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420
主题11
精华1
积分1673
金钱1131
贡献10
阅读权限90
注册时间2010-11-23
最后登录2023-5-2
在线时间750 小时

上士
 
|
本帖最后由 鸿蒙教主 于 2010-12-23 22:13 编辑
回二位的话:
首先上图:
这两个截面图出自文人在BB吧的帖子,其间数据有一定错漏之处,先不去管他。我截这两张图是想说明一下我自己对此二舰防护的看法。
首先,yxwd兄,主教的水平装甲有三层,主水平装甲在当中,其下有一层较薄的穹甲,最上还有一层25mm的上装甲甲板,加起来是210mm,并不只有两层,另外还有35mm的水密甲板。主教在水平防御上可以说是仅次大和,要胜过主教和Iowa。
另外我窃以为,穹甲虽然比装甲盒更早出现,但出现得早,并不是意味着便是陈旧过时的。同样,拉长防护区,增加重量,显然并不经济,但不失为一种强大的方法。我个人是推崇全面防护的,防护区长,也就意味着战舰生存力强,抗沉性、抗打击能力大,储备浮力也大,而不是除了增加重量外别无用处。装甲钢实打实的用下去,不可能没有用,否则很难想象二战德国的设计师们会从始至终采用一种一无是处的设计。
我坚持穹甲并不是一种效率低下的防护方式,而是虽不甚经济但性能强大的一种。俾斯麦式的舷側防护,包括主装甲,穹甲,乃至TDS,APC即便可以穿透320KC,但也会损失大量动能与有利穿甲外形,在面对接下来的穹甲时更会受到弹体转正效应的影响。所以首相的舷側防护,还在410VH的大和之上。
还有在战舰重量分配中,炮塔装甲一般是分在武器系统一类的,而不是与舰体、炮座等同属装甲一类。
接下来,go兄,抱歉我有点不明白,俾斯麦的那种穹甲,是全面防护的代表,也就是说,在同样吨位下,穹甲船的炮要比重点防护的要小,而同样火炮的战列舰,穹甲全面防护者在排水量上肯定是要超过重点防护一个等阶。虽然本舰的舷側装甲厚度很薄,但装甲中真正最吃重量的,是大厚度的水平装甲,而你的150mm,H级在轮机舱也就是150mm。
另外火炮的问题,406mm L/50,以MK7参照的话,8门一起上,就已经有小船装大炮的嫌疑了,射击稳性先不谈,我只是觉得,3.7万吨标排,要同时上8门MK7,穹甲式长装甲区防护,再加上32节的高速,是不是...有那么点,太梦幻了?主教航速,火力都不如本舰,也就是说,本舰在这两方面的设施重量比主教重,而防御上,主炮2x4联前置,防护区短,装甲未必会比本舰重多少。故我对这三点之同时达到表示一定怀疑。
我觉得,BC就是BC,如果本舰可以在正常作战距离防住自身也就是406mm主炮,那么应该是叫快速战列舰了。
另外那啥,sps的确只能参考。
谢谢两位。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