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周末讨论会】二战美国日本航母的这个或那个

[复制链接]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5-4-1 17:30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3-29 06:50
英国封闭机库的通风系统是独立的,和舰体其它部位的通风系统分开,油气不太可能扩散到机库 ...

機庫燒烤了幾個小時炸彈魚雷都沒爆就算沒有油氣也夠強了(望向中途島的IJN)

後來可畏在45/5/18那次機庫燒烤(機庫內海盜的.50誤擊發,點了其他飛機油箱後連續失火)也沒有對艦體造成太大影響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4-23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1942型航母是不是比较接近大西心目中的急造航母?

急造航母会不会太脆以至于一弹沉的概率大于七成?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4-23 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来海战,就算那艘英国航母没有事故,真能挡得住当时日本空中力量吗?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5-4-28 02:46 | 显示全部楼层
patrik 发表于 2015-4-23 21:24
马来海战,就算那艘英国航母没有事故,真能挡得住当时日本空中力量吗?

還是只有陸攻的話IJN要大放血了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7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问下马里亚纳海战时期的日军海航的飞行员素质究竟怎么样,现在看到有说法是马里亚纳海战日军飞行员素质不在南太平洋战争时期之下。

第二个问题:马里亚纳海战时,日军的海航在交战前摔了很多飞机,有具体数字吗?还是另一种说法并没有摔多少架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6-5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航母一级不是一般两艘吗,怎么大凤只有一艘?好想一开始就只下了一艘的单,根本没有考虑后续舰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6-6 22:0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5 09:06
二战初期,日本所谓的超精锐飞行员好像也不怎么样,尤其是俯冲轰炸机队,命中率似乎还不如米国航母的俯冲轰 ...

你指的珊瑚海美国炸瑞凤的成绩吧。15发450和7条鱼雷。摊在双鹤也得沉啊。

列兵

发表于 2017-2-3 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5 11:54
我觉得正相反啊,初期的日海航精锐还是相当牛X的。

江草的99舰爆号称在马来海战中达到了70%以上的投弹命 ...

约克城的17架里有2~3架因为故障炸弹提前掉了,3~4架末尾的飞机看到苍龙废了,改去轰炸其他舰只了,所以突击苍龙也就10架左右。并且苍龙究竟中了几弹,没有很定论的说法,一般都是至少中了3弹的说法。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2-16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3-1-5 12:07
其实像云龙这样的航母把航速提高到32节左右,单层机库,大甲板,不要水线装甲,吨位限定在1万7左右,一波 ...

美海肯定跟你耗得起,本子能不能耗得起就是个问题了,建议先拆大和武藏后拆长门陆奥【确信】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7-2-16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so9001 于 2017-2-16 15:16 编辑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0 22:03
关键是250这个重量0.8的装填系数不大实际。而外壳破裂之后炸药暴露在空气中直接轰爆的话能量效率是否会更 ...

同意你的观点。
碎甲弹机制都是通过高速使弹头装药产生形变糊在目标表面起爆,起爆后产生强烈冲击压缩,在目标内引起应力波的传播、反射和迭加,
但是那是坦克炮弹啊,航空炸弹的末端弹速能不能做到足够大的冲击力把那么多公斤的炸药紧糊在表面上我觉得是个问题。
我也不是特别了解碎甲工作机制,不过我觉得这种炸弹最有可能的效果估计也就和你在甲板上起爆了一两百公斤炸药一样,既然如此又何必搞这种东东……补充几句,如果不是装甲航母的话面对那些木质飞行甲板的航母,几百公斤的“碎甲炸弹”丢到甲板上估计能把甲板砸一坑出来,这还怎么平铺23333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6:43 , Processed in 0.01970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