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LeSoleil

以事后眼光聊聊战舰火力

[复制链接]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9 22:1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问题就是这帖子讨论的,问题等同于6*510和9*460哪个大和好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9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最上的6寸轻巡版本对付大多数条约巡洋舰显然比8寸重巡版更有效果,毕竟条约舰防御能力有限。
但是后期随着西方新建造的新式8寸重巡主炮射程的增加和防御能力的上升最上的6寸轻巡版本纸面上主炮的威力就不足拉。
而实际上最上的6寸轻巡版是否应该换炮值得仔细研究的
水雷战队之最强旗舰,威力强大之93酸素鱼雷的调遣者,撕开美国鬼畜防线之死亡之矛,BB党的杰出党员,久经考验的多炮塔主义者,战列舰爱好者的良心——超甲巡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29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5寸*15换成8寸*10那效果没的说
2寸的差距换成1.5倍的投射量,谁好谁坏很难说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0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1-5-30 08:16 编辑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29 23:46
如果是5寸*15换成8寸*10那效果没的说
2寸的差距换成1.5倍的投射量,谁好谁坏很难说 ...


15门6.1的投射量都不如10门8寸
15门6.1的齐射量也就900KG水平,这还是6寸重弹
10门8寸齐射量是1200KG+的水平
而且实际海战,除了瓜岛的夜战肉搏,基本没有以最大射速对轰的时候出现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0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6门炮感觉数量就太少了,而且这个只是设计船,压根没影啊。考虑到不同国家火炮有差距,如果比较大话还是同一国的炮比较好,例如本子的12门410和大和9门460。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0 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如果是按重量,那9门MK6大于12门M1934
这里说的是投射数量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0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67L  感觉不应该用1934和MK6,1934太猛了,建议相同国家的火炮比。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里不是什么火炮之间的对比,只是用了个极端的例子,说明这个帖子的透射量其实说的是数量
单纯看炮弹重量,就会出现9门MK6大于12门M1934的情况,与实际所要讨论的问题完全不符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0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前面讨论的核心说小两寸的炮投射有比较大的优势
65楼是用弹丸重量*投射数量来反驳投射优势这个观点
我就提出M1934和MK6之间的投射重量,12门M1934和9门MK6谁的投射大,如果按65的观点9门MK6的投射大于12门M1934,但一般人都会选择12门M1934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4greg 于 2011-5-31 00:25 编辑

我很好奇,为啥北洋水师败在日本的快船快炮手里这么深入人心
到了二战,那么多人愣是认为巨舰大炮无敌...历史倒退了麽...
另外,从射击到命中需要几分钟并不意味着主炮就只能打一轮修正了再打一轮啊,没人会傻成那样
本来计算的就是火炮发射后的N分钟敌舰的理论位置,现在不过是计算第一轮火炮发射后N+1分钟敌舰的理论位置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口径炮不适合战列线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4greg 于 2011-5-31 00:41 编辑

可事实上,如果真像他们所说(我是指口径决定论至上),
那么假设有3艘大和,对上4艘或者5艘衣阿华,
大和正确的战术就是纵队而不是战列线对轰了,
既然在远距离主炮的命中率都很低,只要保证所有大和前面对两个炮塔集中攻击同一目标,
命中两三发就能让他失去战斗力了。同时,对方瞄准的是大和的正面而不是侧面,命中几率减少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正面对敌的后果就是距离迅速接近,然后大和就会变成460*18对抗406*36的绝对劣势,而且大和航速劣势没有选择保持距离的优先权
衣阿华没垃圾到被命中2~3发就失去战斗力
这个讨论的前提是相同的船体用大小两种口径的火炮,而大和和衣阿华的船体显然差太多了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实战中斯佩伯爵用HE和三条英国巡洋舰打成平手,足见大口径火炮的优势。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0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一战口径以外的变量比较多,不适合拿来论证楼主的理论,11寸对8寸+6寸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30 22:56
前面讨论的核心说小两寸的炮投射有比较大的优势
65楼是用弹丸重量*投射数量来反驳投射优势这个观点
我就提 ...

我觉得恰恰相反,在数量不少于8根的情况下,多数国家都是口径优先
比如英国用8门15寸断然淘汰了10门13.5
       德国用8门15寸淘汰了10门12寸的国王
    日本用8门16寸淘汰了12门14寸的扶桑
    美国用8门16寸淘汰了12门14寸的标准战列舰
而且这些国家无一回头,全部在更大更粗上面不断迈进!
只要单位弹丸更大,对方需要装备的防御强度才会更大,防御难度也更大
在不超过5%的中远距离交战上面,8门炮的命中概率不比12门次口径炮小多少,而一旦命中打击效果,15寸绝非13.5寸能比,16寸绝非14寸能比(注,同时代炮,用新炮比老炮不厚道)
我觉得比较双方的投射质量,比投射数量有意义的多。丘吉尔在描述KGV和北卡时候,就对KGV的投射质量纷纷不平,10门14寸才7吨多的弹丸,米厨轻易砸出10吨多的弹丸……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1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31 01:00
正面对敌的后果就是距离迅速接近,然后大和就会变成460*18对抗406*36的绝对劣势,而且大和航速劣势没有选择 ...

衣阿华真被2-3发18.1砸中的话,我觉得绝对会重创!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
你要比较楼主假设的前提和二战前各列强猜测的以后战列线对抗的发展模式之间有何不同
各种战列舰都是依照这个前提理论来发展的
如果按照猜想决斗发生在2W米左右或者更远,那大口径炮无疑有2个优势区,一个是在中远距离能提前打穿主装甲带,另外一个是能够比小口径炮更近的打穿水平装甲。而小口径炮只有一个优势区,就是在大口径炮的2个优势区之间(保证互相打不穿的前提下)有较大的发射基数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5-31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5-31 10:59
看问题不能只看一面
你要比较楼主假设的前提和二战前各列强猜测的以后战列线对抗的发展模式之间有何不同
各 ...

这个前提事实证明是不存在的,或者不常见的
比如丹麦海战,英德交火了那么长时间,英国的发射炮弹数也没有取得优势,在一方快速接近时,双方均没有采取最大射速,德国即便能8炮齐用,但是还是采用的4发,4发的半齐射
而双方要是以战列线并行的话,大口径炮弹在哪个距离上都更有优势,远距离上大口径炮弹威力更大,水花也更大,更有利于观瞄
战列舰有主火控,备用火控,炮塔还有独立的观瞄设备,想不贯穿司令塔或者主炮塔等方式,根本不可能动摇一条BB的战斗力
小口径火炮只有在黄海海战那样双方3KM之内接战,凭借数量级上的射速优势,才有比大口径炮更大的效果。而日俄将距离拉大到5-7KM之后,小口径炮就费柴鸟
此外,我觉得日美如果BB战列线对抗,交战距离绝对20000码之上。这个距离上14寸/45对双方的威力都不太大,主要还是看16寸和18.1发挥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5-31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打穿装甲动摇BB的战斗力看的是运气,卡一炮塔就丢失很多战斗力
丹麦海峡英国没有数量优势有一系列的原因
楼主的这个前提,是建立在二战大多实际战果都是中距离获近距离取得的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42 , Processed in 0.02400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