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19:11
450毫米垂直装甲,防御能力还不如大和、蒙大拿那样的6万吨战列舰防护设计呢,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19:19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19: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450毫米垂直装甲,防御能力还不如大和、蒙大拿那样的6万吨战列舰防护设计呢, ...
你画的弹道,还要穿透7—8米的海水+重油,光这个就能削减炮弹三分之二的动能,剩余的三分之一动能才是对550mm装甲的威力。
这还是只按照正常(半载)排水量算,战斗排水量(接近满载)更不利。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19:26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2 19: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衣阿华的副炮弹供弹,是通过提升管道先把炮弹送到位于主水平装甲之上的127mm炮座内,再放到旋转供弹器上的 ...
即使采用这样的设计,也同样需要在炮座之下的装甲盒内占据相当大的一个空间。自己去146楼看看127副炮的提弹机舱室空间,那尺寸同样比炮座的尺寸更大。
传输和提升127炮弹需要的机械装置,体积比380炮弹用的小得多。
这样布局解决了防护问题,但不能解决占用空间问题。当然,我们双方在装甲盒长度上的取舍不同,不一定就是装甲盒越短越好。但你最开始说的是“副炮座的下部结构不深入到主装甲甲板之下,不占用弹药库空间”(23楼)。
你说的是“副炮座的下部结构”,而不是“副炮座”。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19:36
本帖最后由 四联装 于 2010-11-23 19:52 编辑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19:19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画的弹道,还要穿透7—8米的海水+重油,光这个就能削减炮弹三分之二的动能,剩余的三分之一动能才是对5 ...
参照你自己的标高部分,3400+1600。总高度5米。
可以知道,这两条弹道需要穿过的水层的长度各自大约为3米和4米。只要击穿了主装甲带,爆炸后的碎片便有很大可能击穿防雷舱壁,并不需要再击穿重油和舱壁。
况且,击穿了主装之后的剩余动能,再击穿防雷舱壁也不是不可能的。燃油舱也不可能一直是满的。
另,上甲板太重,重心太高了,弄不好GM值都是负的。而且主装被击穿的话150毫米的主甲板面对的压力太大了。
上甲板减薄,主甲板增厚、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19:54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1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参照你自己的标高部分,3400+1600。总高度5米。
可以知道,这两条弹道需要穿过的水层的长度各自大约为3米 ...
从“子弹无法击穿1米水深下的气球”的实验来看,600mm火炮击穿3-5米再击穿450mm垂直装甲也是不可能的。也许800mm多拉大炮本身可以,但与多拉级别火炮对轰,已经不能追求面面俱到,只能估计中弹概率大的部位。
6.3万吨的H级穹甲外边也不过在正常水线下2米,俾斯麦在2.2米。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0:34
另,上甲板太重,重心太高了,弄不好GM值都是负的。
无稽之谈。
本舰吃水较之普通战列舰增加了5—6米,也就是3万余吨重油的重心比普通战列舰降低了3—4米,干舷高度增加却不过1米。本舰16261吨重的150-300mm第二水平装甲布置在第四甲板,较之普通战列舰低了两层甲板。区区12188吨的150mm第一水平装甲根本就抵消不了这些。毫无疑问本舰的GM高度是世界第一。适当加厚第一水平装甲和上舷装甲,也是为了降低一些GM高度,避免横摇周期太小。
而且主装被击穿的话150毫米的主甲板面对的压力太大了。
由于两层甲板之间有8.1米的间隙,抗弹效果不会低于单层300mm。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0:39
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forum/201011/23/201558zkkh0xedcrd6mcrl.jpg
最终方案
既使穹甲边缘在水下2.6米,又使穹甲倾斜达到85度,防护性能接近于水平。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1:20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0: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无稽之谈。
本舰吃水较之普通战列舰增加了5—6米,也就是3万余吨重油的重心比普通战列舰降低了3—4米, ...
计算稳心高度你算重油重心?那么请问当你的燃油快要用尽了的时候怎么保证稳性?
计算GM值拿重油重量来“配平”上甲板才是无稽之谈。
你的吃水确实比普通战列舰增加了5-6米,可是你的稳心高度也一样有所降低。
想说服别人,还是按比例估测,或者有条件的话用仿真软件仿真一下。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1:30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3 21:31 编辑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1: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计算稳心高度你算重油重心?那么请问当你的燃油快要用尽了的时候怎么保证稳性?
计算GM值拿重油重量来“ ...
计算GM高度本来就要算燃料,作战吃水永远也不可能低于半载吃水,燃料耗尽也是注水保持稳性,这是常识。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1:40
本帖最后由 四联装 于 2010-11-23 21:42 编辑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1:30 http://www.warships.com.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计算GM高度本来就要算燃料,作战吃水永远也不可能低于半载吃水,燃料耗尽也是注水保持稳性,这是常识。 ...
你有没有“标准排水量”下的状态?
你的船只有“作战状态下”才有正的稳性?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1:42
本帖最后由 四联装 于 2010-11-23 21:44 编辑
设计船舶的时候计算稳心,当然要计算空船的稳心和半载、满载各个状态的稳心。后两种情况需要考虑燃油重心。
但更要保证空载和标准排水量下船体有正的稳性,也就是不能用燃油重心来“配平”上甲板,这才是常识。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1:55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3 21:56 编辑
你的吃水确实比普通战列舰增加了5-6米,可是你的稳心高度也一样有所降低。
本舰的稳心高度相较于普通战列舰,也是被大大抬高了,因为本舰宽达56米,比普通战列舰多了20米左右。
船的稳心是船正浮时的浮力作用线与微倾后的浮力作用线的交点,船越宽交点就越高。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2:00
重心因为吃水增加,相交于普通战列舰被大大降低;稳心由于舰宽加大,相交于普通战列舰被大大抬高。根本就不用细算也知道本舰的GM高度是所有战列舰中最大的,无论是标准还是满载。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2:24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2: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重心因为吃水增加,相交于普通战列舰被大大降低;稳心由于舰宽加大,相交于普通战列舰被大大抬高。根本就不 ...
吃水增加,重心就降低?天呐。
这算信口开河不?
决定稳心高度的同样不仅仅是宽度一个参数。
俾斯麦的宽度/标准排水量吃水为4.1左右;这个的宽度/标准排水量吃水为3.89左右;俾斯麦比这个更加扁宽。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2:30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3 22:34 编辑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吃水增加,重心就降低?天呐。
这算信口开河不?
就凭你“可是你的稳心高度也一样有所降低”这个发言,说明你缺乏基础知识,我不和你讨论船舶稳性的问题。
四联装
发表于 2010-11-23 23:19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2: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就凭你“可是你的稳心高度也一样有所降低”这个发言,说明你缺乏基础知识,我不和你讨论船舶稳性的问题。 ...
呵呵,不和我讨论了?你刚刚不是“我知道......世界第一”,然后就“不解释”了吗?
用重油去“配平”上甲板的倾覆力矩,稳心只和船宽有关,吃水越深重心就必然越低......
现在又说我缺乏基础知识?
好吧,你自己玩吧。
巴掌
发表于 2010-11-23 23:34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0-11-23 23:35 编辑
回顾一下:
四联装:计算稳心高度你算重油重心?那么请问当你的燃油快要用尽了的时候怎么保证稳性?
四联装:你的稳心高度也一样有所降低。
四联装:俾斯麦的宽度/标准排水量吃水为4.1左右;这个的宽度/标准排水量吃水为3.89左右;俾斯麦比这个更加扁宽。发言牛头不对马嘴。基于这种知识水平,怎么可能看得出哪条船GM高度大哪条船GM高度小。这种人不说是捣乱,也是在浪费别人时间。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1-23 23:46
回复 风之旋律 的帖子
惊现奥匈歼星舰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1-23 23:51
架空设计要的就是创意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1-23 23:51
架空设计要的就是创意,顶一个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