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148
主题48
精华4
积分5360
金钱3716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0-12-8
最后登录2025-4-28
在线时间1653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雅美蝶hoho 于 2014-12-7 21:59 编辑
最近论坛好冷清啊,雅美蝶厚颜发个架空帖,来为论坛人气做点微薄贡献吧~
建造背景:
1910年,英德海军竞赛进入白热化状态;为了反制英国大批建造的343毫米主炮搭载舰,德国决定在下一级战列舰上装备更大口径的火炮,以求获得对敌舰的决定性打击。此前在穿越者的主导下,德国海军已经走上了一条追求火力的道路,并解决了历史上舰体冗余过度和螺旋桨效率低下的问题。考虑到主力舰在战后的进一步使用,新式战列舰在三要素上都较前辈们有了大幅度的飞跃。
该级舰分别于1911、1912年度各开工4艘。8艘同级舰均在战争中服役。
战舰的所有信息均在上图之内。
一些说明:
关于舰体: 史实巴伐利亚级在贝莎炮塔下方还有一层宽大的上层建筑。为弥补因突出部开挂造成的水上居住空间减少,同时追求美观,本案遂效仿大和,将这片建筑融入了舯部干舷。本案露天甲板全宽不过25米,且型体到后舰桥处便陡然下降了两层,结构用料较史实可视为大致相当,因此SPS中便没有将这部分抬高了一层舯部干舷高度体现出来。
关于主炮: 似乎有消息称,一战时期由于材料和制造工艺所限,重弹的穿甲能力难以得到保证,故本案仍选用了中规中矩的800kg炮弹。架空中克虏伯和斯柯达两家在火炮研发商精诚团结,通力协作,于是就把初速YY到了史实俾斯麦级主炮的水平(个人喜好≧▽≦)。史实巴伐利亚级主炮重80吨,本案主炮91173kg似乎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关于副炮:史实日德兰海战中,德国战巡所装备的150毫米副炮同样参与了主力舰之间的炮战。故本案保留了这一副炮配属,作为决战时的辅助力量存在。150毫米副炮全部携带半穿甲弹和高爆弹,在10~14km左右的距离上速发开火,炸而糊之,引发火焰和骚乱。若能破坏测距仪、通讯天线之类的设备,则是意外之获。由于本案副炮是无防护炮廓,12门单装炮的全部重量不过200吨;即便实战中命中寥寥,也不算亏。
关于动力:为追求TDS纵深,本案放弃了史实德国主力舰三纵列的锅炉舱布置方式。大空间的锅炉舱也有助于日后进行动力升级。
关于布局:本案核心舱空间较史实德国主力舰提升了一层甲板,一些辅助机械遂放在了更高处的位置。
关于防御:由于主装变更难度较大,本案遂优先保证了垂直防御能力。水平加厚难度较低,故只给了130毫米,日后改装时可以再行处理。架空中并没有开发泡水泥这个子系统外挂,因此没有采用剥被帽设计。由于一战德国海军阵容不俗,受伤失速的战舰完全可以在大批友舰的掩护下撤出战场;故防水中弹仅限于弹药库,动力舱无人权。
关于SPS模拟: 由于对“标准排水量”的定义有所差别,我于是在SPS中将这一数据设成了28000吨。1.02强度则是个人习惯使然。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