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问题我的想法是,任何一国都必须有自身明确的战略定位和战略规划。普法战争以后,德国所要求的是欧陆霸主地位。而此时的欧洲大陆,法国已然为德国所败,奥匈是个虚弱的巨人,俄国正在谋求向远东扩张,意大利本不足虑,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德国的相对优势,在我看来,此时的德国应该尽力避免战争带来的力量对比变化,继续用三皇同盟拢住俄奥,在三皇同盟框架内,以支持俄国远东扩张为代价,达成对巴尔干问题的谅解,协三国之力,压制法国。我认为,此时德国与俄国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也没有领土争端,只要政策得当,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保证德俄亲善。即使俄奥真的因巴尔干问题矛盾不可调和,德国也应该保持沉默,持不干涉态度。至于突厥嘛,烂泥扶不上墙,守土尚且有困难,弃之可也。当然,我们可以想见,英法(尽管这两国之间有着血海深仇)绝对不会对此坐视不管,它们一定会制造三国的矛盾,这就需要俾斯麦式的天才人物来从中斡旋。
同时,我们看到,德国需要海外殖民地,但不一定需要从英国手里夺取,而可以考虑利用英法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协同英国瓜分部分的法国殖民地。值得注意的是,德国称霸欧洲走向世界的最大阻碍不是法国,而是英国(其实彼时任何欧洲大陆国家称霸欧洲走向世界的最大阻力也是英国),这就必须把英国的注意力从欧洲引开,窃以为甲午战争、米西战争和布尔战争是引开英国注意力的绝佳机会,是英国认识到英国的海外利益已经受到新兴强国和其他势力的挑战,而一个对海外殖民地抱有温和与有限野心,且与英国保持友好的德国将成为英国维持全球霸权与殖民体系的助力。简而言之,拢住俄奥、按住法国、接近英国、打压日本、暗防美国。
以上是我的一点设想,可能有些过于理想化,欢迎大家斧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