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74
主题2
精华0
积分328
金钱250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1-3-12
最后登录2016-12-3
在线时间83 小时

一等兵

|
本帖最后由 小白狼 于 2011-3-14 18:49 编辑
1923年的中国,最需要的是一支强大的陆军。海军属于高技术军种,建设周期长,耗资巨大,对技术要求(相对于陆军而言)过于苛刻,对人员专业素质要求极高(合格的海军军官、士官培养时间和难度都远远超过陆军),且海上交战不定因素较多,稍有不慎,多年的努力毁于一旦。
与之相反,陆军属于“消耗品”,建设周期较短,耗资相对较少;在武器装备和战术思想相同或相近的前提下,只要战略上不出大错,中国陆军完全可以和日军拼消耗(当时日本干涉苏俄军费开支巨大,造成财政困难,又遇上关东大地震,可谓雪上加霜,故而开战后必定力求速胜,否则无力支撑这场战争),中国人口基数大,兵源充沛,只要有足够的物资储备,完全可以源源不断的将新组建的部队开上战场,压垮日军,迫使日本政府签订有利于中国的停战协定,将日本的势力驱逐出东北甚至朝鲜半岛。
1923年,苏俄还无力出兵干预;英法又忙于从苏俄脱身,亦无力干预;美帝国内此时孤立主义重新抬头,想必也不会直接干预。因此,中国只要在陆上取得较大优势,在海上保持守势,就能迫使日本主动求和,签订一个有利于中国的停战协定(底线是日本彻底退出东北和朝鲜北部)。尔后,携此战之余威,以承认苏俄以及经济合作为条件,迫使苏俄在外蒙(包括唐努乌梁海)和新疆问题上让步。
接下来就是埋首10—20年,致力于发展本国经济(尤其是重工业)、普及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积蓄实力,大力发展海、空军,准备在二战中光复万里河山(台澎、琉球、岭北【注1】、中亚【注2】以及朝鲜、越南、尼泊尔、锡金、不丹等旧时藩属)
【注1】包括俄远东滨海地区(含库页岛)、勘察加半岛在内的大兴安岭以北地区。
【注2】包括哈萨克斯坦南部地区和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全境,西滨里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