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斯佩伯爵

关于银刀驸马的新书《高科技军阀》的一些装备图样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1-10-26 14:49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基于驸马金手指全开的情况,这里面的科技是整体领先于他国的! ...

嘿嘿,明白了。宗国也该牛一次了~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关于这个我还有不少,但是基本上都是仿制历史上有的一些飞机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G6“鸿雁”战略轰炸机


飞行马戏团之飞云天——G6“鸿雁”战略轰炸机


    俄国移民舍维尔斯基、卡特维利联合创建的共和航空公司,在太平洋开战前曾小批量采购了波音公司的B-17“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以此为基础,开始了自己的大型轰炸机的自主开发,目标是设计构想是作为日间高空精确轰炸机。与此同时,北洋航空传出开发大型战略轰炸机的声音。
    1938,YG6实验型大型轰炸机开始试飞,然而却长时间面对原有B-17轰炸机发动机功率不足的困扰。比B-17大上近一半的巨大飞机,显然是B-17原装的普拉特.惠特尼R-1820-51发动机不能承受的。YG6陷入长时间的原地踏步,直到北洋航空提出共同开发,划时代的涡轮活塞发动机经典——K8系列发动机的出现,YG6终于拥有了一颗强劲有力的心脏。



飞机资料:G6“鸿雁”战略轰炸机
翼 面 积:273平方米
自 重:38817kg
最大重量:62088kg
最大航速:617m/h(高度9,000m)
续航距离:9130km
上升限度:12000m
螺 旋 桨:4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460马力 24缸K8复列星型气冷24缸发动机 ×4
乘 员:10名  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侧炮手(二人),上方炮手,尾炮手
武 装:20mm机炮×4,12.7mm机枪×12  10255kg炸弹
总生产数:7859架






主要型号:
G6-1:空军战略轰炸机
G6-2:安装SY/KY-70雷达的夜间轰炸型号
G6-3:强化武装、强化装甲的海军陆战队炮艇机
G6-4:无武装远程运输机型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有参照很正常,但画的确实好看。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坦白地说,对于飞机设计我不是很满意,很多都是直接使用历史上的设计,然后做的拼接和整合,缺少原创精神!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爬杆——P2A“小天鹅”高空截击机



    一战结束之后,清楚意识到未来空军巨大战斗力的中国军队,将陆军航空队独立出来组建了独立的空军。在二三十年代为了储备飞行人员,以航空俱乐部的名义,在全国组建了2000多家的准军事飞行大队。欧洲战场的显示,轰炸机的作用越来越大,同时飞行的高度也是越来越高。针对国土防空的威胁,空军在1940年招标高空战斗机,应对越来越强大的轰炸机威胁。波音中国航空在强手如林的竞标者中,最终拿下了订单。而天才的航空设计大师王助也在这一刻崭露头角。
    原型机于1940年7月试飞,安装北洋航空K7系列水冷发动机,首先开创了先进的层流翼和自动空战襟翼相结合,高空高速的战斗机之王。安装有针对大型轰炸机的30mm航炮两门,采用弹链供弹,每门炮备弹350发,另有12.7mm航空机枪两挺,备弹600发。宽度为60cm的变距三叶螺旋桨意味着能在极短滑跑距离内完成升空,带3速2级涡轮增压器和硝基化合物、甲醇喷射加力装置的K7水冷机拥有极佳的高空性能。







飞机资料:P2A“小天鹅”高空截击机
翼 面 积:37平方米
自 重:3702kg
最大重量:6354kg
最大航速:778m/h(高度11000m)
续航距离:4060km
上升限度:14000m
螺 旋 桨:3叶定速变距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600马力 K7水冷涡轮增压24缸发动机 ×1
乘 员:1名
武 装:30mm机炮×2,12.7mm机枪×2
总生产数:6586架





主要型号:
P2A:主要生产型号
P2A-1:换装K8发动机的风冷型号(仅有试飞机,未投产)
P2A-2:海军陆战队水冷战斗机型号(未投产)
P2A-3:远程护航型号,放大设计40%,修改飞行包线,使用K7-NH45-3型(3091马力)改进型水冷发动机,航程5300km(携带大型副油箱)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小丑——P3M“披毛犀”重型战斗机


    俄国移民舍维尔斯基、卡特维利联合创建的共和航空公司,是二战之前小有名气的飞机制造公司,设计制造了S3V系列远程水上巡逻机。1940 年 9 月,欧洲战争爆发,纳粹德国的BF109和FW190统治了欧洲的天空。此时中国还没有加入到战争的行列中,但是战争的威胁使得中国空军不敢放松,开始招标开始研制一种新的战斗机。作为观察欧洲战场的经验,结合本身的实际需求,实现高速、长航程、强火力和重装甲并具备一般以上的格斗能力,能为己方突防轰炸机群提供有效的空中保护。
    原型机在1941年4月试飞,试飞结束后,根据军方不同的意见(又是高速与格斗之争)不断改进,第4架原型机试飞时在7000米高度达到了最大平飞速度740KM/H,俯冲速度达到860KM/H。为了保证生产效率,在确定飞机基本型号之后,专门对原型机进行了生产性简化设计,使得整个飞机外形粗壮丑陋。但是装备层流翼的设计和自动空战襟翼,补偿了飞机为获得高速、重装甲、重武装和长航程损失的机动性。
    从外表上看,P3M飞机机身圆胖,长度为 11 米。前机身装有一台星形 24 缸活塞式发动机,配有一副尺寸较大的四叶螺旋桨,螺旋桨的直径达到 4.5 米。飞行员的驾驶舱位于机身中部上方,尾部为倒 T 形尾翼,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采用双梁结构的中下单翼,略带上反角,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展长 14.1 米。两侧机翼前各装有 2挺口径为 20 mm的航炮,机身翼根各装有12.7mm勃朗宁机枪两挺,各自备弹 200 发以上。此外机身和翼下还没有多个外挂架,可挂炸弹和火箭等,最大外挂量为 1205 千克。
    P3M交付使用后,让飞行员感到惊喜的是驾驶舱非常宽敞,坐椅很高,前方视野很好。大功率的24缸K8引擎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和发动机注水等技术,最大功率达到了2460马力。



飞机资料:P3M“披毛犀”重型战斗机
翼 面 积:51平方米
自 重:4321kg
最大重量:9088kg
最大航速:704m/h(高度7,000m)
续航距离:3370km
上升限度:13000m
螺 旋 桨:4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460马力 24缸K8复列星型气冷24缸发动机 ×1
乘 员:1名
武 装:20mm机炮×4,12.7mm机枪×4 航空炸弹 250kg×2
总生产数:4696架



主要型号:
P3M1:原型机
1型甲(P3M2甲):初期生产型,火力为20mm机炮与12.7mm机枪各2
1型乙(P3M2乙):武装为20mm机炮×4的火力强化型
1型丙(P3M2丙):武装为30mm机炮与20mm机炮各2的火力强化型
1型丁(P3M2丁):1型乙的机身上加装20mm倾斜机炮×1的夜间截击型
2型(P3M3):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型,修改了机身的整体空气动力学设计,相对修长空气阻力变小
试验1号机:安装有过氧化氢喷射加力系统的K8A45发动机的试验机
P3M3甲:安装装有涡轮增压系统的K8A45发动机的高空战斗机
P3M3乙:翼面积加大,与2型同样安装K8A45-44发动机的高空性能提升型
P3M3丙:搭载K8A44-13(最大2810马力)发动机的高空战斗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水道场——S3V“鹈鹕”系列远程水上巡逻机


    俄国移民舍维尔斯基、卡特维利联合创建的共和航空公司,二战之前设计制造了S3V系列远程水上巡逻机。最初是作为远程水上客机,参加华航大型客机竞标。出色的中低速飞行性能、超长的飞行时间,意外的获得了海军航空队的青睐,得到了专门的海上巡逻机订单。




飞机资料:S3V“鹈鹕”系列远程水上巡逻机
翼 面 积:171平方米
自 重:18817kg
最大重量:39088kg
最大航速:531m/h(高度5,000m)
续航距离:8530km
上升限度:11000m
螺 旋 桨:4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460马力 24缸K8复列星型气冷24缸发动机 ×4
乘 员:10名
武 装:20mm机炮×4,12.7mm机枪×8 航空炸弹 500kg×6或重型航空鱼雷×4或反潜深弹×28
总生产数:5038架




主要型号:
S3V-1:海军水上巡逻机
S3V-2:安装SY/KY-46雷达的反潜巡逻机
S3V-3:强化武装、强化装甲的海军陆战队炮艇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我开始大规模更新图纸和数据,你可以从头开始看了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彩戏师——P5A“风雷”舰载重型战斗机


     俄国移民舍维尔斯基、卡特维利联合创建的共和航空公司,为空军设计的P3M“披毛犀”重型战斗机,得到了空军上下的一致好评,而海军原有的“雨燕”舰载战斗机,在面对日本海航的A7M“烈风”时并没有太大的优势。看到空军的P3M“披毛犀”重型战斗机在面对“烈风”时的不俗战绩,海军邀请共和航空设计一款P3M“披毛犀”重型战斗机的舰载型战斗机。
    原型机在1943年7月试飞,根据军方不同的意见不断改进,安装层流翼和自动空战襟翼,强化了中低空格斗能力。同时为了保证方便生产,沿袭了之前“披毛犀”的丑陋外形,最大平飞速度708KM/H,俯冲速度达到823KM/H。与粗壮的“披毛犀”相比,整体外形要纤细俊秀一些,但是一脉相承的是高速、重装甲、重武装和长航程,却又保证了不俗的机动性格斗能力。
    从外表上看,毫无疑问是二战当中尺寸最大的单发战斗机,和P3M“披毛犀”颇为相似。长度为 12.2 米,配备一台共轴反转的24缸K9桨扇发动机,螺旋桨的直径比P3M稍小达到 3.7 米。飞行员的驾驶舱位于机身中部上方,尾部为倒 T 形尾翼,起落架为后三点式。采用双梁结构的中下单翼,略带上反角,平面形状为椭圆形,展长 15.7 米略大约P3M。双翼和尾部可折叠,缩小了在航母上的占用面积。武器装备和“披毛犀”相同,两侧机翼前各装有 2挺口径为 20 mm的航炮,机身翼根各装有12.7mm勃朗宁机枪两挺,各自备弹 200 发以上。此外机身和翼下还没有多个外挂架,可挂炸弹和火箭等,最大外挂量为 1000 千克。




飞机资料:P5A“风雷”舰载重型战斗机
翼 面 积:61平方米
自 重:4001kg
最大重量:9219kg
最大航速:720m/h(高度5,000m)
续航距离:3700km
上升限度:13000m
螺 旋 桨:8叶共轴反转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870马力 K9共轴反转桨扇气冷24缸发动机 ×1
乘 员:1名
武 装:20mm机炮×4,12.7mm机枪×4 航空炸弹 250kg×2
总生产数:3907架




主要型号:
P5A:早期生产型号
P5A-2:衍生的全天候战斗型,翼尖整流片上装上了KY/APS-4雷达,后期换装KY/APS-6雷达
P5A-3:海军陆战队高空战斗机型号,安装有过氧化氢喷射加力系统的高空战斗机
P5A-4:海军陆战队夜战截击型号,加装30mm倾斜机炮×2的夜间截击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6 1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1-10-26 15:30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我开始大规模更新图纸和数据,你可以从头开始看了

哈哈,太棒啦!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6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赞一个先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但是现在似乎图片又无法上传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0-26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1-10-26 16:31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但是现在似乎图片又无法上传了

是不是论坛对每日上传的附件总量有限制?
人类社会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有生产力所决定的分工造成的不同人的经济地位决定了不同人的社会地位,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的形态,法律、道德等上层建筑只是由经济地位决定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反映。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7: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锚雷 的帖子

不清楚啊!,相册上传也失败!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霓裳舞——G11“飞天”战略轰炸机


    北洋航空作为中国最强的航空巨头,进入三十年代以来,除了P1M系列高级教练机居然少有斩获。眼看着共和航空、波音中国等等后起之秀一个个超越自己,特别是三十年代的YG6战略轰炸机计划,共和航空的G6“鸿雁”战略轰炸机更是让曾经至高无上航空霸主打得落花流水。
    痛定思痛,北洋航空集结了梁思邦、赵邵年等精干力量,将最新开发的K8改进型引擎投入使用,安装SY/KY-70雷达保证全天候轰炸能力。创造了多项记录的超长程战略轰炸机:它是历史上投入批量生产的最大型的活塞引擎飞机,也是翼展最大(70米)的军用飞机。以其10300千米的航程和30吨的最大载弹量,G11成为了第一款能够执行洲际轰炸任务的轰炸机。





飞机资料:G11“飞天”战略轰炸机
翼 面 积:473平方米
自 重:75,530kg
最大重量:186,000kg
最大航速:677m/h(高度9,000m)
续航距离:10300km
上升限度:14000m
螺 旋 桨:4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4100马力 24缸K8-R55复列星型气冷24缸发动机 ×6
乘 员:10名  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雷达工程师,上方炮手,尾炮手
武 装:20mm机炮×8,  29855kg炸弹
总生产数:1903架



主要型号:
G11-1:空军战略轰炸机
G11-2:安装SY/KY-100-KN雷达的国土防空巡逻型
G11-3:海军安装声纳浮标反潜巡逻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7:3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燕回天——G12“魔毯”战略轰炸机


    对苏俄的作战,广袤的俄国国土成为难以逾越的天然屏障,空急需一种能执行超长距离战略轰炸的巨型飞机,北洋航空将最新开发的K9涡轮桨扇发动机作为开发基础,在10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第一种万公里以上超远程战略轰战机的设计,也是当时唯一能执行不间断洲际飞行,完成战略核轰炸任务的大型轰炸机。





飞机资料:G12“魔毯”战略轰炸机
翼 面 积:473平方米
自 重:75,530kg
最大重量:186,000kg
最大航速:736km/h(高度1 1,000m)
续航距离:16000km
上升限度:14000m
螺 旋 桨:8叶共轴反转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7840马力 K9共轴反转桨扇气冷24缸发动机 ×6
乘 员:6名  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雷达工程师,上方炮手,尾炮手
武 装:20mm机炮×4,  32266kg炸弹
总生产数:1008架




主要型号:
G12-1:空军战略轰炸机
G11-2:安装EN/EF-112-kh雷达的国土防空巡逻型
G11-3:安装专用电子设备和红外侦查设备,专门的高空发动机的,高空战略侦察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飞马连环——G16“滚雷”喷气式战术轰炸机



    北洋航空在喷气式时代的第一种大型飞机,成熟的长航程,全天候轰炸能力中型轰炸机。该机于1942年开始研制,1944年第一架原型机首次试飞,1945年正式交付使用。G16远程轰炸机除装备前中国空军外,还外售兰芳共和国、埃及、伊拉克、印尼等国空军。G16远程轰炸机各型生产总数达2000架以上,1966年开始退役,目前仍有相当数量的G16远程轰炸机仍在服役,另有一些改作加油机、电子干扰机和侦察机用。
    G16远程轰炸机采用长流线型机身,后掠机翼,两台涡轮喷气发动机紧靠机身两侧,平尾和垂尾均有较大后掠角。
机翼悬臂式中单翼,双梁盒形结构。整个机翼由中央翼、左右内翼、左右外翼组成。中央翼装在机身上,与内翼在机身两侧对接。内翼可卸,平面形状呈梯形。在内翼上装发动机短舱的前、中段及主起落架。在后部的滑轨上装襟翼。外翼和内翼的构造相似。外翼翼尖可卸,后部内侧滑轨上装襟翼,外侧支架上装副翼。襟翼为后退开缝式,最大偏转角35°,沿滑轨顺气流后退。副翼有内补偿,并装有调整片。外翼前缘后掠角35°,内翼前缘后掠角45°,机翼相对厚度为12.5%。
    机身半硬壳式结构,椭圆形截面。机身由前气密座舱、前段、中段、后段和后气密座舱5个部分组成。前气密座舱包括以镁合金铸件为骨架的透明机头罩。各段对接面均为工艺分离面。前段及后段为油箱,中段为武器舱。
尾翼悬臂式全金属结构,所有翼面均后掠。平尾前缘后掠角45°,为双梁盒形结构,升降舵为单梁全金属结构。垂直安定面为双梁混合式结构,翼尖为木质,方向舵也是单梁全金属结构。
    起落架由前、主起落架及尾橇组成。前起落架有油液氮气缓冲支柱,一对机轮刚性固定于缓冲支柱活塞杆头上旋转的轮轴上。前起落架装有转弯操纵机构,并有机轮中立机构,以保证机轮在起飞离地后能顺航向向后收入前起落架舱内。每个主起落架的小车架上装有前后并列的4个机轮,有油液氮气缓冲支柱,与小车架铰接。每个主机轮都有两个囊式液压刹车装置。主起落架由液压收放作动筒向后收入机翼上的主起落架舱内。尾橇也装有油液氮气缓冲器,由电动机构向后收入机身内。机尾装有减速伞。
    G16远程轰炸机装两台Ah-3或Ah-3m涡喷发动机,前者推力为105.84千牛,后者的推力为123.19千牛,安装在紧靠机身两侧的机翼第2大梁后面的短舱内,并固定在机身上。发动机进气道一部分通过机翼两根大梁的腹板开洞穿过机翼,另一部分在机翼的下壁板之下通过。Ah-3和Ah-3m的性能基本相同,只是用Ah-3m时,飞机的起飞滑跑距离较短,爬升较快。飞机全部燃油装在27个橡皮软油箱内,分布在机身、中央翼、内翼和外翼翼盒内,除最先使用的几个油箱外,其余均为防弹油箱。机内载油量为45450升。燃油系统分主燃油系统和起动燃油系统,机上还有空中加油系统和主燃油应急放油系统。






飞机资料:G16“滚雷”喷气式战术轰炸机
翼 面 积:165.65平方米;后掠角:35度
自 重:37,040kg
最大重量:786,000kg
最大航速:1019km/h(高度9,000m)
续航距离:7600km
上升限度:14800m
发 动 机:Ah-3或Ah-3m涡喷发动机×2
乘 员:7名-11名
武 装:机上共装7门23毫米机炮,机身中段有6.5米长的弹舱,载弹量3000~9000千克,可装核弹和各种炸弹,海上作战可装鱼雷或水雷。一些改型可装每枚重2000千克的遥控炸弹,翼下可挂Kh-1至Kh-5等各种空对面导弹。
总生产数:4785架




主要型号:
G16-1:战略轰炸机的基本型。带核弹或常规自由落体炸弹,乘员7名,玻璃机头罩,机头下面有小型雷达罩。7门23毫米机炮。有些飞机用作空中加油机,进行伙伴加油时使用独特的翼尖对翼尖加油技术。
G16-2:与G16-1型相似,但装两枚由涡喷发动机推进的Kh-1至Kh-5反舰导弹,执行反舰任务。
G16-3:反舰型,机身下挂Kh-2飞航式大型空-地导弹。机头装有雷达罩,代替了G16-2型上的玻璃机头和头部机炮。不携带自由落体炸弹。改进型在翼下挂Kh-5导弹。
G16-4:电子侦察型。机头与G16-1型相似,有两个泡形天线罩,弹舱上和弹舱前各一个。在后天线罩前面的中心线上有4个小型吊舱。
G16-5:海军的电子战型。一些设备装在从武器舱内突出的船形整流罩内,周围是热交换器及排气孔,反雷达噪声干扰器工作在a~i波段之间,玻璃机头和a型一样。一些飞机在翼尖有大块的平板天线。





此设计方案本身就是在历史上著名的Tu-16做的改进设计,在尺寸和比例上有一点小区别,大的变化不大!高手看出来了不要骂,因为这就是我的设计初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谨以此纪念红色帝国的TU-95“熊”式战略轰炸机




飞行马戏团之不死天骄——G95“飞熊”洲际战略轰炸机


    北洋航空开启冷战时代的扛鼎力作,“长寿”的多功能战术平台。它的体积与滞空能力形成多种不同的功能性。以轰炸机的角度而言,G95就像是美国空军的B-52轰炸机;稍微修改便又可做不同功能用途,而不像B-52轰炸机的用途有单一化的情形,可以作为运输机、轰炸机、侦察机,甚至是军用客机。不过G95原本的用途就是作为战略上核武器投掷的平台,之后再衍生出成为其他功能与用途的载具。采用K12这种引擎不仅仅动力强大,事实上在油耗上与维修保养上也比涡轮喷气发动机简单,耐用度也提高了许多。另外虽然机体的设计在外观上看起来相当地保守,不过机体窄小构造简单,以一对含有坚固大梁的低单主翼穿越过机体,再后掠35°,然后就没其他特色了,外型简单实用至上。




翼 面 积:373平方米
自 重:91,530kg
最大重量:217,000kg
最大航速:1102km/h(高度1 1,000m)
续航距离:16000km
上升限度:16000m
螺 旋 桨:8叶共轴反转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3560马力 K12共轴反转桨扇气冷24缸发动机 ×4
乘 员:6名  机师,副机师,飞行工程师,轰炸手,领航员,无线电员,雷达工程师,上方炮手,尾炮手
武 装:20mm遥控机炮×4,  32266kg炸弹
总生产数:5149架




主要型号:
G95-1:一号原型机
G95-2:早期生产型号
G95-3:搭载可空投的RS冲压发动机实验机的实验机。
G95-4:长程战略轰炸机型,唯一未装设机鼻空中受油装置的衍生型。
G95-5:第一架装设机鼻荚舱的衍生型。
G95-6:海上侦察型,其任务是海上侦察和目标标定,装备电子信号情报侦搜装置,服役于海军航空队。
G95-7:原始设计任务为海上巡逻机,后扩充其任务型态,加入反潜作战需求,冷战期间大量服役于海军航空队。可执行反潜作战任务的机型。
G95-8:核动力飞机计划
G95-9:超高空战略侦察机,安装专用电子设备和红外侦查设备,专门的高空发动机,配备专门的雷达设备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26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飞行马戏团之无影手——G7“快刀”中型轰炸机


    中国海军与空军轰炸机部队共同开发的战术轰炸机,飞行速度大,航程远,既可以采用空投鱼雷与水平轰炸手段攻击敌人大型舰艇,也可以对敌人目标进行俯冲轰炸的岸基轰炸机,并且可以依靠自身的高速摆脱对方战斗机的截击,此外还要求很好的空中运动能力,必要时可以攻击对方的轰炸机甚至战斗机,为己方轰炸机群提供一定的远程空中掩护,降低护航需求,减轻护航战斗机的压力。
    海军提出要求以后,北洋航空就开始设计,试制这种快速轰炸机,研发编号YG7。为了满足海军的要求,该机运用了当时最新航空技术,机身为硬壳式结构,机身造型流线,机翼采用低阻力的层流翼型,为了提高运动性能还安装了空战襟翼,使之具备类似战斗机的飞行性能。
    1941年8月样机首次试飞,既达到了速度370节,航程3000海里的高性能,机内装有精密的投弹瞄准控制设备,投雷,投弹准确度很高,空中运动能力也很出色,各方面性能均令海军满意,于是海军立即下令投产。然而,海军指定的改进型K8发动机一直不够稳定。一直拖延到1943年年初,才完成了最终的定型大规模生产,不过在此之前G7已经开始小规模生产。
    实战记录表明,在海平面高度飞行时,该机的速度比大多日本、苏联战斗机都快,在空中飞行动作敏捷无论防空火炮还是战斗机都很难击中他,此外该机装甲相当强大,耐弹力与他的前辈美制B-25“米切尔”大不相同,日军战斗机使用的机枪很难打落,是少有的几种可以凭借自身性能,在无护航情况下侵入重点防护目标上空的轰炸机之一。





飞机资料:G7“快刀”中型轰炸机
翼 面 积:55.00m2
自 重:9,265kg
最大重量:17,500kg
最大航速:646km/h(高度5,900m)
续航距离:5,370km
上升限度:9,400m
螺 旋 桨:4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2460马力 24缸K8复列星型气冷24缸发动机 ×2
乘 员:3名
武 装:20mm机炮×2,12.7mm机枪×2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2 800kg
总生产数:14002架





主要型号:
G7-1:早期生产型号
G7-2:空军长航程攻击机
G7-3:海军陆基反舰攻击机
G7-4:陆航对地攻击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8:46 , Processed in 0.02433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