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79
主题2
精华0
积分221
金钱138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1-8-4
最后登录2011-8-24
在线时间20 小时

一等兵

|
本帖最后由 王的三叉戟 于 2011-8-19 21:12 编辑
在上马敦刻尔克级这种大型水面舰艇时,必然会力求舰只本身功能定位与项目的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VE)、全寿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相一致。
对水面舰艇的设计使用功能而言,在目标定量化(以德国海上袭击舰为目标)的情况下,技术要素必须与项目本身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设计、生产、使用维护成本)相协调,即在:
“价值=功能/成本(V=F/C)”
公式中成本(可理解为技术指标,成本与技术指标呈非线性正比例函数关系)力求达到所追求的目标F(压倒海上袭击舰)既可,这就排除了该级舰艇的设计追求过大火力和过强装甲防御的可能性,该舰在功能使用上是不能等同于列强同期的正规战列舰的,与列强同期的战列舰交战皆要冒极大的风险,因此与乔治五世级的对比本身是不当的,敦刻尔克的战力上限已经圈死了,实战表现只能自上限往下打折扣(使实战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而定);
另就舰艇的全寿命周期成本而言,运营与维护费用往往占到全寿命周期成本的60%~66%(这尚不包括可能的现代化改装),大型水面舰艇排水量每增加10%其运营与维护成本将增加数倍,也就是如上所说两者呈非线性正比例增长,因此针对此类大项目上马,议会审批和民主决策必然重视项目本身的价值工程和全寿命周期成本,不会使其追求的定量化目标与全寿命成本失调。这是民主国家预算审批的必然过程,一旦审批过程中发现项目本身的价值工程缺失项目马上被砍,狮级战列舰的下马就是其本身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已经远远超出本身的使用价值,即两者比例失调,这也是英法这样的民主国家不可能诞生诸如超大和与H42这类完全不考虑价值工程产物的原因,议会审批根本通不过。
正如上面西洋所说,法国船的舷装甲设计之初是为了抵御德国海上袭击舰的主炮,斯特拉斯堡在敦刻尔克的基础上加厚到了抵御12寸,标准排水量也增加到了27000吨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