-5型战列舰
在1900年北海王国率先成功研制出实战射速超过每分钟一发的12寸炮炮座,而龙联邦的同类产品也即将面世。重炮终于变成实用的武器,不再是华而不实的死重。1904年的南冰洋战役,也证明在早期火控设备如测距仪和变距率盘的加持下,舰艇已经可以在10km距离交战,而安装较大口径火炮的舰艇恰恰在远距离交战有更大优势。
在1903年,DFN就提出在1904年度的造舰计划中,建造安装6-8门305.6mm炮,标排18000吨级的战列舰。龙联邦政府起初抗拒对于建造这种尺寸的军舰。但是,情报部门向政府提交了人类世界海军建设方面的情报报告,指出各国都在准备建造同类军舰,而北海王国的准备已经到最后阶段,也许在1905年就会开工建造。为此,龙联邦政府批准海军的请求。
DFN领导层对新一代战列舰1-5型,有以下主要性能要求。在武备方面,主炮为至少6门305.6mm炮,最好能达到8门,全中轴线布置。副炮武备只需安装反雷击炮。航速至少23节,最好达到24节。在装甲防御上,他们要求新舰的垂直防御能在10km距离防御口径306mm级别的穿甲弹,水平防护至少能防御10km距离的口径306mm级别的穿甲弹。最后,标准排水量不得明显超过18000吨。
DFN装备部认为这些指标互相冲突的,意图在限定吨位内实现不可能的性能。DFN高层权衡后,决定牺牲火力,但航速和防护要满足最高要求。他们放弃8门主炮的方案,以腾出宝贵的空间和重量,武备确定为6门主炮,安装在3座双联炮塔中。为了进一步减重,他们放弃背负式炮塔布局,大幅减少炮座重量。
1-5型核心区的舱室布局从舰首到舰尾如下:弹药库和1号主炮塔;4个锅炉舱,每个锅炉舱有8台锅炉;1号轮机舱,内有2台驱动内轴的蒸汽轮机;2号主炮塔和弹药库;2号轮机舱,内有2台驱动外轴的蒸汽轮机;3号炮塔和弹药库。
1-5型是DFN第一型4轴推进的主力舰,安装32台锅炉和4台蒸汽轮机,动力50000马力,设计航速25节。
1-5型安装3×II 305.6mm/48 3型炮。305.6mm/48 3型炮初速856m/s,弹头重393kg,双联装炮塔俯仰角-3/+20度,装填时间30至45秒。副炮方面,1-5安装8×II 104.2mm/48 4型炮,104.2mm/48 4型炮初速832m/s,弹头重15.7kg,双联装甲板炮座俯仰角-15/+20度。
在装甲防御结构上,由于采用燃油作为燃料,1-5型采用装甲盒结构,而非以往的穹甲结构。核心区装甲带厚度229.2mm,覆盖高度从水下2米至水上2.25米。装甲带足以在10km距离抵御口径300mm级别穿甲弹。装甲带后方的核心区舱壁有一层27.8mm防破片装甲。1-5型水平防护为单层76.4mm,这厚度远超同时期的舰艇,这足以抵御从距离10km击中甲板的穿甲弹。在主甲板下方有一层防崩落甲板,用于阻隔小型碎片和火花。
1904年度建造的3艘1-5型于1907年服役,舷号125和127。
2-5型巡洋舰
2-5型基本设计继承自2-4型,但尺寸明显增大,并且采用燃油动力和蒸汽轮机。
2-5型核心舱的舱室布局从舰首到舰尾为前部弹药库;4个锅炉舱,每个锅炉舱有4台锅炉;1个轮机舱,有2台蒸汽轮机,轮机舱有一道中央纵壁分隔2台蒸汽轮机;后部弹药库。除轮机舱外,其他舱室均为横向分仓。
2-5型安装16台锅炉和2台蒸汽轮机,双轴推进,功率25000马力,设计航速25节。2-5型的动力舱顶部高度突出水线以上1米。
在武备上,2-5型和2-4型基本相同。在中轴线安装4×II 104.2mm/48 4型炮,2舷安装8×I 104.2mm/48 4型炮,双联装和单装甲板炮座俯仰角-15/+20度。舰体中部安装4 × II 458mm鱼雷管。2-5型取消了口径更加小用于反鱼雷艇的76.4mm炮。
2-5型的装甲防护采用装甲盒结构。2-5型的核心区有104.2mm装甲带,覆盖水下1米至水上1米。舰体中部有41.7mm上部防破片装甲,覆盖高度水上1米至2米。水平甲板27.8mm。舰首和舰尾有41.7mm装甲带。
1904年度建造的15艘2-5型都于1907年服役,舷号293-2107。
1906年度造舰计划
在1906年度,龙联邦决定建造3艘第1-5型第2批次,和15艘2-5型第2批次。1-5型第2批次主要改进为在防崩落甲板增加了一层27.8mm装甲。2-5型第2批次则没明显改动。
1-5型第2批次舷号128 - 130,2-5型第2批次舷号2108-2122。
在1907年,1-5型和2-5型第1批次陆续服役。由于北海王国的同类舰艇无畏(Dreadnought)的完工时间比DFN的1-5型早几个月,为此世界均把这些新一代舰艇统称为无畏舰。
1-5型和2-5型第1批次的动力系统在试航中暴露出大量机械问题,需要返厂进行全面检修,而且也需要修改正在建造的第2批次的动力系统。DFN认为出现这种故障是正常现象,毕竟这2型舰采用大量新技术。DFN认为采用全燃油动力系统的收益完全超过要承受的技术风险。1-5型和2-5型的全燃油动力和蒸汽轮机系统,让它们不只拥有很高的航速,还拥有很高的持续航速。
这一点性能引起了其他海军强国的注意。但是,他们不是产油国,为此短时间内其他海军仍会是一支燃煤舰队,DFN能占据一点优势。
注释
在OTL的1905年,全燃油舰艇已经存在。只要愿意,各国可以建造全燃油的大型舰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