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24864|回复: 116

以事后眼光聊聊战舰火力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5-27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之前断断续续的想过一个问题,就是日本研究的大口径舰炮以及一战后开始大幅提升的战舰火炮威力,是否在实际作战中体现了其效力。结合历史来看,答案显然是没有。不过,就当时设计者的初衷而言,如此重视炮火威力似乎也与其他设想存在颇多矛盾。

首先,除却美国MK6型火炮外,诸国火炮都致力提高对垂直装甲板的侵彻能力。这里存在几个问题。
1-这种努力试图缩短敌舰装甲对己方火力的所谓免疫距离。问题在于,在他们争夺的这一小段距离上,火炮的命中率其实相当低下。二战中的实战情况远非战前各国设想的20千米以上的交战,能够取得战果的炮战绝大多数发生在15千米以内。
2-在所谓的装甲带免疫距离附近,炮弹命中垂直装甲的可能性更加低下。即使在更近距离的作战中,命中装甲带的几率依然较低。在这种情况下,常常出现装甲带完好无损,战舰却已经失去战斗力的情形。简言之,穿透装甲带已不再是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3-实战中存在的航线交角能够提高装甲板的实际防护能力,但也使火炮实际威力的差距缩小了。在命中上层建筑、炮塔、舰内通信线路等无需穿透装甲便可造成杀伤的区域时,口径不同的战舰主炮威力并无差别。

即使如美国MK6这种预见到未来远程火力发展趋势的战舰,在二战的情况下也显得颇为脱离实际——虽然他们正确理解了远程炮击时的弹着部位,但二战时期依然算不上一个远程炮击决胜的时代。

考虑到这些因素,也许装备12门威力较小的14寸火炮的战舰,实战效能或许比装备8、9门16寸火炮的战舰更强。美国14寸L50火炮的威力,对于二战的需求已然是足够了。火力密度提高带来校射速度与火力投射量的提高,对尽快取得命中更为有利。

以上是一点想法。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1我觉得如果太平洋上米日战列线碰撞
20000m以上的交战很可能是现实
2装甲带保护了以炮弹轨迹可能贯彻至要害部位的绝大多数区域。炮弹作为惯性体,不可能有导弹那么多的侵彻路径,所以你要破坏对方的要害部位,只能从装甲带保护的地方过去,随着测距仪,雷达等精密仪器处于无保护区域上,他们遭受的打击,影响中控工作的进行,但是如果按照20世纪初期的战法来收,BB这些区域受损不影响战斗力,只要炮塔没事,轮机能转就能继续战斗,瞄准靠水兵素质完成
3,在形成角度时,装甲带形成的保护投影范围也减小了,而且无需穿透区的破坏范围就和装药直接挂钩了,根据我在工程上学来的爆破人员杀伤经验公式,杀伤距离约等于16倍的3次根号的装药公斤数,其中TNT的系数是1。这么看18寸炮弹装药33KG,那么杀伤半径能到51米左右,而14寸炮弹的装药在10KG左右,只能破坏30米左右范围
我觉得一发足够可靠和有穿透力的炮弹,比多发不致命的炮弹更有威力
比如如果一发18.1飞进米国的任意BB体内,只要落点够好,它能不可阻挡的砸进炮塔,或者砸进轮机舱,或者直接进入药室。造成轻则减速,中则损毁1/3火力,重则点天灯的后果
Hood例子就不举了,来个CA级别的较量吧,本来埃斯佩兰角海战时候,泥棒差不多完败了,就快覆没的时候,衣笠一发炮弹点爆了博伊斯两个炮塔,军舰龙骨差点断裂,人员死伤无数,米军大骇于是各自退去,如果衣笠装的是6寸而不是8寸,绝对不能对美国有装甲保护的大型CL造成如此破坏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1-5-27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阿拉斯加”级使用的305mm炮比“宾夕法尼亚”级等旧式战列舰的旧款356mm炮还狠呢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7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单舰对抗是如此,但是类似日德兰的舰队决战完全可在中远距离决出胜负,让我们假设两个战场,一个是20年代英美决战,一个是二战美日决战。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20年美英打的话,田纳西肯定是最好的战列舰。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发生白昼舰队决战,双方一定会保持距离,这也就是海军假日期间各国(尤其日美)苦练远程炮术的原因
毕竟15KM以内距离的交战意味着双方侧卫将纠缠在一起,主力舰也极有可能遭到敌方轻型舰艇的雷击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RRS 发表于 2011-5-27 17:36
按LZ的思路猜想
1.远距离上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命中率很低很低,加上弹着校正需要更多的时间,如果双方不是 ...

正解。

二战中的战舰运用已非一战时期的那种大型战斗舰队,更多是1-2艘主力舰与巡洋舰驱逐舰等组成较小的编队,因此瘫痪敌舰作战力成为了关键因素。敌主力舰瘫痪后,火力压制敌辅助舰艇,己方通过雷击摧毁敌舰,比靠炮弹蒙也许靠谱得多。

我说的校射速度提高,意思是12门炮若以3炮或4炮齐射进行一轮试射,同等时间内可以较9炮或8炮的战舰进行更多次试射与修正。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1-5-27 19:08
如果发生白昼舰队决战,双方一定会保持距离,这也就是海军假日期间各国(尤其日美)苦练远程炮术的原因
毕 ...

是这样。但在这种情况下,火炮穿透装甲带的几率,即使不考虑敌舰防御,都是很低的。所以还不如增强火力密度。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胡子 发表于 2011-5-27 16:47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阿拉斯加”级使用的305mm炮比“宾夕法尼亚”级等旧式战列舰的旧款356mm炮还狠呢{: ...

其实黎塞留要是装12门13寸也未见得差到哪去。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7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1-5-27 20:43
正解。

二战中的战舰运用已非一战时期的那种大型战斗舰队,更多是1-2艘主力舰与巡洋舰驱逐舰等组成较小 ...

1-2艘战列舰组成的编队适用于航母时代,因为大舰队要去护航。
不妨做一个假设,二战时没有飞机,那么主力舰队一定至少有4艘主力舰,否则只能拉近距离混战了。
另外,如何瘫痪敌主力舰?还是要靠我的主力舰。自然,敌主力舰瘫痪了没有哪国海军不用鱼雷的。
还有,炮弹要在空中飞好几分钟的,而射速可以达到1分钟2发,你这么射有必要吗?
我乃海上君主,率王者之师,所向无敌!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1-5-27 19:08
如果发生白昼舰队决战,双方一定会保持距离,这也就是海军假日期间各国(尤其日美)苦练远程炮术的原因
毕 ...

泥棒的战列舰似乎要求在30000码都有实际精度
我觉得要是正在马里亚纳爆发米日战列线碰撞。很可能刷新人类海战命中记录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25000米的炮战,14英寸炮的威力会吃亏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二战的海战形态已然是航空战为主,十几艘战列舰排成战列线的机会自然不多,但是不能因此就认为1-2艘战舰的编队将成为海战的主要形态(战前没有人会认识到这一点)
苏里高夜战也是25000米开火,可见距离的拉大是几乎不可避免的事情
你看九段作战,橙色计划,哪个不是以战列线决战作为一锤定音的工具的?
而13、14英寸级别的火炮能否有效地瘫痪敌舰也是问题,南达科他就是例子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战前哪个国家有组建大舰队的能力,船一共才那么几条。

25000码,14寸与16寸差别有多大?我已经说了。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炸药的问题,干脆远距离发射SAP好了.....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27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海上君主 发表于 2011-5-27 21:03
1-2艘战列舰组成的编队适用于航母时代,因为大舰队要去护航。
不妨做一个假设,二战时没有飞机,那么主力 ...

与其做“二战没有飞机”这样完全没有实际意义的假设,不如相对贴近现实一点:除去水上飞机在校射上的功效外,不去把航母和岸基飞机的介入作为决定性因素考虑,而是以战列舰间的炮战为主,飞机只作为辅助。
这样的例子其实在二战中并非没有,RM和HMS在地中海的几次大规模交战,主要还是凭借舰炮作为其最主要的打击力量,(尤其是初期,皇家海军的航母作战效率实在是不高,卡拉布利亚中鹰的存在感不强就是明证),而根据这样的事实情况来看,也不存在你所说的“一定存在4艘或更多主力舰”,地中海中双方决策层可没有因为飞机的存在就缩小主力舰编队比例的打算。
关于射击速度,投送量的加大,优势在于尽快的获取命中弹,并通过打击无防护、弱防护区域削弱对方战斗力,(获取准确诸元后,效力射开始,射速的作用更加大)
我曾经试图抓住星辰,现在,我死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做有前提,在双方没有决战命令的中远距离试探性接触当中,小口径大投射的一方能占到便宜,获取更大的命中量,摧毁主装甲以外的目标
一旦一方有类似丹麦海峡那样必须要完成的任务,那到了中近距离,双方都在逐步提升命中数量的前提下,小口径的那一方并不能给另一方带来生存上的进一步威胁,而自己受到的威胁随着距离接近而变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5-27 22:18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27 22:16
这样做有前提,在双方没有决战命令的中远距离试探性接触当中,小口径大投射的一方能占到便宜,获取更大的命 ...

14寸L50在15000米以下是完全足够的。就法国那13寸鸡血炮都够了。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国那13寸的是怪物,14寸的话换成英国和日本的就悲剧了,还是13寸的好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7 22:28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主教的8门15换成12门13寸,模拟下实战看看效果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37 , Processed in 0.02626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