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akagizuo

一战时代建造的战列舰是不是水下防护异常薄弱?

[复制链接]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1 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也强不了 多少

反舰武器的威力太大了 干靠 硬挺 已经很痛苦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的,有些改善,但算不上质的改善。
尤其是美国的,南达科他级的水下防护能力还比不上之前的北卡罗莱那。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1 0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那么大的船

挨一条潜艇鱼雷 主炮弹药库还是要进水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京同志 发表于 2011-8-21 07:46
大和那么大的船

挨一条潜艇鱼雷 主炮弹药库还是要进水

你确定主要弹药库进水了么?
亚码头那次中雷部位貌似在船尾,进了3000吨水,以26节速度逃逸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kagizuo 于 2011-8-21 10:42 编辑
科京同志 发表于 2011-8-21 07:46
大和那么大的船

挨一条潜艇鱼雷 主炮弹药库还是要进水


一战的船感觉挨了条潜艇鱼雷,基本就沉了或者瘫痪了
2战新BB基本能在中雷后不丢失动力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那条鱼雷定深过浅,命中点距离水线只有大约1.2米深,正好打在主装甲带上,防雷隔舱在这个部位的宽度只有1米左右,防护效果几乎等于零,爆炸在右舷151-173号肋骨之间的防雷突出部上炸开一个5米高、25米宽的大洞,635磅Torpex(相当于900-1200磅TNT)爆炸的威力全部由主装硬顶了下来,虽然舰体没有大碍,但是主装甲带与主防雷壁的连接部被撕裂,加上这个部位的过滤舱只有一层,装甲带支撑结构在后方的火药库防水纵壁上刺破了一个小洞,导致上部火药库被淹。由于进水的速度并不快,因此上部火药库内的弹药员得以安全撤离,大和在此次攻击中无人伤亡,但是3号主炮塔一时无法使用。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21 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8-21 17:21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那条鱼雷定深过浅,命中点距离水线只有大约1.2米深,正好打在主装甲带上,防雷隔舱 ...

哦,那有没有可能闪焰因此进入弹药库呢?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1 18:19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忘了德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了,一战时期这个国家的主力舰对鱼雷的防御是最好的。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1 18:36 | 显示全部楼层
纳尔逊勋爵 发表于 2011-8-21 18:19
楼主,你忘了德国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了,一战时期这个国家的主力舰对鱼雷的防御是最好的。 ...

因为隔舱数量比一战其他国家好,远达不到二战水平
击中塞德利茨的英国鱼雷装药134TNT
击中大和的美国鱼雷装药303TPX
击中北卡的日本鱼雷装药405TYPE97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这种可能基本不存在,我也没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这枚鱼雷并没有直接击穿主装甲,进水是装甲在压力下的位移造成的,属于次生损害。命中点位置的TDS外舱深度太小,不足以缓冲爆炸的威力,冲击波又被主装甲带直接阻挡,无法前进,于是转而向左右横向传播,造成命中点前后大片区域的TDS隔舱被破坏,这也是进水量超出预计的原因之一。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8-21 18:36
因为隔舱数量比一战其他国家好,远达不到二战水平
击中塞德利茨的英国鱼雷装药134TNT
击中大和的美国鱼雷 ...

数据大好。
实际上很多人只看数字,而不注意炸药类型。
托尔佩克斯的爆炸威力是同质量TNT的1.5倍左右,而日本海军97式炸药应该是接近TNT的水平。
因此,实际上英国美国潜艇鱼雷的爆炸威力,超过上述日本鱼雷,是95式吧?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8-21 20:25 编辑
飘扬 发表于 2011-8-21 17:21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那条鱼雷定深过浅,命中点距离水线只有大约1.2米深,正好打在主装甲带上,防雷隔舱 ...


这是重点防护的典型缺陷。

主水平装甲一旦布置于主装甲带上缘处,主装甲带下缘处就缺乏横向支撑构件,完全靠肋骨的抗弯矩来抵挡鱼雷,当然悲剧。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Torpex的威力因具体配方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威力高出TNT约50%-100%,97式爆药的威力一般比TNT高出大约7%。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2 04: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请教飘扬:
有一种说法是97时炸药有陆军和海军的区别,陆军的没有铝粉,海军型的含有铝粉,是吗?
不含有铝粉的应该就是德国hexanite炸药,是由60%的TNT和40%的六硝基二苯胺组成的,威力为同质量TNT的107%。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2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飘扬 发表于 2011-8-21 17:21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那条鱼雷定深过浅,命中点距离水线只有大约1.2米深,正好打在主装甲带上,防雷隔舱 ...

所以说很纠结了 定浅了鱼雷爆炸的冲击波未经充分衰减 吸收就作用在防鱼雷隔壁上    但是反过来说,因定深过浅,爆炸威力有很大一部分未能作用在外壳板上

定深了,内侧的防鱼雷隔壁受的冲击波弱了,但是对整个TDS外侧的毁伤更大,进水和穿破口也会加大,一旦防鱼雷隔壁出现密封失效,因水压增加,堵漏也会更加复杂

最好还是别挨

列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2 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巴掌 的帖子

你明白你在说什么吗?

哪种TDS  可以依靠硬抗来获得好的防御效果?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1-8-22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在雷击的情况下神马船都只是渣渣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少将

外务总督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2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九七式爆药就是海军用炸药,主成份就是60%TNT和40%HND(六硝基二苯胺),用于海军的鱼雷和深水炸弹。据说有一种型号是60%的TNT和24%HND加上16%的铝粉,专用于鱼雷。另外海军的一式爆药、二式爆药、第二烧夷剂、成型烧夷炸药中也都含有铝粉,主要作用大约是增强燃烧性。
無敵の巨砲 雷と吼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22 15: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飘扬 的帖子

含有铝粉的那款也是属于97式爆药?那也许是我记错了,是装鱼雷的含有铝粉。
铝粉可以提高炸药的爆热和密度,虽然它会导致单位质量炸药的气体生成量减少,但还是会提高威力,尤其是在水下爆炸的时候。
我认为装鱼雷的话,60%的TNT和24%HND加上16%的铝粉的这种炸药威力要超过60%TNT和40%HND配方那种。
飘扬能再查证一下这种炸药的威力吗?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2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xsuny 于 2011-8-22 16:01 编辑
飘扬 发表于 2011-8-21 18:48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这种可能基本不存在,我也没看到过这样的记载。这枚鱼雷并没有直接击穿主装甲,进水 ...

感慨。
--------------------
1.没有不沉的船
2.是否每次中雷,连接处应力堆积都是无法避免的。不管焊接和钮接。()











--------------------------------
635磅Torpex(相当于900-1200磅TNT)

1磅等于453.59克   

900*453.59 = 408,231TNT
1200*453.59 = 544,308 TNT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7 , Processed in 0.02357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