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红叶1644

架空时间1900年,请推荐一款步枪及各种大炮等以及军费详....

[复制链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穿越时间,你有什么具体方案?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1:49
对于穿越时间,你有什么具体方案?

这个不一定,看穿越地点,不过目标是确定的,就是拥兵割据,谋求统一
若是掉到一些比较边缘的地方(比如越南缅甸边境之类的,顺便说一句越南兵的战斗力不是一般的渣渣,渣的超乎想象),就尽可能早一些,晚了外国人的手就伸进来了。举例来说,若是在越南那边,若能将刘永福取而代之就不错,时间点可定在1875年左右
若是关内,感觉晚一些比较合适,早了不利,大清的官场可不是那么好混的,抓兵权有难度,设定时间点的话可定在1895年左右,清政府急于重建陆军,是个比较好的机会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13: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叶轻舟 发表于 2016-2-9 12:05
这个不一定,看穿越地点,不过目标是确定的,就是拥兵割据,谋求统一
若是掉到一些比较边缘的地方(比如 ...

我真想不通为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不大力发展海军,庚子之变北洋海军余部一炮不发,干脆投降。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16:2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3:33
我真想不通为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不大力发展海军,庚子之变北洋海军余部一炮不发,干脆投降。 ...

钱呗,干啥不得花钱,马关可还有赔款呢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二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3:33
我真想不通为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不大力发展海军,庚子之变北洋海军余部一炮不发,干脆投降。 ...

money不够呀,伙计,
这可是打输了呀,还有战争赔款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9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c951753q 发表于 2016-2-9 17:18
money不够呀,伙计,
这可是打输了呀,还有战争赔款

旗饷、绿营、、、、、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2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3:33
我真想不通为何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什么不大力发展海军,庚子之变北洋海军余部一炮不发,干脆投降。 ...

甲午战争對中國海軍的最大影響就是一有事就立馬逃跑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7:31
旗饷、绿营、、、、、

那钱可不是说拿来就拿来的那需要革命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9 17:31
旗饷、绿营、、、、、

那钱可不是说拿来就拿来的那需要革命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9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kevin 发表于 2016-2-9 21:40
甲午战争對中國海軍的最大影響就是一有事就立馬逃跑

保船思想害了多少海军也不光是中国一家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3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俄国总军械部拨款8050万卢布,要求生产330万支莫辛纳干,其中3950万用于购买设备,4100万作为直接生产经费,也就是说每支枪是12.42卢布……莫辛的价格,真心很便宜。俄国从1892至日俄战争期间生产380余万支莫辛纳干,这一产量,远超过88委员会的产量,考虑到俄国落后的工业局面,其取得这一成绩是相当出色的。
就清末至民国而言,莫辛纳干确实最适合中国,便宜、耐用,嗯,更重要的是易产!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1:32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无语 发表于 2016-2-13 18:36
俄国总军械部拨款8050万卢布,要求生产330万支莫辛纳干,其中3950万用于购买设备,4100万作为直接生产经费 ...

有无具体出处?似乎还有法国代工?
还有,当时沙俄能卖给清军吗?考虑到两国糟糕的关系,是不是有点悬?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15 11:32
有无具体出处?似乎还有法国代工?
还有,当时沙俄能卖给清军吗?考虑到两国糟糕的关系,是不是有点悬? ...

出自《枪史》一书——《莫辛纳干弹仓步枪的成功》。1900年估计有点悬,但是在1896年倒是有可能,毕竟《中俄密约》的出笼就是“联俄抗日”,而考虑到俄军的内部腐败等问题——武器盗卖现象应该不可避免,买个几万支的话应该不成问题,嗯,法国工厂可能保留有生产图纸,可以委托法国生产或者直接购买图纸。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75小姐,就不需要考虑了,老老实实的用架退炮吧……哈哈,如明治三一之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嗯,这些都是优点。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5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无语 发表于 2016-2-15 17:02
至于75小姐,就不需要考虑了,老老实实的用架退炮吧……哈哈,如明治三一之流,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嗯,这 ...

日俄战争时候日军炮兵主力就是三十一年式速射炮,这炮1898年才服役,中国当时够呛能搞到
不抵长安三纸月,虚浮涯海两年春。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无语 发表于 2016-2-13 18:36
俄国总军械部拨款8050万卢布,要求生产330万支莫辛纳干,其中3950万用于购买设备,4100万作为直接生产经费 ...

那个年代莫辛纳甘的精度、后坐力怎么样?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无语 发表于 2016-2-13 18:36
俄国总军械部拨款8050万卢布,要求生产330万支莫辛纳干,其中3950万用于购买设备,4100万作为直接生产经费 ...

88委员会步枪实在太差,要不然这也是一个选择。

一等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15 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命运无语 发表于 2016-2-15 17:01
出自《枪史》一书——《莫辛纳干弹仓步枪的成功》。1900年估计有点悬,但是在1896年倒是有可能,毕竟《中 ...

1900年之前,湖北枪炮厂每天只能生产50杆汉阳造。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5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15 18:58
1900年之前,湖北枪炮厂每天只能生产50杆汉阳造。

为了增加莫辛-纳甘步枪的产量,从1900年开始伊热夫斯克兵工厂进行了大力的扩充,从法国、英国和瑞士进口了大量现代化的生产机器,工人人数也急剧增加。1882年该城市只有2,048个居民,在1902年时光是工人就有3,637人,在1903年大约有7,000人,在1905年时确算有6,366个工人在生产3线步枪。在1896年,伊热夫斯克每天可生产1,000支3线步枪。这个数字在1899年降低到每天600支。
莫辛纳干的易产性与廉价是他最大的优点,精度不会比委员会差,后座力也不会比他大。相比委员会它还先进一些——桥夹供弹!如果汉阳厂改产莫辛,如有足够的工人,日产量达到汉阳造最高的200支是没问题的,当然,1900年汉阳厂一天造不了50只,那是04年的日产量,在1900年,日产量应该在10支以下。
至于手枪史密斯韦森军警型……也就是电视中军统女特务常用的,就审美上来说,最接近现代左转手枪外型的手枪,嗯,性能,外观都是一流,从一战到二战,再到越南都有使用。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15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红叶1644 发表于 2016-2-15 18:50
88委员会步枪实在太差,要不然这也是一个选择。

“水连珠”属于旋转后拉式枪机的手动步枪,以前常常被认为是一支笨重、落后的武器,其实并不尽然。与后期的毛瑟Kar98k等比较,它自然有些落伍,但在同时代武器中却属于佼佼者。与同属于无烟火药时代首批步枪的“老套筒”——德国1888式相比,“水连珠”在外形、长短、重量上都与前者相仿,而且两者弹仓均为外露式。它们都是以黑火药手动步枪为基础改进而成,这种改进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枪机和弹仓,但在具体结构上,两者又不尽相同。1891式枪机由可以手工分解的6个机件组成,而1888式是8个部件,击发部分1891式是4个零件,1888式则是5个。在枪机构造细节上,1891式击针座直接拧在击针尾上,由一个连接板与机头相结合,击针座后拉左旋即可实现保险,不易因磨损而失效,而且击针突出量可以调整,即使磨损也不会造成整个击针报废,拉壳钩是固定式的,不易丢失。而1888式枪机结构要复杂得多,其保险杆容易因磨损和变形而失去保险功能,拉壳钩则是一个独立部件,在分解枪机时不小心即会脱落丢失。至于弹仓部分的设计,显然1891式所用的桥夹装填方式比1888式的漏夹更加方便实用,也利于保养。所以,虽然“水连珠”只比“老套筒”晚诞生3年,但无论从工艺性和维护的简便性上,还是从各项细节设计上,都要明显高出一筹。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04 , Processed in 0.02118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