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林忠道
发表于 2010-12-28 09:00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8 00: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额,阁下是原BB吧的大西洋1941?
这不明拜着的么。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0-12-28 09:49
回复 栗林忠道 的帖子
这啥...我没在群啊,汗...:'(
ID变了还真认不出来。
yxwd5
发表于 2010-12-28 14:40
365楼:大续航力就是为了破交?美帝的BB也是为了破交?既然你也认为首相是为了对付古董,那就不要拿来和主教比了。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7:20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2-28 17:29 编辑
主教拿什么和俾斯麦比?难道用会炸膛的穿甲弹上战列线去和俾斯麦对射?
德国人1939年7月开工H级战列舰的时候,法国人连后续舰的方案设计都还没开始。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7:34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0-12-28 17:36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主教的炮无论如何穿不了首相的核心舱,可首相的炮却可以,另外,由于法式穿甲弹的问题,主教的炮容易炸膛;主教水线附近的非装甲部分比例很大,一旦被命中航速铁定下降不少(参见大和级的经历),首相却不会(别和我说非装甲部分引爆不了穿甲弹,这是没准的事);主教水线附近装甲被命中,外板和主装之间的部分铁定进水,首相却比它进的少。我说首相续航力大有破交方面的考虑,又不是专为了破交。
主教和俾斯麦确实没办法比较,定位就不一样,所以,就不要拿谁更好这个伪问题来问了。真要是实战中遇上,结果谁都不好说。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7:43
识数否?
M1935在法国沦陷时弹药都没研发完毕,榴弹都没有,亦未正式服役。
当然了,要比也是比得了的。
所以我也可以说:
H级拿什么与Jean Bart比?就凭陆地上的几万吨钢铁么?:loveliness: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7:45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7: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主教的炮无论如何穿不了首相的核心舱,可首相的炮却可以,另外,由于法式穿甲弹的问题 ...
你先保证首相大人的炮到了可以穿透法国人核心舱的距离上依旧能用吧。
至于剩下的,说你鬼扯有错么?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7:52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好吧,骆驼,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下边这句应该是你说的吧:
“黎塞留级战列舰主炮所使用的被帽穿甲弹长达190厘米,甚至比美国战列舰使用的超重弹还要长。重884千克,在同口径级火炮中仅次于维内托级的885千克 穿甲弹。法国人超长的炮弹赋予其极佳的气动外形,使之能获得更远更稳定的弹道。但缺点在于,使之保持旋转速度的难度也加大了,不得不对内膛质量与推进剂有 更高的要求。为了在海战中方便的观测与分辨落弹,在1936年设计的这型穿甲弹在风帽后的空间内布置有染料包。一旦炮弹落水,风帽破裂,水柱就会迅速被染 色,使之更加醒目。而正因为此,84千克重的被帽顶端被阴差阳错地设计成平头,就像日本帝国海军为炮弹入水威力专门设计的91式彻甲弹一样。另外,法国人 别出心裁的在穿甲弹上布置了四个气腔,可以装载毒气,在击穿外层装甲被帽脱落后释放出毒气以杀伤敌舰人员。然而,在弹体上布置气腔,发射时外界的高压气体 可能由此破坏炮弹。设计人员的解决办法是让气腔出口处于被帽之下,但这一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效果。1940年9月24日的达喀尔之战中,黎塞留号就因气 腔问题导致当时唯一能使用的2号炮塔发生炸膛事故,2门火炮因此报废。此战之后,法国人不得不将所有剩余炮弹的气腔用水泥封死。”
内置装甲带的问题绝对不鬼扯,这东西挨了炮弹不进水才怪,船板变形不影响航速么?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7:56
二战战列舰的常见交战距离为25—5千米,并经常接近到15千米左右。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03
我没告诉过你,在达喀尔之战前Richelieu的1号炮塔才完成射击准备么?
我没告诉过你,在达喀尔之战前Richelieu从未进行过实弹测试么?
要说这炮的问题,大了去了。例如,配套发射药的实际膛压较设计中大,这也是导致达喀尔之战炸膛的原因之一。但是,这些问题属于在战舰服役前需要经过测试检验,必须被解决的问题,而Richelieu因为特殊原因并未完成这些程序。原因在于,Richelieu在达喀尔并非一艘完工的战舰,而只是完成了95%的战舰。
你的明白?
至于进水……自己查去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8:06
按照史实对比:“沦陷时弹药都没研发完毕”的主教完全不是俾斯麦的对手。
按照潜力对比:在H级战列舰开工时还在造主教的法国人更加不是德国人的对手。
无论那种比较法,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法国战列舰技术都明显落后于德国。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08
本帖最后由 L'Soleil 于 2010-12-28 18:10 编辑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8:06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史实对比:“沦陷时弹药都没研发完毕”的主教完全不是俾斯麦的对手。
按照潜力对比:在H级战列舰开工 ...
1-不错。
2-不错。
3-此结论是如何推导而来?这就叫跳跃性思维么?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8:09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所以说嘛,真要是实战中遇到还没准咋样呢。。。。。。:L
进水的问题我到是查了不少,都说是进水啊,没见说不进水的。。。。。。:L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09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8: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L'Soleil 的帖子
所以说嘛,真要是实战中遇到还没准咋样呢。。。。。。
有种东西叫泡沫橡胶。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8:12
事实上,如果不爆发战争,等到主教级成熟并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德国人的H级战列舰也在晒装了,并将比加斯科因早至少2年服役。
两国的国力、技术就不是一个档次。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0-12-28 18:13
go229 发表于 2010-12-28 17:34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主教水线附近装甲被命中,外板和主装之间的部分铁定进水 ...
主教的船壳和主装之间被发泡材料填满了,不会有大碍。会进水的是美国人。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14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事实上,如果不爆发战争,等到主教级成熟并形成战斗力的时候,德国人的H级战列舰也在晒装了,并将比加斯科 ...
国力与技术有一毛钱的关系?
印度的造船比乌克兰好?
巴掌
发表于 2010-12-28 18:21
L'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国力与技术有一毛钱的关系?
印度的造船比乌克兰好?
我说的是,德国不仅国力比法国强,技术也比法国强。
就拿火炮来说,德国差不多在同一时期内研发了283mmL/55、380mmL/52、403mmL/52、530mmL/52、800mmL/44炮,而法国的拥趸却还在用380mmL/45威力大于德国380mmL/52“证明”法国技术强,不是自欺欺人?和匪贼鸥用日本某高炮“证明”日本火炮技术领先于全世界何异?
LeSoleil
发表于 2010-12-28 18:29
原来数量多就是技术强,佩服佩服。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0-12-28 19:15
我们拿一战沙俄为例,甘古特和凯撒同年开工,前者服役时,德国开上德弗林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