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大史司堵漏神教实战之条约重巡洋舰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2-1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2 15:48
关键是尾迹,敌人大老远就看到了,从容规避

听说汉斯的声纳系统可以预警鱼雷,还有来袭方向,请问有这事吗?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2 21:51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2 03:49
有良心号, 华夏共和国,史司神教 条约重巡洋舰 下水 1927

排水量:

记得navweaps英文主站里面有一篇《Torpedo Defense Systems of World War II》(链接见下)里面提到横向隔舱的TDS:

Other ships employed a cruiser style layout called “the unit system” which divided complete, self-sufficient “units” of machinery into compartments separated from each other by athwartships bulkheads.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but permitted flooding across the ship (with attendant negative free-surface effects on stability) and allowed a single hit to knock out all of the machinery supporting one propeller shaft.Ships fitted with turbo-electric drive enjoyed a uniquely fine form of subdivision that produced numerous small machinery compartments at the price of greater structural weight.

http://www.navweaps.com/index_tech/tech-047.htm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2-12 14:51
记得navweaps英文主站里面有一篇《Torpedo Defense Systems of World War II》(链接见下)里面提到横向 ...

这是说锅炉-轮机单元布置

还有就是电传动的独特分舱方式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发表于 2013-2-12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12 18:28
听说汉斯的声纳系统可以预警鱼雷,还有来袭方向,请问有这事吗?

对欧根亲王的声纳测试有这说法。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2-12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3-2-12 22:08
对欧根亲王的声纳测试有这说法。

我印象里也是在一篇讲欧根亲王的文章看到的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3-2-12 22:08
对欧根亲王的声纳测试有这说法。

日本陸海軍裝在運輸船上的聲納也有相同功效
拜那玩意之賜 有些苦逼的運輸船躲了10+魚雷後終於躲不過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2-13 10:53 编辑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2-12 15:32
“酸素”是日本人的叫法,其实就是装有高浓度氧气为氧化剂的意思。它可以显著提高鱼雷的射程,但要说威力 ...


日语中的“酸素”严格的翻译应该是“氧元素”的意思。用法近似oxygen,有时候表示氧元素,有时也表示氧气。当时,日本化学界认为氧是形成酸根的关键,故而有此翻译——吐槽一下,他们就没有想过盐酸么……

相对于其出生的年代,1919-1920来说,90式性能相当好, 10,900 yards (10,000 m) / 38 knots,放到一战简直就是无敌的存在。看看NW上世界各国一战水平的鱼雷,那叫一个欲哭无泪啊,那坑爹的射程坑爹的航速,叫广大DD怎么活……

话说。英国一战水平战列舰的防雷能力,应以大胆号为代表,笑。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结构一样嘛。一发90式,战斗部三百多公斤的TNT,够炸沉两条大胆了。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3-2-13 10:47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12 18:28
听说汉斯的声纳系统可以预警鱼雷,还有来袭方向,请问有这事吗?


只要是个声纳,都能听得出方向。只要鱼雷噪音够大,距离够近,当然能听见。鱼雷入水有明显不同一般的声音,我是不懂怎么听啦,但是据说声纳兵都能听得出来。鱼雷航行噪音等等也是的,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话来形容声纳兵——“虽不明,但觉厉”。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2 22:00
这是说锅炉-轮机单元布置

还有就是电传动的独特分舱方式了

其实我引用的这一段是觉得你这良心号的TDS跟这文章里说的巡洋舰式的横向隔舱方式的TDS设计有很大的相似之处。

而文中指出的这种分隔方式可能存在中弹或中雷一发而全船动力全失的问题,你的良心号似乎也有类似的问题,因为看你的设计也是轴推进而不是电传的。如果最后部的动力舱中弹中雷导致损毁淹没,是存在压迫或损坏推进轴导致前部的所有动力舱的动力都无法传动到后部的问题的。

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正确?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有(mei)良(jie)心(cao)的万吨鱼雷艇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3-2-13 10:46
只要是个声纳,都能听得出方向。只要鱼雷噪音够大,距离够近,当然能听见。鱼雷入水有明显不同一般的声音 ...

虽不明但觉厉+1

只是二战的水面舰艇已经有装备主动声纳了,探测鱼雷不知道是否用的上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2-13 04:25
其实我引用的这一段是觉得你这良心号的TDS跟这文章里说的巡洋舰式的横向隔舱方式的TDS设计有很大的相似之 ...

不正确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13 13:56 编辑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3-2-12 08:05
不要装甲,船壳也特意薄一些,还是有可能穿而不炸的。我记得信奉“全面防护非重点部位穿而不炸”的经常拿出日本战舰对美国护航航母炮击中“穿而不炸”的例子来,虽然不能断定这是因为日本引信延时时间长还是真的没有启发引信,但引信不被启发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堵漏也不一定全用毛毡,薄钢板/电焊对于你所担心的大面积小破洞更有效。二战德国战舰损伤时能够在水下进行电焊作业抢修,在水上的难度就更小了。
横隔断舱壁厚度,正常的10-16毫米就没啥大问题,最多30毫米也就足够了。最坏的情况下,击穿一层横向隔壁之后,大量弹片再击穿另一道隔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极少量的二次穿透赌一下就行了。
既然你的战术是硬抢阵位,那么增强一下艏艉水线保护的必要性还是有的,这些重量就用横隔壁节省下来的重量即可。
另外防近失弹而不是鱼雷,则适当增厚水下部分船壳厚度也有好处。 ...



这些说法都不靠谱,穿甲弹想炸就炸,第一发俾斯麦击中威尔士亲王烟囱的就炸了咋地。

远没有装甲板靠谱,何况还有更多中小口径炮弹才不管你是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敌人炮弹身上。

损管难度压根不是一个级别的。远没有堵几个十几个炮弹穿孔方便。

多来几次十几次几百上千个破孔,那就是成千上万个破孔,在战斗中根本无法抢修,只有停下来慢慢搞,可能么?

我觉得本设计根本没有问题,不设防弹舱壁才会出大问题。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3 15:21
不正确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13 13:55 编辑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2-13 11:24
那么问题在哪里呢?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but permitted flooding across the ship (with attendant negative free-surface effects on stability) and allowed a single hit to knock out all of the machinery supporting one propeller shaft.

这个系统减少了倾侧力矩。
这个系统允许进水横贯整个船舶(但对稳性伴随着起负面作用的“自由面效应”(史司教主注:简单通俗来说就是船舶横摇时液体恢复会有一个延迟,所以油轮或者液货船必须设置中央纵舱壁以免左右舷液体互通导致重量全部卷到一边集中在一舷翻船))。
这个系统允许单发命中使支持单推进轴的全部机械设备不能使用

词义真他妈的冷僻啊,这他妈一定是个英国王八蛋写的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2-13 20:10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3 20:04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but permitted flooding across the ship (with attendant negati ...

英国佬的专业文献确实很晦涩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3 20:04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but permitted flooding across the ship (with attendant negati ...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这个系统降低了船只倾斜的可能。(横贯的舱室进水之后不会造成船只两舷的不平衡,自然也不会造成横倾,也就是所谓的" listing"。)

but permitted flooding across the ship 但是(进水后)会造成整个横断面舱室的淹没。

(with attendant negative free-surface effects on stability)并因自由液面效应而对船只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自由液面效应的解释44说了,简单地说就是水在船里左右晃荡造成船身摇摆甚至翻侧。如果舱室被纵向分割成多个小舱室,那水左右晃动的摆幅小,影响也小,而横置舱室的自由液面效应影响则显然是最大的)。

and allowed a single hit to knock out all of the machinery supporting one propeller shaft 并存在单发命中使单条推进轴的所有动力系统都无法使用的缺陷。

随便翻译了一下,以正常人能看懂为追求,不是非常准确……

PS。44还没解释你的良心号有没上述问题。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3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2-13 15:03
This system reduced listing moments, 这个系统降低了船只倾斜的可能。(横贯的舱室进水之后不会造成船 ...

非直译,脑补的词太多。

单元布置比集中布置优越,废除中央纵舱壁更好,这些都是历史经验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3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2-13 23:57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2-13 23:23
非直译,脑补的词太多。

单元布置比集中布置优越,废除中央纵舱壁更好,这些都是历史经验 ...


我又不是汉语之敌他老人家,雅信达对我来说要求过高了。

何以见得单元布置就一定会更好?似乎TDS那文里表达的意思是各有优劣。

历史经验的意思是有实际事例来证明吗?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3-2-14 0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13 17:24 编辑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2-13 16:53
我又不是汉语之敌他老人家,雅信达对我来说要求过高了。

何以见得单元布置就一定会更好?似乎TDS那文里 ...


全世界设计师都是这么认为的,难道都在瞎忙活?这些常识无需证明,拿图对比下就知道了。

除了不够紧凑外,单元布置生命力强多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50 , Processed in 0.03389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