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2000
发表于 2011-8-28 01:16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00: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在剥离软金属被帽的这个需求上,既不能证明硬度高的更好,又不能证明韧性高的更好,你是怎么得出STS无法 ...
神论啊“既然不能证明硬度高的更好”,那何不都用铝做装甲,既轻又软,节约排水量还能把装甲堆的老厚的,37的外皮不是有一定概率剥离203被帽的,怎么变成能够剥离大口径被帽了
star2000
发表于 2011-8-28 01:21
你是不是觉得硬板纸有一定几率能挡住刀,然后你把卫生纸绕身上,也认为有一定概率能挡刀,只是没硬板纸概率大而已?而且没人能证明越硬的东西越能挡刀,所以卫生纸有概率比硬板纸更能挡刀对吗?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01:40
曾经的未来 发表于 2011-8-28 01: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没有数据证明,剩下的就全是您自己的补脑喽?更没有证据的是“美国人设计用外板破坏被冒”,所以我们可以 ...
1,主装外的外板加厚到了60磅是既成事实
2,基于这个事实我认为可能是跟意大利70硬化一样作用的剥离层
3,这个效果低于70硬化是肯定的但也不能证明他没效果,也有可能确实没效果
4,如果你有对加厚外板更合理的看法,或者更确切的数据证明对剥离被帽肯定没效果请拿出来,我们尊重事实而不是随口脑补一个肯定,一定的结论.证明一个论点得拿出支持的论据来,这是中学语文的内容,
以上第2点是拿出来讨论的内容,因为我没有材料证明此前有这方面研究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01:45
本帖最后由 鸡同鸭讲 于 2011-8-28 01:51 编辑
star2000 发表于 2011-8-28 01:21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是不是觉得硬板纸有一定几率能挡住刀,然后你把卫生纸绕身上,也认为有一定概率能挡刀,只是没硬板纸概率 ...
STS是船钢,船钢硬度再低也比被帽那软金属高
你要这么比喻更确切的是不锈钢菜刀和普通钢菜刀切一块铅锡合金哪个效果更好
我没证据证明哪个更好,只能认为更厚的那个更好,却有人告诉我他也没证据证明钢菜刀差,所以不锈钢菜刀一定切不动
曾经的未来
发表于 2011-8-28 07:20
回复 鸡同鸭讲 的帖子
“如果你有对加厚外板更合理的看法”
参考克虏伯火炮的话,请反驳?
“或者更确切的数据证明对剥离被帽肯定没效果请拿出来”
参考大西洋的话,请反驳?
“我们尊重事实而不是随口脑补一个肯定,一定的结论”
这正是您一直在做的。你既没有证据证明美国人是故意为之,也无数据证明那层STS对破坏大炮弹的被冒有关键性作用,却能补脑出如此多的结论。
“我没有材料证明此前有这方面研究”
同上。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09:29
以下是美军对依阿华、南达主装甲带防御能力的实测数据。不包含外板。
当使用1016kg炮弹时:
MARK6 16"/L45 对IOWA/SD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6,450米
MARK7 16"/L50 对IOWA/SD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9,920米
当使用1225kg炮弹时:
MARK6 16"/L45 对IOWA/SD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18,730米
MARK7 16"/L50 对IOWA/SD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为22,390米
从中可以看出依阿华、南达的主装甲带可以在20千米以内防住绝大部分美军16英寸火炮的攻击,因此,它们的防御并非像一些人说的脆弱不堪,而是良好的。
根据实测数据,可以粗略的推测一下,如果没有外板的话,维内托对依阿华、南达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约是22~23千米,主教18~19千米,俾斯麦16~17千米。如果算进外板,则需要靠得更近一些。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09:36
在铁底湾,雾岛在近距离上命中了南达的侧面,结果这发14英寸炮弹在击穿外板后被主装甲弹开,没有对主装甲带造成什么伤害。
star2000
发表于 2011-8-28 09:36
求数据出处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09:38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0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STS是船钢,船钢硬度再低也比被帽那软金属高
你要这么比喻更确切的是不锈钢菜刀和普通钢菜刀切一块铅锡合 ...
STS是装甲钢,用在舰体结构上的很少。
巴掌
发表于 2011-8-28 10:36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28 10:38 编辑
被帽柔韧只是相对于弹芯而言,并不是真的很弱。被帽的作用是保护弹芯不被装甲表面硬化层破坏,自身也必须具有相当的硬度和强度,战列舰主炮APC的被帽不是37STS能够破坏的。
另外,在与装甲面垂直法线相交40度以内,就是没有被帽的普通AP也不容易跳弹,所以37STS破坏被帽造成跳弹的说法没有一个环节是说得通的。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10:37
star2000 发表于 2011-8-28 0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求数据出处
百度战列舰吧。
巴掌
发表于 2011-8-28 11:18
对于装甲防御能力,只能实测(或实战)对比实测,理论对比理论,不能用理论对比实测。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11:28
巴掌 发表于 2011-8-28 11: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于装甲防御能力,只能实测(或实战)对比实测,理论对比理论,不能用理论对比实测。 ...
那数据就是实测的。
99aa2
发表于 2011-8-28 11:31
“根据实测数据,可以粗略的推测一下,如果没有外板的话,维内托对依阿华、南达的主装甲带的击穿距离约是22~23千米,主教18~19千米,俾斯麦16~17千米。如果算进外板,则需要靠得更近一些”
这是根据美国海军经验公式的。
Le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34
要诛人家加厚外板的心,这个事可太好办了。
提供一个逻辑,是不是有道理?
因为装甲板内置,装甲板外板间又无填充材料,薄外板很容易被破片近失弹等等破坏造成进水,进而造成TDS效能下降。为了防止这种不必要的进水和破坏,适当加厚外板,是不是很合理呢?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11:41
L'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要诛人家加厚外板的心,这个事可太好办了。
提供一个逻辑,是不是有道理?
这还说得通一点,但是为什么TDS外侧仍然是25磅?
Le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46
因为海水本身就能起到阻挡破片的作用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11:54
L'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因为海水本身就能起到阻挡破片的作用
这倒是能成立了...
Le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56
诛心之论,怎么瞎猜都行。
不过呢,我这个说法,似乎比米国人未卜先知的破被帽意图稍微靠谱点,你说呢?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11:59
本帖最后由 鸡同鸭讲 于 2011-8-28 12:10 编辑
L'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1:56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诛心之论,怎么瞎猜都行。
不过呢,我这个说法,似乎比米国人未卜先知的破被帽意图稍微靠谱点,你说呢? ...
好了,那现在这个加厚外板的原始设计不是用来剥离被帽的成立了
那这个因为其他目的而设置的外板是否会阴差阳错的对防御来袭弹丸产生增益呢?
1,已知米国获得剥离外板这个理论时间晚于IOWA设计,所以60磅外板设置就是用来剥离被帽不成立
2,这个外板+主装的配置意外的和稍后发现的剥离外板这个理论吻合,只能归结为阴差阳错
3,已知厚度高于60磅STS的意大利70硬化能实现对绝大多数的被帽剥离
问题是,这个意外设置的60磅外板会不会对部分或者少量比例的一定角度来袭弹丸达成理论上的效果,虽然不是它的原始设置目的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