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5 12:38

回复 yxwd5 的帖子

我窃以为,单炮塔上,本舰当不会比主教轻,虽然这么多装甲减下来了,但406mm50倍口径四联装,实打实在那呢。

在防护上,我个人见解是,不会比主教重,但就算轻,是否会到2000吨,我说不上来,但感觉应该不会那么多。在水平防护上,厚度相差不多,但主教的舷侧装甲比本舰厚很多,同时本舰之装甲区肯定比主教长不少,两相折中……

呵呵,我们不是专业人士,也只能这样臆测了。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2:39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5 0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哦,————行使起“法国式树杈烟囱”的知识产权了?
阁下那个海水引爆穿甲弹炸出百米水柱的神论才称得上专利呢。
感情进行火控的前提是穿甲弹哑弹率必须为0,否则落水里炸不出水柱就判定命中了。
难怪说德国人百发百中呢,原来是哑弹率撑着的呀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2:40

回复 yxwd5 的帖子

sps是一个参考,但是不能什么都按他说的来,就比方说它那里的炮塔只有正面、其他、炮座,我在这个基础上有所损益变化。这些装甲厚度数据是我自己计算的,在炮战中,炮塔正面和顶部是最为关键的,我必须拼力保证这些地方的安全。至于侧甲和背甲,就顾不得许多了。再次强调本舰的定位:战巡。夫战巡者,为高速机动,远距炮战而设,非为列队排击而生。集中装甲,使主要部分能防住可能面对的最大的打击,总比到处设防却哪里都防不住要好。

yxwd5 发表于 2010-12-25 12:41

183楼:就算一样吧。总可以了吧。炮比主教重。我现在就像知道,为啥楼主的船比主教轻了2000吨!!

yxwd5 发表于 2010-12-25 12:43

总之,SPS漏洞太多,光靠那个造船是会出人命的!至于发动机,教主你也有意见。总之,楼主这个船问题很多。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2:45

搞笑。
高速机动,远程炮战,这就是历史上法国海军的思想。
难道机动就不列队了?远程就吃不到炮弹了?

不去鬼扯什么历史上,比历史上如何如何,我才懒得鸟你。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5 12:46

回复 go229 的帖子

遭遇空袭,一般都是顶部受攻击,在战列线炮战,则肯定是正面,无论是在T字头的哪一边,都是炮塔正面对准对方以及对方炮火,所以一般舷侧不容易中弹。

不过个人不建议顶部装甲用80mm硬化+100mm匀质,因为80mm的硬化,应该是全厚度硬化装甲了,很脆的,不像匀质可以弹开航弹。而且这样的布置,和180mm的硬化没什么不同,180mm硬化装甲,也只有40%上下是硬化的,这40%下面,也就是基材,还是匀质装甲,这样上一半提供硬度,下一半又有韧性,不至于很脆。如果80mm和100mm两层重叠,效果还不如是180mm一层硬化。

(多层装甲如果直接重叠,则不如同厚度单层,如果隔开一定距离并以不同倾角布置——比如穹甲,则优于单层)。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2:51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当然,因为你只知道树杈烟囱桅杆的这些缺点,却不知道我明知这些缺点,也要这么办,因为我更看重它的优点。树杈桅杆的优点是结构强度好,能够和之前的桅楼一样架设复杂的火控,这是别的桅杆不能比的。加上本舰更加重视远程炮击,所以我必须令两套火控系统同处最高位置,以在远程炮击中占得先机。你事先并没有和我进行任何交流,仅凭一张图纸(还是个线图)就妄加指责我不知法舰烟道之奥妙,应该反省的怕是阁下自己吧。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5 12:51

本帖最后由 鸿蒙教主 于 2010-12-25 12:51 编辑

L‘Soleil兄,不管观点如何,认知如何,大家都是一样的同好,一样的BB爱好者。同时大家又都不是专业的船舶设计师,也不是二战史等方面的专家,无论是你,是我,还是楼主,都在很多方面不可避免的会有一些错误,谁也不能说,自己是一定正确的。所以我谨在此倡议大家应该文明讨论,在用语措辞方面,应该更加注意一点,这毕竟是大家共同的爱好,是讨论,而不是争吵,谢谢!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2:54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2: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当然,因为你只知道树杈烟囱桅杆的这些缺点,却不知道我明知这些缺点,也要这么办, ...

法国人在烟囱桅杆上仅仅假设了副炮对空射控仪与若干探照灯,结构强度好?复杂的火控?
你给我指出来看看,法国人的主炮第二射控仪放在哪?

你根本不了解法国人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一上手就乱来。乱来就算了,还胡扯什么历史如何如何。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2:55

回复 鸿蒙教主 的帖子

我设计中那80毫米只有一半是硬化过的,这样就可以通过自己的碎裂来吸收能量,下边的100毫米均值足以独立抵挡。不过这只是初案,还会改的。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5 12:58

回复 go229 的帖子

主要是表面滲碳硬化裝甲的厚度有下限的,德國的KC最低是100mm,我覺得80mm如果要硬化,應該就只能是全厚度硬化了。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08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呵呵,听阁下的口气像是对战列舰(包括战巡;P)很了解的样子,也似乎很了解我啊;P。先前您对于战巡的惊人之论咱就暂且不表,单说这烟囱桅,论结构强度无论如何强过单棒桅、笼示桅吧?我把主炮射控弄上去总没什么问题吧?法国人历史上没这么干不代表我不能这么干。再说,这射控跟烟道有啥关系我还真没看出来。照阁下这个逻辑,阁下不知战巡奥妙,是否可算无知呢?懒得鸟我无所谓,您可以保持沉默嘛。我是抱着交流学习的态度来的,不是专为打嘴战来的。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09

回复 鸿蒙教主 的帖子

我用热处理。。。。。。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5 13:13

回复 go229 的帖子

。。。當我沒說過吧...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15

回复 yxwd5 的帖子

我之前论述了许多,首先sps虽然不能全信,但是绝对有其合理性,我以sps为基础加以少量修改应该问题不大。其次,关于装甲的问题,前文已有说明,装甲更薄,利用率更高,所以更轻,故而没必要纠缠于此。再次,本舰排水及动力装置更加轻小,因此14万马力跑上32节绝对可以实现。最后,我记不起来第几次重申,这东西比主教小1500吨。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3:26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呵呵,听阁下的口气像是对战列舰(包括战巡)很了解的样子,也似乎很了解我啊。 ...

还战巡。
一句话,费舍尔的战巡理念是不是拿来与战舰作战的?
是还是不是?

还奥妙,奥你个头。就一点白纸黑字的东西,还以为自己扯得出花来么?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3:37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yxwd5 的帖子

我之前论述了许多,首先sps虽然不能全信,但是绝对有其合理性,我以sps为基础加以少量 ...

还绝对可以实现呢。
南达科他级13万马力才跑多少速度?加一万马力就想快5节?
没睡醒?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41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作战也得有个打法,战巡也不是用来和战列舰玩儿战列线对轰的。你非得逼着战巡跟战列舰排成战列线对轰这不是作么?好了,以后阁下对法国战列舰技术上的赐教我一定虚心接受,但是在出语伤人方面还是免开尊口吧。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5 13:42

go229 发表于 2010-12-25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作战也得有个打法,战巡也不是用来和战列舰玩儿战列线对轰的。你非得逼着战巡跟战列 ...

你觉得战巡要排成什么队形敌舰队接战?横队?两列纵队?

line of battle是什么东西你搞清了么?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新架空活动】法兰西的快速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