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akagizuo

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列舰是不是水下防护异常薄弱?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科京同志 发表于 2011-8-23 12:16
又开始瞎扯了  沉没前击中的全部鱼雷  达到不可挽回伤势的鱼雷   是一回事吗?  武藏呢

翔鹤 瑞鹤 两挨 ...

57、58楼在相互自扇耳光。

沙恩霍斯特中的15条鱼雷见《战舰》第六期。发射55条,命中15条,每条细节都有记载。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2:35
57、58楼在相互自扇耳光。

沙恩霍斯特中的15条鱼雷见《战舰》第六期。发射55条,命中15条,每条细节都有 ...

我网上搜了一下  加不到15这个数字

你能告诉我  除了《战舰》上的   你还有别的来源吗》?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2:35
57、58楼在相互自扇耳光。

沙恩霍斯特中的15条鱼雷见《战舰》第六期。发射55条,命中15条,每条细节都有 ...

国驱逐舰分队领命不顾战斗力的巨大差距向德舰冲击。可是强大的风浪把小小的驱逐舰打的东倒西歪,难以保持航向,剧烈的摇荡也使军舰无法获得静水中的高航速。18:40,航速仅有22节的英国驱逐舰距“沙恩霍斯特”号9000米距离。这时,英舰群突然发现德舰航速大减,双方距离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拉近。

原来在18:24,“约克公爵”号的最后一次齐射获得了一发非常幸运的命中弹。这发356毫米穿甲弹击穿了“沙恩霍斯特”号右舷中部上壁墙,冲过几层隔板后,又击穿了80毫米厚的水平装甲,在1号锅炉舱爆炸了。几根蒸汽总管被炸毁,蒸汽轮机骤然减速,“沙恩霍斯特”的航速很快从26节掉到10节。“约克公爵”号的对海雷达也发现了“沙恩霍斯特”减速的情况,弗雷泽闻声精神大振,向伯内特发电:“我已决定转向挪威海岸,希望敌人也向这附近接近,这样我的驱逐舰就可以有机会攻击它。‘沙恩霍斯特’现已减速,我正直朝它进发。”

“沙恩霍斯特”号轮机长奥托·科宁中校命令立即关闭蒸汽阀门,待中弹区域温度降低后,率领损管队员对蒸汽管道的受损部分进行紧急抢修,军舰的航速恢复到20节。但这时英驱逐舰群已经利用有利时机,分成两队分别对德舰的左右两舷包抄上来。英舰群在攻击前进行了熟练的战术配合。18:50,“野人”号和“索马斯”号首先向目标发射照明弹,“凑巧”号和“斯托尔德”号分别在2000米和1800米距离上向“沙恩霍斯特”号各发射了8条533毫米鱼雷。18:55,完成攻击的2条驱逐舰发射照明弹指示目标,“野人”和“索马斯”号则分别在3200米和1600米距离上各发射了8条和4条鱼雷。“沙恩霍斯特”号的右舷副炮击中了“索马斯”号,11人阵亡,另有11人受伤。被击伤的“索马斯”号释放烟幕后以10节航速规避撤退。急转弯的“沙恩霍斯特”号侧舷腾起了几道水柱,引发英国舰员大声欢呼。

“沙恩霍斯特”舰长辛茨上校和航海长埃德加·兰茨少校拼命操纵满舵回转,但还是在英舰的两舷夹击下顾此失彼。“凑巧”号和“野人”号先后命中1条和3条鱼雷。其中“凑巧”号的鱼雷击中左舷B炮塔下部舰体,造成弹药库进水;其余3条命中右舷,第1条击中一座右锅炉舱侧壁,第2条击中舰尾,炸毁了右主轴,第3条击中舰首。

作为1艘战列舰,“沙恩霍斯特”号拥有以防鱼雷隔舱为基础的水下防护系统。但是每条鱼雷都携带了340公斤烈性炸药,完全粉碎了“沙恩霍斯特”号的水下防护系统。大量进水和部分锅炉主轴被毁使“沙恩霍斯特”号失去了大半动力。伴随着舰体的严重右倾,军舰航速一下子降低到12节。

19:01,“约克公爵”号的284型雷达修复完毕,再次捕捉到德舰的位置。在9500米距离上,英国战列舰和巡洋舰各种口径的火炮一起开火。英国舰队完全把战斗当成了打靶练习,“沙恩霍斯特”只有尾炮塔还在有气无力的还击。19:07,“沙恩霍斯特”号减速至10节,C炮塔被击中起火停止射击,全舰仅有2门150毫米副炮坚持发射,象征着军舰仍未屈服。

弗雷泽上将从“约克公爵”号舰桥上望去,“沙恩霍斯特”号上已是一片火海。英国军舰不需要发射照明弹就可以从容的瞄准射击。弗雷泽意识到,单靠炮火轰击难以在短时间内击沉目标,便命令巡洋舰和驱逐舰出击实施鱼雷攻击。

19:25,“牙买加”号发射3条鱼雷,2分钟后,“贝尔法斯特”也发射了3条,然后掉过头后又发射了3条。英国巡洋舰的鱼雷攻击没有命中报告。19:30,“沙恩霍斯特”号严重右倾,航速仅剩5节,无法控制航行不住的打转。辛茨舰长命令弃舰。德国人的苦难还没有完,3分钟后,英国第36分队的驱逐舰就开始了新一轮攻击,“步枪手”号大胆接近到900米发射4条,“无比”号在2300米外发射8条,“泼妇”号在2600米距离上发射了7条。“牙买加”号巡洋舰也借机会又发射了3条鱼雷。

几乎丧失全部机动能力的“沙恩霍斯特”无法规避,被“步枪手”号击中3条,被“泼妇”和“牙买加”号各击中2条鱼雷;“无比”号也可能击中德舰2条鱼雷。

几年前 我正好也写过,而且不巧被《战舰》又引用了

你认同吗?  如果不认同 多的命中鱼雷 你有别的资料来源吗?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23 13:00 编辑

11条和15条并无太大出入,这里先不讨论。

沙恩中雷后的具体损失,以及损失和原因和过程,都是衡量防护能力的必要依据,怎么会是“倾向性”呢?沙恩的弹药库、两个轮机室都是间接原因引起的进水,大和的弹药库反而是直接进水,这种情况下,我论断为两者抗雷能力差距不大哪里偏向德国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2:58
11条和15条并无太大出入,这里先不讨论。

沙恩中雷后的具体损失,以及损失和原因和过程,都是衡量防护能力 ...

11和15的差别还不大吗?  主任设计师可不能这么马虎喔

沙恩中雷后 C炮塔弹药库内有装药起火了吧?  这总不是故意的吧  右舷动力全灭 这咋算?  右舷后部152双联副炮因舱室被淹没 没有电力 不能使用  后部105高炮指挥仪不能使用 死了48个人

大和 除了上层弹药库进水外  防鱼雷隔壁内侧损失不大 动力完好 没人死

当然,标准不用  你的哈德式标准,你也可以摆摆看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方自制,不要严重跑题。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Scientia imperii decus et tutamen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受伤后的维修工期也可以看出明显差别

16 January 1944:
Arrives at Kure. Later, YAMATO is docked in No. 4 drydock to repair the torpedo damage to her hull and correct deficiencies in her armor belt. A sloping plate is fitted at a 45-degree angle across the lower corner of the upper void compartment between the two longitudinal inboard bulkheads. This modification, proposed to run the full length of the citadel, is installed only in YAMATO in the area affected by torpedo damage. [4]
25 January 1944:
Captain Morishita Nobuei (former CO of HARUNA) assumes command from Rear Admiral Ono.
3 February 1944:
Undocked.
大和 1月16号入坞,2月3号出坞  修复工期半个多月

At 17:30 the 23. June the group arrived at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Great Belt and Scharnhorst made fast to buoy A12 in Kiel at 22:26. The battleship entered drydock "C" on the afternoon of 24. June.
That night the bodies of the dead crewmen were removed from the flooded stern rooms. The funerals were held on 27. June 1940.
The next six months were spent in making repairs, till 21. November 1940, than she went to Gothenhafen to run trials in the Baltic to return to Kiel on 19. December 1940.
沙恩霍斯特 6月24号入坞,11月21号修好  修复工期将近半年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1:06
按常理,亚码头那个吨位的表现应该比沙恩强得多才正常。

亚码头挨了鱼雷之后能够全速撤离,并且保有战斗力
沙恩挨了枚鱼雷之后,动力掉了2/3,火力和火控都损失严重,还有严重人员伤亡
就是重伤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王的三叉戟 的帖子

由于70楼与69楼我的发言时间接近,礼貌性的再提醒一次:不要跑题。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4:0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恩的中雷数量在此:

55 torpedoes, of which probably 11 hit the ship.

http://www.scharnhorst-class.dk/ ... scharnostfront.html

可能有11条命中。哪里有15条那么多,国内几年前还有17条的说法,和15条一样来路不明。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5: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23 15:45 编辑
科京同志 发表于 2011-8-23 13:31
从受伤后的维修工期也可以看出明显差别

16 January 1944:

传动轴部位受损确实更加难修,但这说明什么呢?

进水都是2500-3000吨,沙恩中雷的位置更不利,结果沙恩的弹药库轮机舱是间接原因引起进水,大和弹药库是直接破坏引起进水。这种情况只不过是各有损伤,都不好受,你非要人为分出个“明显差别”,显然是倾向性在作怪。

如果沙恩与大和被称为“明显差别”,你又用什么词来形容KGV、维内托、主教与沙恩的区别?如果沙恩被击中的是前弹药库位置,那最多不过就是前弹药库进水或者不进水,与大和又会有什么区别?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23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5:40
传动轴部位受损确实更加难修,但这说明什么呢?

进水都是2500-3000吨,沙恩中雷的位置更不利,结果沙恩的 ...

问题是沙恩的动力系统损坏了,航行能力受损严重
防空炮直接瘫痪了后部火控,副炮也因进水废了一个。附带严重伤亡
总体来说就是战斗力保持的比较差
而亚码头没有类似的问题,只是尾部上层弹药库少量进水,无伤亡,机动能力未受损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巴掌 发表于 2011-8-23 15:40
传动轴部位受损确实更加难修,但这说明什么呢?

进水都是2500-3000吨,沙恩中雷的位置更不利,结果沙恩的 ...

我不知道其他的船是咋回事 你想比可以比

同样是一条鱼雷的战伤  大和修了20天不到  沙恩霍斯特修了将近150天  这还是在德国工程师手里的活

这损伤谁大谁小   一目了然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吃的潜射鱼雷定深过浅,TDS基本没有发挥作用。沙恩则不存在这个问题。另外主装甲带并不是TDS的组成部分。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9 , Processed in 0.02389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