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Go229

上部装甲带的意义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0-5 16: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尽力缩短防护区域是条约与后条约时代战舰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厚度的水平装甲的重量很大,条约与后条约战舰的水平装甲重量往往比舷侧装甲带更重,防护带的延长会导致排水量大幅增加

相比而言一战时期的战舰水平装甲比较轻,单位长度上延长防护带所需付出的装甲重量要比条约/后条约时期来的小

排水量是战舰设计中永恒的掣肘,既然不可能无限制扩大排水量,必然需要取舍,核心区域遭到破坏的威胁,我认为大于非防护区域大量进水导致沉没的风险

我觉得可以把100mm左右的水平装甲厚度看做一个临界值,在水平装甲低于这个厚度时,扩大防护区域的边际效益比较高,当水平装甲大于这个厚度时,扩大防护区域的边际效益迅速降低

所以装甲布局从全面防御演化至集中防御是必然的过程,技术的进步可能导致单位重量装甲的防护能力提升,从而使防护区域获得扩大的可能,但最终攻击武器威力的增强,或者重量上的考量,会迫使防护面积收缩,确保核心部位的安全。无论是战舰,坦克,还是古代的盔甲和现代的防弹衣,概莫如是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5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5 14:03

這是藤本案大和
44按此做過sps的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0-5 16:58
我认为尽力缩短防护区域是条约与后条约时代战舰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大厚度的水平装甲的重量很大, ...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号的装甲也未必能保证在遭受自身相当主炮的攻击时在常见交战距离内的安全,这更加需要让一层装甲发挥多种作用。既然加大厚度的单层主装也是不能抵挡,那还不如缩小主装厚度扩大防护区域,辅以穹甲防御。有趣儿的是,从一战到二战,没有一艘主舰因为主装被击穿而沉没。弩炮行动中法国战列舰们倒是有机会被击穿主装而死,但是实际上却没有。采用装甲盒设计的战舰们的装甲盒实际上并不能保证水密,在承受远比设计值小的攻击之后就沉没了(比如武藏和威尔士亲王),反倒是普遍被认为是储备浮力不足的德式战舰发挥出了怪物般的不沉性。从1战中被围观致死的布吕歇尔到北角之战的沙恩霍斯特,概莫能外。由此观之,主防护区域越大的战舰越难沉没。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5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6inch 于 2012-10-19 22:58 编辑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18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 ...


说得不错,德舰的强大在于抗沉性,软肋在于战斗力保持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5 17:22
说得不错,德舰的强大在于抗沉性,软肋在于战斗力保持往。

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同期各国的水平也不见得有多高,唯一显得略霸气侧漏的还是我大法兰西啊,咩哈哈哈哈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0-5 17:37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18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 ...

主防护区域越大的战舰越难沉没,这的确不错

只是这个防护区域的防护能力也需要有一个最低值,否则便会像英国一战时期那些战舰一般,防护区域是不小,但厚度明显不够

至于德国船抗沉,我还是持反对派主流观点,抗沉是不错,但是火力都被敲掉了,也只是没沉而已

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一个穿着全身铠甲,却武艺稀松的骑士,上了战场没能杀敌,却被人打落了武器,抓了当作俘虏,反而还需要支付赎金将其赎回

比喻可能有点夸张,但是为杀敌不足自保有余的战舰支付高额修复费用,在我看来跟为武艺平庸的骑士付赎金差不多

另外在火力发展超过防护发展时,放弃硬防护,在隔舱和损管上下功夫也是一条出路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5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0-5 17:37
主防护区域越大的战舰越难沉没,这的确不错

只是这个防护区域的防护能力也需要有一个最低值,否则便会像 ...

德国战舰炮塔最大的问题还是那个外形设计,而非装甲厚度。把首相的炮塔防护能力提高到主教的水平,只要再添一百来吨。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5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18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 ...

德国船的抗沉性,很多是由细化隔舱造成,同吨位的德国船,舱室远比其他国家船多,进水会被限制在尽可能少的空间内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5 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5 07:33
米畜BB航速逆天,万一夹攻怎么办?

牙码头设计和服役的时候,美国没有任何一条主力舰速度超过他……
直到服役2年后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5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18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 ...

缺乏主装被击穿的案例和日德兰之后基本没有势均力敌的BB级别战列线对射有关
日德兰时候主装击不穿,是因为蛋的穿深不行,德国的威力不足,英国的引信不行;
日德兰之后就没有正儿八经的平行对射
BSM射击胡德时,由于航向角度问题,胡德12寸的主装由于射角其实被加强了,所以炮弹击穿甲板的情况更多。KGV曾经大致平行航行过,不过遗憾的是没有380炮弹命中主装,倒是有发穿透装甲的水下弹
太平洋上其实出现过主装被击穿的情况,雾岛的沉没就是水线部分多处被16寸击穿导致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0-5 17:37
主防护区域越大的战舰越难沉没,这的确不错

只是这个防护区域的防护能力也需要有一个最低值,否则便会像 ...


日德兰死亡冲刺之后德国那4战巡的火力也差不多都完了,可是却近乎炮塔全废,胜利转进,都开回去了,这说明什么呢?不是思路有问题,而是船太少了,少到连互相掩护跑路的都没有,情况恶劣至极,最后只能被围观致死。那种情况下任何已知战舰都不能做得更好。
至于非防护区域的细分舱室,其效果是值得怀疑的,吕佐夫的有防护的舰艏尚且被硬生生的打烂了,无防护舱室能做的更好么?
所以,问题的关键是在生存力强大的基础上也有相当可观的数量,即使不能灭敌人全家,也至少能在本方炮塔全废之前干死对方一些船。比如日德兰战巡对战,开场6打5,打着打着就成了5:5(不算半道上赶来的4艘女王级战列舰),再打着打着就成了4:5,这已经相当够本了,咱也不能要求太多,毕竟数量劣势在那里摆着,而此时德国人的炮塔大多还完好可用。即使到了后来贝蒂带着7艘战巡找场子,德国人还是干死了无敌,又把比分从7:5达成了6:5,这战绩已经充分说明问题了。另外,英国人的炮塔防护同样不堪,他们之所以还能开火,无非是船多炮塔多而已。丹麦海峡之战,2打2,德国人还有1艘是重巡,结果首相炮塔无伤,杀胡德伤亲王。战史已经证明,在同级别战舰对战状态下,双方数量相当,英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但是英国人有更多的船可以挥霍,所以就是这么回事儿。
保证火力的完整性是困难的,所以要避免陷入俾斯麦那样被轮奸的境地,首要的不是保证火力完好性,而是要保证机动的完好性,外加足够的数量。
当然,主装防护能力也需要下限,这取决于设计取舍。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8:14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0-5 17:51
缺乏主装被击穿的案例和日德兰之后基本没有势均力敌的BB级别战列线对射有关
日德兰时候主装击不穿,是因 ...

雾岛的说法大多是因机动力丧失而打开通海阀弃舰的,也部分有说是损管失败不能控制进水而沉没的,我相对而言更倾向于第一种说法。所以在我看来这不能算是因主装被穿而沉没的案例啊。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5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18
火炮技术的发展在当时是超越装甲材料的进步的,所以尽可能的缩短防护区域面积确实是条出路。但是即使大和 ...

武藏我想不能说成“承受了远比设计值小的攻击就沉没了”。那是19枚鱼雷17颗炸弹。沉没之前已经把注水等损管手段用到极致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0-5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7:58
日德兰死亡冲刺之后德国那4战巡的火力也差不多都完了,可是却近乎炮塔全废,胜利转进,都开回去了,这说 ...

战史已经证明,在同级别战舰对战状态下,双方数量相当,英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但是英国人有更多的船可以挥霍,所以就是这么回事儿。
---------------------------

每次有人说这话,准有人把卢福腾岛海战搬出来……虽然说服力不太够,但是足以驳倒此类泛泛而谈的“定论”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8:48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0-5 18:37
武藏我想不能说成“承受了远比设计值小的攻击就沉没了”。那是19枚鱼雷17颗炸弹。沉没之前已经把注水等损 ...

武藏的防雷设计值要远高于命中的鱼雷的装药,同理,KGV也是。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楼主| 发表于 2012-10-5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0-5 18:41
战史已经证明,在同级别战舰对战状态下,双方数量相当,英国人打不过德国人,但是英国人有更多的船可以挥 ...

您也承认其说服力不够了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5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go229 发表于 2012-10-5 18:48
武藏的防雷设计值要远高于命中的鱼雷的装药,同理,KGV也是。

以武藏的尺寸,做到500kg防雷还是可以的,KGV就太扯了,设计的防雷能力竟高达1000英镑,可实际呢?POW中了7条装药不足200kg的鱼雷就挂了。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5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4 13:57
上部装甲带当然不是鸡肋,只是到了二战不太合适罢了。

俾斯麦的主装是320,沙恩才是350.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0-5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0-5 21:53
俾斯麦的主装是320,沙恩才是350.

前面不是早说这图有问题了嘛。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5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0-4 16:35
所以“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不过,苏联在1947年研制过457MM/L55舰炮!!!!!!!!( ...

呵呵,毛子可是吧7.5W吨BB叫中型BB的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50 , Processed in 0.02346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