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akagizuo

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列舰是不是水下防护异常薄弱?

[复制链接]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0:13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弗吉尼亚的情况是,1枚鱼雷击中船舵附近,7枚击中装甲带,将其压凹,造成装甲带内侧TDS系统上方的第三甲板以上舱室进水。当舰体横倾时,又1枚鱼雷击中了主装甲带上方无防护的舰体,造成更上层的第二甲板也被淹。TDS本身并未被直接击穿,但是被压凹的主装甲带造成与TDS上端和主装甲带中部相连的第三甲板弯曲变形,削弱或撕裂了防雷纵壁顶端的连接部。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扬 于 2011-8-23 20:31 编辑

不论是全面防护还是重点防护,穹甲舰也好非穹甲舰也好,主装甲带都是用来挡炮弹而不是挡鱼雷的,实际上也确实顶不住鱼雷。被鱼雷击中的装甲带不仅会凹陷,结构上的破损和渗漏也是难以避免的。而且各国的工程师们都知道,对抗水下爆炸的最佳方式是缓冲而不是硬抗。

On those rare occasions when the belt was hit directly, the armor was typically displaced inward with much leakage into the voids or tanks behind it.

The best means of depleting the gas overpressure bubble was unrestricted expansion into empty volume.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navweaps “Torpedo Defense Systems of World War II”一文,西洋曾经在这里发过译文。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说的对,主装甲带确实是当炮弹而不是当鱼雷的。这一点上巴掌说的不对。
但巴掌说的情况是真实发生的,就是击中沙恩主装甲带的鱼雷,并未造成沙恩主装甲带部分明显的变形。在这种情况下,主装甲带支撑结构刚性更大,对保护舰体还是有帮助的。
当然了这并不代表我认为把主装甲带搞得最大最硬就好。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根据舰政本部对大和事后的调查,舰体结构没有受到大的损伤。沙恩的主装甲带确实是没有明显变形,但沙恩的伤情又如何呢?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台甲板肯定变形了,也肯定失去水密性了。还有一些相关结构也可能被挤变形了。
沙恩至少不会因装甲带内凹而导致平台甲板变形损坏和漏水,因此可以将破坏在高度范围内限制的更有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尤其是单侧进水会导致侧倾,而此时如果TDS上平台甲板漏水,就有可能导致进水更多-横倾更大-进水更多...当然了不一定倾覆。
而沙恩俾斯麦因主装甲带和平台甲板(实际上就是穹甲起到平台甲板的作用了)结构刚度更大,不容易变形和漏水,所以对限制高度上的破坏范围、减少侧倾量和进水更有效一点。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台甲板是?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在一本书上看见这个称呼,没有看见定义。
我的理解就是TDS结构上面的那层甲板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使低高度穹甲能够防止更大范围的进水,但是刚性结构无法有效缓冲和吸收爆炸造成的震动,反而会把这种剧烈的震动传导到整个舰体,仍然有可能损坏动力或者武器系统。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是的,另一方面,全部是足够厚度的装甲板+任何部位都是足够刚性的支撑骨架,也不现实啊。所以不应该依靠硬挨抵抗水下爆炸。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百公斤炸药的能量,集中在小范围内危害很大,但分散到军舰全身就算不得什么了。如果能把鱼雷超压能传导到全舰,那是非常理想的吸能结构。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恩“把鱼雷超压传导到全舰”的后果就是右舷主机不能正常工作,右侧大轴发出碰撞噪音,主防雷壁与装甲甲板连接部位被撕开,主防雷壁上端向内弯曲1.7米,两道横隔壁破损,battery deck和first platform deck(第一平台甲板?)受损,全舰22个主水密大舱中4个漏水...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飘扬 于 2011-8-23 23:03 编辑

从沙恩的受损情况来看,这枚鱼雷应该是击中了TDS最上部靠近主装甲带的位置,但没有直接击中主装甲带,不然无法解释主防雷壁上端被撕裂并严重向内弯曲的现象。虽然如此,爆炸的一部分威力还是通过主装甲与穹甲之间的刚性连接传递给了battery deck和first platform deck,并造成其受损。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4 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8-23 22:26
沙恩“把鱼雷超压传导到全舰”的后果就是右舷主机不能正常工作,右侧大轴发出碰撞噪音,主防雷壁与装甲甲板 ...



打中的就是右传动轴通道处,怎么可能不停机?鱼雷威力本来就超过了设计防御指标,有损失是正常的,焊接式穹甲对抗雷有利还是有害要和同吨位的其它战舰做对比才知道,也就是和长门、KGV、科罗拉多、北卡、主教、维内托等对比。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4 0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24 00:18 编辑

军舰抗雷,局部刚度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要追求均衡。穹甲也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才设为无梁结构,并将强力甲板设于露天与之分离,就是为了减少穹甲部位的刚度,不至于使应力在此集中。但是同样的,刚度过小也不行,纯粹靠肋骨的抗弯距来抵挡鱼雷远不能满足需要。

列兵

发表于 2011-8-25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美军战舰好像都要做抗近炸实验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4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xoabc 发表于 2011-8-25 19:40
现在的美军战舰好像都要做抗近炸实验

好像主教就是硬抗啊!
清明节到拉,学校一二年级学生写了贺卡给老师:“祝老师清明节快乐。”
盗-墓-贼:大哥,我不干了,我这都金盆洗手了。
盗-墓-贼头子:金盆,你们家都使上金盆啦。说,在那儿刨的。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9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1-8-19 13:31
約克城不叫无大碍,应该叫基本玩完

正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9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1-8-19 15:48
意国船防鱼雷和水下爆破的实际表现很差
比如加富尔,比如维内托,再比如苏联的新罗西斯克号……
都是一次 ...

内托的中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种在了什么部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9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一个时代的水平只适用于那个时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0:46 , Processed in 0.0227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