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69
主题0
精华0
积分151
金钱82
贡献0
阅读权限20
注册时间2012-10-30
最后登录2013-10-19
在线时间339 小时

二等兵

|
本帖最后由 yanyuhefei 于 2013-10-17 12:16 编辑
剑桥的老铁匠 发表于 2013-10-13 13:53 
问题是美国人可没说270m着速的X弹是什么初速投下的。
高脚柜炸弹那270km初速合75m/s,总动能有这一份在 ...
1.水平动能向垂直动能转化,对炸弹来讲,只能通过迎角实现。但迎角要求运动方向和弹体指向不同。对惯性非制导武器而言出现迎角意味着容易失稳,精度也急剧变差,因此需要旋转稳定和尾翼稳定将弹体的指向始终保持在其运动方向上。因此对设计成功的炸弹来说,几乎所有的水平动能都会被弹体和尾翼的阻力消耗掉。大满贯最后还引入了旋转稳定,部分水平动能还会转化为旋转动能。另外迎角较小时阻力很小,迎角很大的时候垂直方向上的力的分量很小。并且德国总不可能用直升机空投PC1600,而270km/h对固定翼飞机实在算是比较低的速度。
2.大满贯的弹形阻力系数未必小。对接近流线型的物体,摩擦阻力本来就占到了总阻力的75%以上,而压差阻力只占25%左右。在超过0.5M后还会在前部由于空气的压缩产生激增的激波阻力。另外压差阻力和尾部形状相关的只是尾部真空造成的后向压力缺失,只是压差阻力的一部分。
以高脚杯的外形来看,如果运动中附面层分离很靠后接近弹尾,则长大的尾部会显著增大摩擦阻力。如果分离点靠前,那么压力差的优势也没有了。
从具体实现看,高速运动的炮弹几乎都选择了尖头平底的构型。选择头大长尾的倒是同样同时追求高装填系数和弹体稳定的迫击炮弹。高脚杯的长尾事实上是为了满足弹体稳定加大尾翼控制力矩的杠杆长度而设计。从最终结果来看,这还不够,还需要加上偏转的尾翼产生旋转。而这代表其尾翼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同弹体前进方向都有迎角,会巨大的增加阻力。
3.你给的链接打不开,但是根据之前的结构图。弗里茨的尾部存放这舵机和燃烧发光装置,这些的重量并不小。换句话说,既然使用了PC1400的弹体,多出来的重量又是什么呢?无非是弹翼、尾翼、燃烧装置、控制系统。倒是比较重的弹翼、尾翼、燃烧装置容易脱落而不参与穿甲。
4.另外,PC1600 4000到6000米投掷只能击穿180mm左右60度的水平装甲,转成垂直也就相当于210mm,而上面表中1600磅的AP在2300米投掷就能击穿125mm的装甲,感觉德国的装甲质量还不错,并没有像OKUN说的面对大口径弹药时表现很差。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