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晓攻夜习

试析二战战列舰排名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8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会,但是效果难说。至少肯定没有那么神,什么这个炮不怕那个炮不怕。到底怎么样,鬼才晓得。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8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1-8-28 12:04
会,但是效果难说。至少肯定没有那么神,什么这个炮不怕那个炮不怕。到底怎么样,鬼才晓得。 ...

没这么神是肯定的了,连70硬化都不能100%的实现效果,60磅STS能实现一定比例就很不错了
PS:另外似乎对倾斜装甲高速轻弹的效果比低速重弹好,以超重弹为防御目标设置的307/19对欧洲的高速中型弹是否打不到设计防御距离?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8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8 12:18
没这么神是肯定的了,连70硬化都不能100%的实现效果,60磅STS能实现一定比例就很不错了
PS:另外似乎对倾斜 ...

恐怕是这样的。
倾斜装甲的重要作用就是因内倾,从而增大了炮弹命中时的法向夹角。
法向夹角对穿甲能力的影响,是夹角越大影响越明显。比如同样是增加5度,从0度(也就是垂直命中)到5度命中,穿甲效能降低的幅度,要比从30度增加到35度而降低的幅度小。
低速重弹通常落角大于高速轻弹,尤其是在中近距离上。俾就算是斯麦的skc34在可能的同样距离上落角也都比MK7小一点,维内托的高速重弹落角就更小了。
所以我认为倾斜装甲对低速重弹的抵抗作用应该就更明显一些。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28 1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9aa2 的帖子

首相的320垂直怎么可能比主教的330+18倾角还皮实?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8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8-28 13:12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你理解错了。
他说的是各自的主炮对南达科他/衣阿华的击穿距离。
俾斯麦的主炮威力小,因此击穿距离最近。
但这也是估计值,考虑到其他因素比如说刚才说的落角问题来看,估计维内托不需要接近到22-23公里就能击穿衣阿华舷侧。
当然了按照他先前的出发点,这是不计外板的作用。算上外板多少也能够好一点。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2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个,问一下。磅和毫米之间的换算是咋弄的?另外看了一下93L的南大剖面图,如果真是这样310+22再加32的外板的话。南大的防御还算可以。

还有委内托式样的主装和整体一块的主装那个更好啊?有定论了吗?貌似大家都在纠结于70MM外板能否破坏被帽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8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标注磅数的,是按照重量算的,就是每平方英尺的重量(磅数)。钢材密度7.85,英尺=0.3048米,1磅=0.45359237千克。所以计算如下:
1毫米厚度=0.3048*0.3048*1*7.85/0.45359237=1.608磅。
50#=50/1.608=31毫米。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28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委内托的装甲设计是不是更优秀呢?看来意大利人军舰设计还是相当NB啊。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1-8-28 13:39
那委内托的装甲设计是不是更优秀呢?看来意大利人军舰设计还是相当NB啊。 ...

装甲带的整体布局还是很优秀的。

如果你问的是侧主装甲防御的结构,理论上和德、英的同厚度的表面硬化装甲是没区别的。意大利自己做的表面渗碳装甲有点不如英国,所以另辟蹊径,希望这种结构复杂的复合装甲赶英超美。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8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1-8-28 15:14
装甲带的整体布局还是很优秀的。

如果你问的是侧主装甲防御的结构,理论上和德、英的同厚度的表面硬化装 ...

维内托的主装甲防护区过窄,容易被水下弹击中要害。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28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御用文人 的帖子

那这种复杂的装甲机构能否物有所值呢?另外关于委内托的水平防护,文人能不能说说??看防护标准应该不低。一共3层,36,70和100.前两层是真正的渗碳装甲吗?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3-3 22: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同意MR6强于skc34,那只基于美国公式,34有实测数距。垂直穿深应该略优于mark6.不对请前辈指出,小弟虚心学习
Only iron can save us.Only blood can set us free.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个人认为很客观,请继续努力。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4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斯卡帕湾的彩虹 发表于 2012-3-3 22:48
我不同意MR6强于skc34,那只基于美国公式,34有实测数距。垂直穿深应该略优于mark6.不对请前辈指出,小弟虚 ...

SKC34根本没实测数据,WS1上说的很清楚,那是用公式算的
The above information is from "German Capital Ships of World War Two" for a muzzle velocity of 2,690 fps (820 mps) and is based upon German face-hardened (side) and homogenous (deck) armor penetration curves.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炽天之羽翼 发表于 2010-10-31 13:01
我比较支持衣阿华秒杀一切的想法。

论本事,把该舰的最后型号/最完美状态拉出来溜溜,看看到底谁牛13

这倒让我想起了,戈本号和衣阿华一起演习封锁黑海的照片,这么说,戈本号应该是世界上最好的BC了吧!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9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排名表一般情况下会惹来很多议论的——无论你怎样排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4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综合排名第一无争议,剧烈赞成!

之后个别排名不敢苟同

我会再次仔细阅读此文!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0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實用度,確實非常糟,
雖然它的防水隔艙,裝甲做的很好,主砲尺寸驚人.
但它27節的速度實在慢了點,造價高的驚人,
過大的體積也無法過2大運河,
雷伊泰灣海戰(萊特灣海戰)時,18.1英寸主砲發射共104發,
雖有二號電波探信儀二型(22號電探)做引導,但無一命中,
比起美軍的厘米波射控雷達,大和主砲命中率低的驚人,
老實說大和的性能上不了前面排名,但也不至於倒數,
但以綜合來看,確實離倒數很近.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0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necrons 于 2012-4-20 13:02 编辑
walther 发表于 2012-4-20 00:04
大和實用度,確實非常糟,
雖然它的防水隔艙,裝甲做的很好,主砲尺寸驚人.
但它27節的速度實在慢了點,造價高的 ...


南达也不过27节而已,不照样用的很好?大和在莱特湾射击的距离是多少,那个距离下能近失就不错了,还要命中?大和的战斗力倒数的话,那没什么船战斗力能正数了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4-20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walther 发表于 2012-4-20 00:04
大和實用度,確實非常糟,
雖然它的防水隔艙,裝甲做的很好,主砲尺寸驚人.
但它27節的速度實在慢了點,造價高的 ...

造价真没高到离谱,13800万日元-20000日元之间,兑换美元也就是南达-衣阿华的价格
至于速度,大和又不是衣阿华,无需扮演高速航母贴身保镖身份,何况南达北卡也那速度
体积过大无法通过运河,那是因为大和本就是区域性的日本海军用于菲律宾以东附近海域的决战兵器,又不是美帝两洋海军或者约翰牛全球海军那样
至于莱特湾海战,大和可是32公里首轮就交叉跨射外加近失弹,还能如何,如此看来至少炮术很不错了,如果换对方是战列舰的话可能会持续跨射到命中。何况萨玛海战大和很快就转移目标,因为错判目标失去战斗力,104发里还有很多是对空的三式弹。大和到底有无命中,最新说法也有提到加里宁湾可能被大和一发穿甲弹命中但穿而不炸
美帝的厘米波段射控雷达也无法使当时的战舰彻底达到单独雷达射控,美帝老式BB群射击山城的279发里也才两发命中而已,如果按比例看一样低的离谱,战列舰对射远距离命中本就是靠RP,华盛顿那样的绝对属于无法复制的特例
单论PK性能,大和的确第一没啥说的,如果说什么倒数就似乎有点荒唐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51 , Processed in 0.02620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