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yxwd5

关于日本海军的一些问题,大家帮帮忙

[复制链接]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 1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光辉本来就是单层机库,没办法只能系,不然战斗力那个渣,大凤的系留和标准的系留差距比较大,埃塞克斯系留保守的话能有2个中队就36架,大凤的甲板面积系个30架轻轻松松,但大凤的实际起降能力就72到76架常用机,所以马里亚纳大凤就带了75架里面还包括备用机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 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star2000 发表于 2012-1-2 16:33
双层机库的忠实拥趸牛牛和霓虹都是甲板不系留的主

北大西洋的海况和日本飞机的质量与金贵程度
都决定了在平时不能把飞机系留在甲板上,两层机库就是必须的了
战时飞机就是消耗品,大家也都不太在意了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帝的做法最直接,飞机就是用来消耗的,战斗力第一位,不像日本打个仗还打不起,飞机都要省着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珍珠港的时候6条航母的机库都没塞满~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 18: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12-1-2 18:24 编辑
star2000 发表于 2012-1-2 16:07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你死抱着大凤无敌的理论不放,我也无能为力,大凤最多就是一条和翔鶴互有长短的航母, ...

裝甲甲板的效果 那票吃了神風的和被漢斯狂炸的英國CV已經展示了
一邊被神風後回去修個把月(這邊後來也搞裝甲甲板了) 一邊被神風後清理下就繼續作戰 這差距夠大了(而且後期IJN的論證方向之一是對上美帝這種變態 梅雨式的連續攻擊比少數幾次大攻擊波有突防的希望 如果以這個方向 一次放飛的最大數量就不是過大的問題)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 20:47 编辑

微言译著



③、④计划中的航空母舰整备设想

 昭和11年末,华盛顿、伦敦两裁军条约失效,从昭和12年初开始了无条约时代。与此相对应,11年6月3日进行了国防方针的第三次修订。其中,关于海军所需兵力量中的航空母舰,制定了整备一○艘舰龄二十年以内军舰的方针。舰型标准是20,000吨型。
 当时我航空母舰实力,“凤翔“、”赤城“、”加贺“、“龙骧”已完成服役,“苍龙”、“飞龙”正在建造中,共计达到六艘。不过“凤翔”是航空母舰开发初期的试验舰,而且数年后就超过舰龄,与所需兵力量对应的航空母舰就只是五艘,需要建造剩下的五艘。军令部制定了从昭和12年开始、以约十年时间整备这五艘的腹案。
 这个方案是把把今后十年必要的舰艇,分成新军备第一期计划(四年)和后期计划(六年)的二期整备方针。关于20,000吨型航空母舰建造设想,第一期计划二艘,后期计划三艘。并且在这个一○艘航空母舰体制完成时候,整备以二艘航空母舰为基干的航空战队五队,第1舰队配备一队,第2舰队配备四队,舰龄超过的“凤翔”单独配置在第3舰队,预定以这样编成舰队。即设想是在以巡洋舰为主体的第2舰队(前进部队)中打算编成航空母舰机动部队。
 上述的新军备第一期计划设想,由昭和12年度海军补充计划(俗称③计划)实现。第70届帝国议会通过了③计划预算,在昭和12年度以后六年间建造六六艘舰艇和增加四支航空队,在舰艇建造中是以新造二艘大和型战列舰及二艘新型航空母舰为中心。
 当时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整备方针,考虑在防御方面的脆弱性,想首先与美海军的航空母舰保有艘数同等,再整备其以上的实力。
 并且考虑如果③计划新造二艘航空母舰,就能充分与到第一次文森案建造舰为止的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抗。
 二艘新型航空母舰预定于昭和12年度开工,暂定舰名为第3号舰和第4号舰,以后前者被命名为“翔鹤”,后者被命名为“瑞鹤”。再者“瑞鹤”的开工比预定推迟到13年度。
 对翔鹤型的讨论从昭和9年时候开始进行,最终按军令部的要求确定如下。基准排水量23,500吨,速度是与“苍龙”同等的34•5 节,续航力比以前的日本航空母舰大,18节10,000海里,搭载机数是常用72架•备用24架(和改装后的“加贺”、“赤城”同等),舰炮是12•7厘米高射炮16门及25毫米机枪36挺,防御力是弹药库能承受20厘米炮弹和800公斤炸弹(水平轰炸)、机械室能承受12•7厘米炮弹和500公斤炸弹(俯冲轰炸),主要部的水中防御能安全对应炸药量450公斤的鱼雷爆炸。
 按这个要求进行了各种试设计,最终计划按基准排水量25,675吨(比要求增大),全长250米,输出160,000马力,速度34•2节而建造。其概要,参照[翔鹤型航空母舰]。
 最初的设计,舰桥构造物由于航空本部的要求,与改装后的“赤城”和“飞龙”同样设置在左舷,不过因为两舰的实际使用效果不好,建造中被变更设置在右舷。“翔鹤”于16年8月在横须贺兵工厂完成,“瑞鹤”于同年9月在川崎重工完成。
 因为昭和13年美国通过了第二次文森案造舰计划,日本海军被迫提前新军备后期计划以进行必要的对抗。据此转入实施的是第74届帝国议会通过的昭和14年海军军备充实计划(俗称④计划),起先说的后期计划内容一直是小型,看来要走在前头为妥当。
 相对于美国第二次文森计划建造二艘航空母舰,④计划只建造一艘航空母舰。这主要是建造费用的制约,由于想避免刺激美国促进建造航空母舰这样的事态,如果我航空母舰实力不足,考虑由其他舰船改装成航空母舰补充。
 ④计划的航空母舰与以前的舰不同,在航空母舰之间的战斗中进入已方航空母舰群前方,一方面能承受敌人的攻击,另一方面是后方航空母舰出发的已方机的中继基地,延伸攻击距离。这个缘故,是减少搭载机数、而增加飞行甲板防御炸弹的重防御舰,搭载机重点是舰战和舰爆。
 本舰暂称W102型舰型,暂定舰名为第130号舰,以后被命名为“大凤”。当初军令部要求,基准排水量27,800吨型。不过跟海军省交涉的过程中达到28,500吨型,被加进④计划。
 本舰的飞行甲板防御,首先要求能承受250公斤炸弹的俯冲轰炸,此后,变更为能防御500公斤炸弹。可以认为上述的吨数增加就为了这个。
 在预算要求时对大藏省的说明是,基准排水量28,500吨,速度35节,舰炮15•5厘米炮6门,长10厘米高射炮16门,25毫米机枪36挺,飞机常用90架•备用30架。实际比计划减少吨数、兵装、搭载机,增加速度。本舰于昭和19年在川崎重工完成。

⑤、⑥计划的航空母舰和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使用设想

 昭和十四年四月④计划开始时的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实力如下。
 完成服役=凤翔、赤城、加贺、龙骧、苍龙(五艘)。
 建造中=飞龙、翔鹤、瑞鹤(三艘)。
 预算通过=大凤(一艘)。
 其他舰艇改造=剑崎(祥凤)、高崎(瑞凤)(二艘)。
 预定航空母舰改造舰=大鲸(龙凤)(一艘)。
 预定特设航空母舰改造商船=一○艘。
 综合的话,完成服役的军舰七艘,建造中·改造中·预算通过的军舰六艘,预定战时改造舰船一一艘。

                      装载机数
主任务              预定空母    战斗机   轰炸机   攻击机    共计
机动航空部队          大凤        18       18       27       63
1.攻击敌空母       翔鹤、瑞鹤    各18     各27     各27     各72
2.攻击敌舰艇       苍龙、飞龙    各12     各27     各18     各57
                   高崎、剑崎    各9      各15      --      各24
                 (瑞凤、祥凤)
                    合计机数      96      156      117      369

决战夜战部队    大型优秀客船2艘  各12     各18     各18     各48
1.攻击敌主力     (隼鹰、飞鹰)
2.攻击敌舰艇          赤城        18       18       27       63
                      加贺        18       18       45       81
                    优秀船3艘    各9      ---      各18     各27
                    合计机数      78       72      144      294

直卫部队              龙骧        24      ---       12       36
1.主力舰部队          凤翔         8      ---        6       14
  反潜警戒及          龙凤        18      ---       12       30
  击退敌机          (大鲸)
(前进部队直卫)
2.攻击敌舰艇
                    合计机数      50      ---       30       80
(注)机动航空部队计划追加优秀客船改造航空母舰2艘,这种情况下,搭载机数少于420架。

 这样的航空母舰实力预计今后也将得到充实加强,搭载机的性能也提高了,比军令部的航空母舰使用设想、即昭和十一年的国防方针第三次修订时显著地进步。即④计划舰大凤在昭和十九年完成时的战时航空母舰运用设想,搭载机的实力计划象上面说的。
 据此,七艘中·大型航空母舰、二艘小型航空母舰、三艘改造小型航空母舰、五艘商船改造特设航空母舰,共计一七艘,分成三个任务。
 一个在与敌人航空母舰特混部队决战,以歼灭作为主任务的机动航空部队,被分配了最新·最精锐舰为基干的七艘航空母舰和369架常用飞机。
 另一个,是从属于前进部队,把攻击敌人主力舰作为主任务的决战夜战部队航空母舰群,预定配置七艘航空母舰和294架常用飞机。
 最后一个,在战列舰部队和巡洋舰部队附近,以防空·反潜警戒及对空防卫作为任务的直卫航空母舰部队,第1舰队将配备二艘小型航空母舰、44架常用飞机,第2舰队将配备一艘小型航空母舰、36架常用飞机。
 再者,对于机动航空部队,普遍认为又追加了二艘商船改造航空母舰的计划,这种情况下的飞机数不到420架。
 这样,我航空母舰实力稳步而顺利地走向增强道路。不过,美海军的航空母舰建造规模遥远远超过我方,日本海军为与此对应,重新制定了增强航空母舰计划。
 昭和十五年,美国向议会提出了第三次文森案的大规模造舰计划。这个实际上没通过,代替通过了以增强三艘航空母舰为中心的11%增强计划。日本海军从得到第三次文森方案信息时开始,与此对应筹划下期军备计划。这个下期军备计划,就是有名的⑤计划。
 ⑤计划,被称作昭和十七年度舰船建造补充第一期计划,预定昭和十七年度开始,二十五年度完成,其中包含建造三艘航空母舰。
 日、美之间在昭和十四年末左右的航空母舰实力没有多少差距,但由于美国相继发生了实施大规模造舰计划,可以预见到今后的实力将产生相当差距,不得已开始修正以前坚持的「航空母舰保有对美同数艘以上,吨数也保持一定比率以上」的方针。
 在制定⑤计划时,不拘泥于航空母舰的吨数,提出把艘数与美同数量的方针,这个缘故,为弥补正规航空母舰的不足,很早就采取了奖励民间海运界帮助建造的策略,将高速、大型优秀商船改造成特设航空母舰来补充。

 新方针一方面关注美国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一方面考虑我财政状况,兼顾其他舰种建造,以及大型优秀商船的整备状况等,决定了⑤计划的航空母舰新造数。
                                   搭载常用机数
军备计划                       舰种      舰名    侦察机  战斗机   攻击机   共计
大正8年度计划                航空母舰    凤翔      -        6       12      18
昭和2年度补助舰艇建造计划                龙骧      -       12       30      42
根据华盛顿条约改造                       赤城      6       24       36      66
                                         加贺      6       24       45      75
②计划                  苍龙    6    20    36   62
                                         飞龙    6    20    36   62
昭和8年度计划中为战时航空    潜水母舰    龙凤      -        9       18      27
母舰改造目的而建造           改造空母  (大鲸)
③计划                       航空母舰   翔鹤    8    24    48   80
                                         瑞鹤    8    24    48   80
②计划中为战时航空母舰改   高速加油舰   瑞凤      -        9       18      27
造目的而建造                 改造空母  (高崎)
                                         祥凤      -        9       18      27
                                       (剑崎)
④计划                       航空母舰    大凤      8       26       18      52
⑤计划                      重航空母舰  第一舰    12       30       21      63
                                        第二舰    12       30       21      63
②计划中以战时用搭载舰改    水上机母舰   千岁      -        9       21      30
造目的作为水上机母舰建造     改造空母   千代田     -        9       21      30
⑤计划中作为战时航空母舰                 瑞穗      -        9       21      30
改装
昭和13年船舶建造助成策       商船改造    隼鹰      -       15       36      51
预定战时航空母舰而建造       改造空母 (橿原丸)
                                         飞鹰      -       15       36      51
                                      (出云丸)
昭和12年船舶建造助成策                   大鹰      -       15       36      51
预定战时航空母舰而建造                (春日丸)
                                         云鹰      -       15       36      51
                                      (八幡丸)
                                         冲鹰      -       15       36      51
                                      (新田丸)
                                         海鹰      -       15       36      51
                                     (阿根廷丸)
                                         合计     72      384      684    1140

 ⑤计划的航空母舰搭载常用机数——与制定⑤计划的新造航空母舰及改造航空母舰的搭载常用机数同时,考虑全力增加⑤计划以前的航空母舰常用搭载机数。
 此外,各舰同时搭载常用机数的3分之1作为正当的备用机。在这个中间,⑤计划新造二艘航空母舰,再有水上机母舰千岁、千代田、瑞穗三舰也在战时被改造成航空母舰。另一方面,商船浅间丸因为低速,取消航空母舰改造。

  当初军令部新造航空母舰计划全部为改大凤型,昭和十六年五月与海军省就⑤计划协议,要求建造30,100吨型的新型航空母舰三艘。当时是作为进入我航空母舰群前方成为攻击队的前进中转基地航空母舰,只通过了一艘大凤的预算,由于不能获得兵术效果,更要建造三艘同样任务的重防御航空母舰,在与美航空母舰群的航空决战中,想要增大超远距离战术的打击力。
 对军令部这个要求,海军省受费用、资材、工程量等制约,回答是把改大凤型三艘中的一艘作为17,100吨型的改飞龙型。可是,由于重防御航空母舰的必要性,结果,最终统一了协议,建造改大凤型二艘,改飞龙型一艘。
  ⑤计划中的暂称舰名,预定改飞龙型(17,100吨型)为第八○○号舰,改大凤型(30,100吨型)为第八○一号舰、第八○二号舰。在⑤计划之后由军令部与海军省商议。但由于国际形势恶化,太平洋战争爆发等正式决定停止,中途岛海战败北后计划变更(变更为改⑤计划),终于这些新型航空母舰只以设想就结束了。
 ⑤计划的新型航空母舰,暂称舰型名是改大凤型V2、改飞龙型V3,V2是30,100吨型,V3是17,100吨型,实际更是作为大型的有力舰计划推进。
 即,V2计划作为基准排水量45,000吨型(也有资料50,000吨型)的巨舰,但在基本设计完成之前计划中止。根据军令部方面资料,⑤计划中改大凤型的预定搭载机数,舰战常用30架·备用10架、舰攻兼舰爆常用21架·备用7架、舰侦常用12架·备用4架,共计常用63架·备用21架,从大凤和⑤计划的第五○二一号舰型(改大凤型)的搭载机数互相考虑,普遍认为这个是45,000吨型的预定搭载机数。
 V3也是,完全作为新型舰计划,但它的概要数据,全然不清楚。
 日本海军在制定⑤计划中,昭和十五年七月,美国通过了两洋舰队计划(斯塔克方案)的大造舰计划,其中包含建造八艘航空母舰的计划。在⑤计划还未确定阶段,日本海军是不得不制定为了与两洋舰队计划对抗,计划下期军备了。
 这个被称作⑥计划中,考虑建造三艘重防御航空母舰。如果与美海军建造的八艘相比,艘数仍然缺少五艘,考虑由优秀商船改造的特设航空母舰等的整备来对抗吧。
 这个重防御航空母舰的概要不清楚,不过,从时间来看,可以认为是与⑤计划的V2同型。
 ⑥计划,因为在作为具体的实行计划方案大致完成之前,太平洋战争开战,在初期的讨论阶段就完全消失了。
 考虑当时的日本国力,纵使太平洋战争不爆发,⑤、⑥计划是不是能像预定那样完成是有非常可疑的。如果像计划那样于昭和二十五年度末完成两计划,军令部传达的航空母舰使用方法意图如下。
第1航空舰队(机动部队=主任务歼灭敌人航空母舰)
  1航战=新型重防御航空母舰二艘。
  2航战=新型重防御航空母舰二艘。
  3航战=新型重防御航空母舰一艘、大凤。
第2航空舰队(夜战部队=主任务歼灭敌人主力舰)
  4航战=翔鹤、瑞鹤
  5航战=苍龙、飞龙
  6航战=龙骧、商船改造型二艘(飞鹰、隼鹰)
  7航战=商船改造型三艘(大鹰、云鹰、冲鹰)
第1舰队直卫(主任务上空·反潜警戒、击退敌机)
  8航战=瑞凤、祥凤
第2舰队直卫(主任务上空·反潜警戒、击退敌机)
  商船改造航空母舰一艘
联合舰队附属
  9航战=商船改造航空母舰二艘
这个是昭和十六年初左右考虑,昭和二十六年度使用的设想,是与开头介绍的昭和十四年时的航空母舰使用方法和基本设想相同。但在航空母舰之间的决战中主力第1航空舰队应该由于⑤、⑥计划的实施而改善内容,全部是飞行甲板上能防炸弹的重防御航空母舰。
 当时⑤、⑥计划的航空母舰,应该考虑全部是V2型,一艘的数量并不适当,或当时的⑥计划就是建造二艘,无人知晓。
 同时,昭和二十六年度。舰龄超过二十年的凤翔、赤城、加贺三艘,已经从第一线使用任务中消失。

第1航空舰队的创设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美海军进行壮丽战斗的机动部队,实现了昭和十五年四月小泽治三郎中将任第1航空战队司令官时呈报的意见。关于这个意见呈报,小泽中将作了如下阐述。
  「在第1航空战队司令官时代,屡次演习中统一指挥第1联合航空队并不顺利,特别是通讯不顺利,再有各种战术行动协同不顺利,对此进行了研究。
 考虑将来的对美作战,有必要考虑将全部母舰编成一支舰队,集中使用航空兵力和统一训练,向发挥其攻防威力的效率而迈进,十五年四月初书写了意见,提交给联合舰队及第2舰队司令长官了。
 然而联合舰队、第2舰队司令长官同时相反,特别是第2舰队长官古贺峰一中将处在前头很强烈地表明了反对。
 反对的重点,航空战队由于只是编制上分属各舰队,作战上并没有感到为难。从舰队决战依然考虑以主力舰为核心提出了规劝。自己运用了些权术,将这个意见直接送到中央各部,请求一段时间内合作。
 此后中央进行了各种议论,末了,十六年四月总算看见了航空舰队的实现,不过,不像大战末期的第1机动舰队一样,给母舰群的仅仅是警戒驱逐舰。据此就能察觉当时有关航空战的普通评价」
  根据这个意见,航空母舰群的建制统一指挥,十六年四月十日,第1航空舰队的新组成实现了。可是,这支舰队只是由第1、第2航空战队加上新组成的第3航空战队、6艘航空母舰警戒驱逐舰编成,不含巡洋舰等,很难说是完整的战略单位。
 如此完成的航空舰队的运用上,产生了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应该集中多数航空母舰还是应该分散问题。如果预先集中防御力坚固的母舰,一旦被敌人发现了的时候,全母舰将一网打尽,成为敌人航空攻击的牺牲品,对此有很大畏惧。
 为了避免这个结果,不得不在大范围内分散配置母舰,然而攻击高空警戒严格的敌人,分散配置的各艘母舰以比较小的兵力进行零星的攻击,白白变成敌人战斗机的香饵,难以期望攻击的实际效果。不集中使用全母舰的攻击机,就不能取得大的攻击效果。
 可是,从大区域分散的数艘母舰上出发的几支空中攻击队的空中集合,问题是技术上有相当困难。要使空中集合轻易,就需要母舰集中配置。如果集中了母舰,对敌人空中攻击的防御,由各母舰的防御战斗机集中使用和在母舰四周的巡洋舰及其他水上兵力的防御炮火集中进行。结论是,这个方法在对空防御上比散配置的情况更加有利。
  昭和十六年四月十日,编成了第1航空舰队,航空母舰兵力作为一个整体的建制部队诞生了,以后,到开战的八个月里,就发挥攻防双方两方面集中母舰搭载机的作战能力,进行了认真而拼命的训练和研究。
 太平洋战争开头,攻击珍珠港的机动部队,第1航空舰队的大部、2艘战列舰、2艘甲巡、2队水雷战队、3艘潜水艇和8艘加油舰。参加的舰艇按下面的理由被选中。
 比睿、雾岛普遍认为有能大致与航空母舰共同行动的速度和续航力,有反击敌人水上部队对抗的炮力量,更一步是在航空母舰损伤的情况下也能拖航母舰。从从安排三川军一中将为机动部队副指挥官得到暗示,三川司令官直率的第1小队也被选中夏威夷作战。
 利根、筑摩(第8战队)是巡洋舰中续航力最大的,各舰可搭载各5架水上侦察机,侦察力在巡洋舰中也是最大,而且还考虑了是装载20厘米的重巡这点。
 8艘阳炎型驱逐舰和夕云在续航力这点上被选定了。阿武隈续航力小,不过作为水雷战队旗舰被加上了。加油舰配备了8艘大型、优速、最先进的一万吨级油船。
 3艘潜水艇是在不可能实施海上补给的情况下,因续航力的关系途中不得不分离阿武隈、驱逐舰,此情况让不担心续航力的潜水艇代替阿武隈、驱逐舰,作机动部队的警戒,兼在空袭时进入敌方,阻止出击的敌反击部队,收容已方迫降机的飞行员。
 这样临时组成的机动部队在夏威夷作战上成功了,所以中央也出现了部分意见,应该编成以航空舰队为核心、配置战列舰战队、巡洋舰战队等建制的机动部队。不过,由于对大舰巨炮主义的传统思想的战列舰的眷恋是根深蒂固的,一直贯彻到中途岛海战战败的军队部署中的机动部队。

日本海军的商船改造航空母舰计划(Ⅰ)
大鹰型、隼鹰型的改造

 将建造中的商船改造成配备全通飞行甲板的航空母舰(英航空母舰百眼巨人)一事很清楚的说明,战时可以将大型商船改造、整备成具有相应能力的航空母舰。
 因此,日本海军也从建造最早的航空母舰凤翔时开始,希望有事时改造商船作为特设航空母舰的具体化计划。但是,考虑航空母舰改造必需的商船,是15,000总吨以上、速度15节以上(尽量20节以上)的高速大型客货船,对此,当时的日本没有适合船龄的新船舶。
 海军在海运界试探各种适合航空母舰改造的商船建造整备。昭和初期日本邮船计划的圣弗兰西斯科航线的三艘新型客船,实现了航空母舰改造商船的整备。
 这就是约17,000总吨、柴油机推进、大于20节的浅间丸、龙田丸及秩父丸(以后镰仓丸),这三艘于昭和四~五年完成。在建造时,海军给予了很多补助金。当初还考虑了30,000总吨的大型船方案,但经济上并不合适,结果定为上述要目。
 作为新造当时就计划的特设航空母舰,是具有一层飞机库的平甲板型航空母舰,二座升降机,四座12厘米单装高射炮等,搭载机是舰战9架·舰攻18架。特设舰船每年度都按那时的实情修正计划,昭和十四年度出师准备计划的浅间丸级的特设航空母舰改造时的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16,800吨
  垂线间长=170·69米
  主机=柴油机二座(二轴)
  输出=16,000马力
  速度=20节
  备炮=12·7厘米联装高射炮四座
       25毫米联装机枪一二座
  搭载机=舰战18架,舰攻12架,其他备用8架
  此后,在伦敦裁军条约下,为补充航空母舰的对美劣势,建造战时特设航空母舰改造用预定商船的要求很强烈。但由于飞机性能显著提高,航空母舰预定商船也变得需要更高速、大型,单从经济性上看,怎么也不能实现。
 昭和十二年四月,为确保、充实、开发海外航线和以战时特设舰船整备为目的,订立了优秀船舶建造助成策。根据这个助成制度,日本邮船的欧洲航线客货船新田丸、八幡丸及春日丸三艘和大阪商船的南美东岸航线客船(移民船)阿根廷丸、巴西丸二艘,作为航空母舰改造预定船建造。
 新田丸级是为了预备在东京召开的奥林匹克运动会,计划与德国客船沙恩霍斯特级抗衡,约17,000总吨,主机气轮机二座(二轴),输出25,000马力,速度21节。
 海军要求速度为22节,但普遍认为从客船的航行经济性和助成金的限度,定为上述要目。
 新田丸和八幡丸于昭和十三年开工,十五年完成。
 春日丸于昭和十五年开工,下水后在舣装中被海军征用。
 阿根廷丸级,比新田丸级稍小,约13,000总吨,主机柴油机机关二座(二轴),输出16,000马力,速度21节。
 作为客船20节就充足了,但航空母舰化要求21节,设置升降机还需要准备大的船舱口长度等,设计很辛苦。二艘同时于昭和十三年开工,十四年完成。
 把以上诸船改造成航空母舰,是舰队决战时在正规航空母舰后方作为第二线军舰使用,比起美、英的护卫航空母舰是非常棒的军舰。
 昭和十三年,作为北美圣弗兰西斯科航线的大型豪华客船的建造对象,订立了大型优秀船建造助成策。据此,在海军的全面帮助下,日本邮船开始建造橿原丸和出云丸。海军要求,26,000总吨以上,全长210米以上,最大输出60,000马力,速度26节,客船的速度是24节(48,000马力),可以在三个月以内改造成航空母舰等。
 但因为建造费的补助金比例限度等,速度降低,总吨数27,700吨,主机气轮机二座(二轴),输出45,000马力,速度24节(最大56,630马力,25·5节),计划航空母舰化时没有能参照苍龙能力的中型军舰。二艘同时于昭和十四年开工,船台建造中被海军征用。
 除此以外,昭和八~十四年时候,对24节的优秀船,还试着讨论了整备速度24节、14,000总吨的欧洲航线船(三艘),大连航线船,北鲜航路船,关釜联运船等航空母舰预定船的方案,但普遍认为全都不经济,没具体化。
 以上一○艘航空母舰预定船,此后变成怎样?首先决定是在昭和十二年八月二十三日,由于日华事变而战备促进,准备三艘浅间丸级成为特设航空母舰改装有关的必要兵器、其他工程所需物件,安排升降机电梯(六座)、升降机用电动机、其他材料、现图等。
 同年十月二十五日,军令部商议,要求有关日华事变的第二次战备促进,完成三艘浅间丸级的征用,计划特设航空母舰舣装的同时,进行需要长期间整备的兵器等的准备,并转入实施。可是浅间丸级的航空母舰化没有进行。
 由于进入无条约时代,美国相继发生的造舰计划到昭和十五年时为止,新建造航空母舰达到九艘,我方新造的航空母舰不过是三艘,为此制定了维持对美同艘数将建造中的优秀商船航空母舰化的方针。为了与第三次文森案对应,昭和十五年九月决定将建造中的商船春日丸、出云丸、橿原丸收买征用,改造成特设航空母舰。这全都是日本邮船的船。
 春日丸预定于昭和十六年六月在三菱长崎造船所竣工,作为客货船推进舣装。在特设航空母舰改造时,因为保持机密,暂称舰名为第一○○三号舰。作为特设航空母舰工程,一般认为从昭和十五年十一月开始,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实施了大部分船壳工程和约三成舣装工程。
 昭和十六年五月一日,改造工程后以追加形式正式被海军征用,定为特设航空母舰春日丸。
 并且在征用的同日,向佐世保兵工厂返航,在该处进行剩余工程,同年九月五日完成,成为日本海军最早的特设航空母舰。
 在改造时,是有一层飞机库的平甲板型航空母舰,基准排水量17,830吨,公试排水量20,000吨,主机、输出、速度与商船时代同样,搭载机舰战常用9架·备用2架、舰攻常用14架·备用2架,共计常用23架·备用4架。
 决定征用时定下的方针是,任务完成后能(商船)恢复,但由于特设航空母舰改造规模很大,返还到原来商船的状态是相当困难。
 本舰,在战争时期的昭和十七年八月一日被海军收买,编入航空母舰籍,舰名改为大鹰。
 出云丸正在川崎重工业建造中,预定昭和十六年三月下水,十七年五月竣工,但十五年对建造所发出了航空母舰改造命令,开始了航空母舰化工程。暂称舰名第一 ○○一号舰。十六年二月十日海军正式从日本邮船收买,同年六月二十四日下水,十七年七月三十一日竣工。完成的同时编入正规航空母舰籍,舰名改为飞鹰。
 当初计划是作为平甲板型航空母舰,意义上是对④计划建造的航空母舰大凤的事前实验,设置了右舷与烟囱一体化的大型舰桥构造物,作为我商船改造航空母舰中新奇的岛型航空母舰完成。
 因为前身是大型客船,成为航空母舰也是有力军舰,基准排水量24,140吨,公试排水量27,000吨,备有主机气轮机二座(二轴),输出56,250马力,速度22·5节,二层飞机库,搭载机数舰战常用12架·备用3架、舰攻常用18架、舰爆常用18架·备用2架,共计常用48架·备用5架。即速度很低,防御力极为轻。成为飞机搭载能力稍低于苍龙、飞龙程度的中型航空母舰。
 姊妹舰橿原丸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中,预定昭和十六年四月下水,十七年一月竣工,航空母舰变更命令、海军收购等与出云丸同样的过程,开始了其航空母舰工程。暂称舰名是第一○○二号舰。作为航空母舰的内容与飞鹰同样,昭和十六年六月二十五日下水,十七年五月三日完成,成为特设航空母舰隼鹰,同月十四日编入正规航空母舰籍。
 再者,飞鹰和隼鹰在航空母舰化时没有考虑完事后返还到商船,关于将来的处理另外研究决定。
 由于日本政府决定强硬的南进政策是在昭和十六年七月,海军制定⑤计划,实施还要滞后,为了与美国加强航空母舰相对应,必须急速整备航空母舰实力的十分紧迫,作为其中一环的整备特设航空母舰方针,首先决定新田丸改造,同年九月十二日被征用。
 九月一日,决定姊妹船八幡丸的特设航空母舰改造,十一月二十一日征用。这二艘和上述的春日丸(大鹰)全都被改造成同型特设航空母舰。
 新田丸,因为征用后还有运送日美谈判使节的任务,不能立既开始特设航空母舰改造,实际在吴兵工厂开始改装是在昭和十七年六月(以后作为航空母舰冲鹰完成)。
 八番丸从昭和十七年一月在吴兵工厂开始改造,同年五月三十一日作为特设航空母舰完成,此后,八月一日从日本邮船收买,同月三十一日编入航空母舰籍,被命名为云鹰。
 阿根廷丸级的特设航空母舰改造,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没有发动。
 因此,关于其动向与前述的新田丸一起另外介绍。
 同时,我国最早的航空母舰预定船的三艘浅间丸级,因为是低速的理由不进行改造。为此,由于日华事变的战备促进,预先准备的升降机等的装备品,被春日丸、新田丸、八幡丸改装时使用。

○(急)计划和云龙/伊吹的建造

 昭和十六年七月,日本海军正在制定昭和十七年度军备充实计划(俗称⑤计划)中,日本政府决定了意味强行南进政策的「伴随形势推移的帝国国策纲要」。随之海军于同年八月十五日发动出师准备计划第二步,推迟⑤计划的制定、实施,急速进行战备,十一月决定实施昭和十六年度战时建造计划(俗称○急计划)。
 ○急计划是昭和十六~十八年度的二年计划,急速建造补充在战时消耗等必要的舰艇,昭和十六年十一月六日军令部总长与被海军大臣商议了实施要求,照此,海军省进行预算要求,分二次在第七九届及第八一届帝国议会上通过。
 这个计划中,包含建造一艘基准排水量17,150吨型中型航空母舰。一般认为⑤计划预定建造的中型航空母舰(新型舰)是先行进行的。但是,在制定○急计划时,为了进行短期急速建造,不是⑤计划一样的新型舰,而是利用航空母舰飞龙的线图,采用建造修改了缺陷的飞龙改型舰(基本计划番号G-16)的方针。
 飞龙是防御薄弱、与排水量比较搭载机多、适合急速建造的航空母舰。这是○急计划选择中型航空母舰类型船的理由。
 对飞龙型的修改有以下几点。
 (1)飞龙在飞行甲板左舷中央部设置舰桥构造物,但因实用效果不好,○急计划舰设置在右舷烟囱前方的飞行甲板上。
 (2)飞龙在前部、中部、后部三处设置升降机,○急计划舰为了简化工程,承受运用上的不便,只在前后二处设置。但与飞机的发展相适应,装载尺寸适合新型机那样的大升降机。
 (3)比飞龙改良了航空装备。
 (4)加强对空兵装,比飞龙增加25毫机枪。
 (5)飞龙的舵采用一枚半平衡舵,因为这个在低速时旋转圈太大,○急计划舰改变为二枚平衡舵(与航空母舰苍龙同样的方式)。
 根据以上各项修改,○急计划舰的公试状态排水量比飞龙增大235吨为20,400吨,速度减少约0·5节为34节。
 ○急计划中的中型航空母舰,暂称舰名第三○二号舰,以后被命名云龙。本舰因为太平洋战争开战,建造所的工程繁忙,造舰工序比当初的计划延迟,昭和十七年八月一日在横须贺兵工厂开工,二年后的十九年八月六日完成。
 象另稿解说的一样,日本海军在中途岛海战丧失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后的昭和十七年六月,筹划了急速大量增强以航空母舰作为中心的改⑤计划,并转入实施。被选中的主体,就是基于前面理由的云龙型。
 再有,○急计划中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舰,最初是作为重巡洋舰开工,在下水后变更为航空母舰而推进工程的伊吹。
 象已经解说的一样(战争时期的日本巡洋舰Ⅱ「⑤、○急计划的重巡建造计划」),○急计划是建造二艘基准排水量12200吨的改铃谷型重巡。这二舰暂称舰名为第三○○号舰及第三○一号舰,前者于昭和十七年四月在吴兵工厂,后者于同年六月在三菱长崎各自开工。可是,为了实施中途岛海战败北后的紧急增强航空母舰计划,第三○一号舰开工之后就中止了建造。
 另一方面,已经在船台上进行工程的第三○○号舰,为了在吴兵工厂建造航空母舰需要让出船台,促进了下水必要的工程。据此,本舰于昭和十八年五月二十一日下水,被命名为为伊吹,以后在吴港外系留。
 关于伊吹的利用方法,研究了种种方案,当然,也研究了航空母舰化的方案,但考虑本舰的舰型当时不可能是高性能舰载机的发着舰。并且还研究了暂时作为速度 28节的舰队加油舰完成的计划,但根据非效率这样的理由,也没有实现。然而,此后的讨论预见有起飞舰的可能,昭和十八年十月决定作为航空母舰完成。为此,二个月前的八月,军令部要求把伊吹作为航空母舰的事项如下。
 装备简易化,基准排水量12,000吨,速度29节以上,续航力18节约8,000海里,搭载机舰战15架·舰攻15架,兵装25毫米三联装二○座,对空对水上用电波探仪各一座以上,水中听音机一座。
 对这个要求,舰政本部汇总的设计是,基准排水量12,500吨,公试排水量14,800吨的小型航空母舰,飞机库一层,高性能机能发着舰的飞行甲板长 205米,宽23米。速度29节,续航力18节8,000海里,飞机搭载数是舰战15架·舰攻12架,作为日本的小型航空母舰新奇地在飞行甲板右舷前方设置小型舰桥构造物,内容大致能满足军令部的要求。
 伊吹,昭和十八年十一月被拖曳到佐世保兵工厂,在该处开始了航空母舰的工程。可是,由于战局恶化,昭和二十年三月十四日,在工序80%的状态中命令工程中止,伊吹的建造在这里宣告结束,从战后的昭和二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开始,在佐世保船舶着手拆卸,二十二年八月一日完成。
 关于○急计划建造的航空母舰云龙和伊吹的详细,预定下次解说。

改⑤计划中的增强航空母舰设想
 由于昭和十七年六月中途岛海战失利,失去了四艘主力航空母舰四艘,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作战能力下降到减半以下的状态,迅速重建增强航空母舰实力成了燃眉之急。
 可是,昭和十七、十八年度没有服役的新建航空母舰,④计划中预定于十九年度完成建造中的大凤是手上唯一的新建舰,○急计划建造的云龙还没有开工,包含建造大型航空母舰的⑤计划是没着手具体目标的悲惨状态。即暴露出按④计划的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整备方针,要进行对美战争过分弱小。
 中途岛海战后的六月二十、二十一日,在联合舰队旗舰大和上,召开了由草鹿第1航空舰队参谋长主持的航空母舰改良研究会。在这个研究会上,虽然被确认了航空母舰的脆弱性,但是如果实施这个彻底的对策,就不能紧急增加航空母舰实力,暂时全力发明•实施为消除航空母舰受害时的引爆危险对策,重视补充航空母舰实力和增强,急速进行大量建造。
 六月下旬,军令部和海军省的有关人员,采纳了上述的航空母舰改良研究会的结论,汇总了急速大量建造航空母舰的计划。这个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经过五昼夜孜孜不倦的工作被制定出了,十七年六月二十日得到海军大臣的批准后进行了实行。这个计划的要点如下。
 (1)在十七年度内,尽可能快地完成预定改装完成的飞鹰(出云丸)、大鲸(后龙凤)、新田丸(后冲鹰)等三艘。
 (2)十八年度,决定将阿根廷丸、沙恩霍斯特(德商船)、千岁、千代田、巴西丸等五艘改装成航空母舰,全力促进工程。
 (3)中止④计划的战列舰第一一○号舰(后信浓),工程、决定改装成航空母舰大致以十九年十二月末为目标完成,尽可能促进工程。
 (4)作为新建航空母舰,包含○急计划的第一三○号舰(大凤),建造大凤及大凤改型六艘,共计二○艘。这其中全力促进建造中的军舰工程,不只是着手建造或准备建造,而是迅速着手全力促进工程。
 (5)有关航空母舰的装备,在不推迟完成时间的范围内,根据战训进行实施的改善事项,研究尽可能装备简单化。
 (6)有关飞机搬运舰,建造简易商船改造航空母舰及改装三艘浅间丸级(换装驱逐舰主机关,增加速度),另外研究。
 以上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得了海军大臣的裁决,十七年六月三十日,军令部总长与海军大臣就昭和十七年度战时有关航空兵力增势及舰船建造补充一事进行了商议。
 措施制定后,还没到实施阶段。由于要从根本上修正⑤计划,舰船建造补充计划的航空母舰增势,包含在上述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中。另外这次商议,还要求修正实施既定军战备计划。
 军令部要求这个航空兵力增势计划的完成时期为二十一年度末,舰船建造补充为二十二年度末。海军省因按要求那样实行困难,对完成时期各自往下推延一年进行实施。这个改⑤计划在第八一届帝国议会上通过。
 改⑤计划中舰船新建计划部分,就是所说的昭和十七年度战时舰船建造补充计划,按照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包含云龙型一三艘,大凤改型五艘,共计新建一八艘航空母舰。
 即⑤计划是30,100吨型二艘,17,100吨型一艘,共计三艘新建航空母舰。改⑤计划大幅度增加,大凤改型五艘,云龙型一三艘,共计一八艘,一下子被大量建造。
 决定改⑤计划中的新建航空母舰、根据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建造或改装的各舰的计划经纬如下。
 <新建计划>
  大量建造航空母舰核心舰, ⑤计划建造的云龙被选为类型船,⑤建造同型舰一三艘,这些预定于十九~二十二年度完成。象另稿解说的一样,云龙型除了轻度的防御力以外,与排水量比较搭载机数多,是适合大量建造的航空母舰。
 同时,能同时发舰飞机数,相对于大型航空母舰的三六架是二七架,有大型舰的75%攻击能力。这之外还要加上,考虑建造天数、资材使用量、所用工时等,而且从重视航空母舰本质上的脆弱性考虑,倒是建造多艘云龙型有利。根据这样的理由,决定大量建造云龙型。
 计划制定当初考虑建造一五艘,暂称舰名被给予了第五○○一号舰~第五○一五号舰,但因为在横须贺兵工厂建造中的第一一○号舰(信浓)正作为航空母舰完成,预定在该处建造的第五○○二、五○○五号舰便中止了建造,最终成为建造一三艘。
 决定建造的一三艘,根据当时的记录记载,第五○○一、五○○三、五○○四、五○○六号舰是飞龙型,第五○○七~五○一五号舰改飞龙型,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表现为云龙型及云龙改型较妥当吧。
 但改型方面不太清楚,装载机数云龙型是常用57架·备用8架,常用52架·备用2架(机种不同)。再有,电源从直流被改成交流,实施的发电机容量增大,对空兵装加强,轻质油防御等不同。

『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预定建造、改造航空母舰』一览表
区分   舰型      暂称舰名    建造所    预定工程(年·月)    纪事
                                         开工      完成
新建  云龙型     5001号舰      吴       17·10    19·12     天城
                 5003号舰      吴       18· 2    20· 3     葛城
                 5004号舰      吴※     18· 1    20· 6     笠置(未完成)
                 5006号舰      吴       18· 3    20· 9     阿苏(未完成)
      云龙改型   5007号舰     川       18· 7    20·10     生驹(未完成)
                 5008号舰      长       18·11    20·12     鞍马(建造中止)
                 5009号舰      横       18· 7    21· 3           建造中止
                 5010号舰      长       19· 4    21· 6            〃
                 5011号舰      横       19· 6    21· 9            〃
                 5012号舰      吴       19· 6    21· 9              〃
                 5013号舰      横       19· 6    22· 3              〃
                 5014号舰      横       19·10    22· 9              〃
                 5015号舰      横       21· 1    23· 3              〃
      大凤改型   5021号舰     吴       19· 2    22· 1           建造中止
                 5022号舰      川       19· 8    22· 7              〃
         5023号舰      长       20· 4    23· 3              〃
                 5024号舰      横       20·11    23· 8              〃
                 5025号舰      吴       20·11    23· 9              〃
改造             130号舰     横       (完毕)    19·12     信浓(未成战列舰航空母舰化)
                   千岁        佐       17·11    18· 8     水上机母舰改造
                  千代田    横       18· 1    18·12           〃
                 阿根廷丸      长       17·10    18· 7     海鹰      (商船改造)
                  巴西丸       长       18· 6    19· 3     开工前沉没     〃
                  新田丸       吴       17· 6    17·11     冲鹰           〃
                沙恩霍斯特     吴       17·10    18· 7     神鹰           〃

横:横须贺兵工厂,吴:吴兵工厂,佐:佐世保兵工厂,长:三菱长崎造船所,川:川崎重工(神户川崎造船所)
※符号只是船体工程(装备佐世保兵工厂)

  这一三艘中实际开工的,只是天城(第五○○一号舰)、葛城(第五○○三号舰)、笠置(第五○○四号舰)、阿苏(第五○○六号舰)、生驹(第五○○七号舰)等五艘,这其中只有天城和葛城完成,其他三艘是以未成舰迎来了战争结束。还有,鞍马(第五○○八号舰)以后八艘,以未开工就结束了。
 大凤改型五艘,计划应该是昭和二十年代前半的日本海军的主战航空母舰,暂称舰名为第五○二一~五○二五号舰,计划是二十一~二十三年度完成。此型是对有名的④计划中的大凤进行了修改,按照增强对空兵装,强化水中防御,扩大飞行甲板装甲范围等要求汇总了设计。
 详细设计几乎没有完成,随着战局的恶化,没有一艘开工,最终中止了建造。
 <改造计划>
  ④计划中作为大和型战列舰的三号舰在横须贺兵工厂建造中的第一一○号舰,开战的同时中止了战列舰的建造工程,中途岛海战当时正全力使之早期漂浮的工程中。根据中途岛海战后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按军令部要求决定本舰作为航空母舰完成。
 立刻研究了对航空母舰的改装要领,舰政本部长主张是前线的海上补给基地,只搭载自身直卫用战斗机的重防御航空母舰方案,军令部及航空本部要求是极力搭载多的飞机,具有有力攻击能力的大型航空母舰方案(完全实施中途岛海战的战训对策)这两个方案相对立,计划的汇总难以进行。最终,作为军令部和航空本部期盼的使用法的军舰,不过,装备采纳了舰政本部长的意向,基本计划得以推进。
 在设计时,按军令部要求,主要部能防御20厘米炮弹和800公斤穿甲弹(水中轰炸),飞行甲板和飞机库能防御500公斤通常弹的俯冲轰炸,飞行甲板和升降机安装了厚75毫米的装甲板的重防御航空母舰推进计划。
 设计完成是十七年九月,基准排水量62000吨,速度27节,因为工期缩短,本舰计划统一为飞机库一层,搭载机常用42架•备用5架。设计完成后立刻重新开始航空母舰工程,此后,全力进行大幅度提前,早于当初预定于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完成。
 对②计划中预定战时作甲标的母舰使用而建造的水上机母舰千岁和千代田,考虑必要时同样可改造成航空母舰,不过,没放入太平洋战争开战之前及初战期的改造航空母舰整备计划中,千岁作为水上机母舰,千代田作为甲标的母舰使用。
 可是,根据航空母舰紧急增加势计划急忙被改造成航空母舰,与瑞凤型大体上是同样要领的军舰,设计极力留心了间接防御的强化,计划统一为小型平甲板型航空母舰。
 千岁预定于十八年八月在佐世保兵工厂,千代田计划于十八年十二月在横须贺兵工厂完成各自改造工程,前者于十九年一月,后者如预定那样竣工了。
 此外,讨论了除去大和型的全部战列舰和重巡各型的航空母舰化,但因工程需要很长时间,影响其他新建航空母舰,高速军舰利用价值大等理由未能够实现。
 包含既定计划的建造、改造舰,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的十七~二十三年度预定完成军舰计划如下。

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预定各年度完成的航空母舰数
舰型             17年度        18年度        19年度   20年度     21年度      22年度     23年度
云龙型                                        云龙     笠置
                                              天城     葛城
                                                       阿苏
云龙改型                                               生驹     5009号舰    5013号舰    5015号舰
                                                       鞍马     5010号舰    5014号舰
                                                                5011号舰
                                                                5012号舰
大凤及大凤改型                                 大凤                         5021号舰    5023号舰
                                                                            5022号舰    5024号舰
                                                                                        5025号舰
其他舰种改造    龙凤(大鲸)      千岁           信浓
                               千代田
商船改造       飞鹰(出云丸) 神鹰(沙恩霍斯特)
               冲鹰(新田丸)  海鹰(阿根廷丸)
                                               巴西丸
合计                3             4              5        5         4            4         4

 这期间,改造舰在开始前沉没的除巴西丸,全部完成。另一方面,新建舰大凤改型(第五○二一号舰型)由于战局恶化,全部中止了建造,云龙型及云龙改型,只有云龙、天城、葛城完成,笠置、生驹、阿苏建造途中中止了工程,第五○○八号舰(鞍马)以后的八艘是中止了建造。
 即完成了新建舰三艘,改造舰八艘,不过,这其中能参加十九年六月的「阿号作战」(马里亚纳海战)的,只是龙凤、千岁、千代田、飞鹰四舰,信浓完成之后沉没,新建舰(云龙型)不足以应付,商船改造航空母舰因性能低劣能力不能使用于舰队作战。因此,企图大量建造航空母舰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里面,对战局贡献的,仅仅不过是四艘改造舰。

对各种舰艇搭载飞机的计划

 中途岛海战惨败后, 日本海军的母舰航空队作战能力处于减半以下的状态。象另稿介绍的一样,昭和十七年六月末制定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急速大量建造航空母舰的同时,考虑由其他舰艇搭载飞机辅助母舰航空作战能力。
 以下试着介绍那些军舰的概要。
<航空战列舰>
  在上面说的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制定时,还讨论了除大和型外全部战列舰的航空母舰改造。但是工程量太大,需要长时间的工期,并且最适合航空母舰化的金刚型作为高速战列舰有使用价值,只能放弃战列舰的航空母舰化。
 因为不能指望到昭和十九年中期新建航空母舰服役的状况下,对立即增强舰队航空作战能力的要求,策划利用开战后价值下降的低速战列舰群搭载飞机。
 设想就是说撤去主炮的一部分,搭载飞机,与航空母舰部队的攻击呼应,用舰爆攻击敌人,如敌人失利就进行追击,用主炮给予决定性一击。
 最初认为改造对策是伊势型。军令部对改造的要求,并不重视留下战列舰的能力,如果主炮能剩下1~3号炮塔六门更好,中小口径炮完全废除,尽可能搭载多的飞机,特别是加强对空兵装。
 但因为二炮塔舰方案工程量增加,工期也变得长。方案是撤去5~6号炮塔,在其旧址设置飞机库和射出甲板,搭载飞机22架,由二座弹射器连续射出。并且能载比较短的时间内改造成四炮塔的航空战列舰。
 伊势型的改造训令于十七年发布,伊势于十八年二月在吴兵工厂,日向于十八年五月在佐世保兵工厂进入改造,各自于十八年八月和十一月完成。关于改造的内容和改造后的要目性能等,参照另稿(战争时期的日本战列舰「航空战列舰的改装」)。
 搭载机当初预定是能用弹射器的射出、并修改了的彗星二二型,不过以后从运用方面和生产上的理由,变更为也能俯冲轰炸的水侦瑞云。
 继伊势型之后决定扶桑型也改造成航空战列舰,发出训令,扶桑在吴兵工厂,山城在横须贺兵工厂改造,但十八年六月中止了工程。
<航空巡洋舰〉
   为了修复在中途岛海战严重毁坏的重巡最上,在损伤修复时增强航空母舰机动部队的侦察能力,被改造成航空巡洋舰。
 其内容,是撤去后部的二座主炮塔(4~5号炮塔),在后甲板上设置飞行甲板,搭载水侦一一架,计划在飞行甲板前方两舷设置二座射出机,在三十分以内飞机能全部机起飞。
 最上的修复•改造于十七年九月在佐世保兵工厂开始,十八年四月完成,但完成后到最后也没有搭载过定数的水侦。
 改造详细内容,参照另稿(战争时期的日本巡洋舰「改装成航空巡洋舰的最上」)。
<加油舰>
  对机动部队的燃料补给的加油舰,也作为航空母舰的辅助,搭载飞机。
 开战之前通过的○急计划中,决定建造日本海军的加油舰,这已经是隔了好久。这就是四艘风早型。
 当初计划是作为商船的高速油船相同的方式,基准排水量18300吨,作为补给用,装载重油10000吨,轻质油1000吨和其他的物品,首舰风早(第三○四号舰)设计后,于昭和十八年三月竣工。
 中途岛海战时还没完成设计稿的速吸(第三○六号舰),为了随同舰队时作为航空母舰的辅助,要求搭载飞机常用6架·备用1架和配备使之出发的设施,为此进行了大幅度的计划变更。
 其舰型在船体中央部设置飞行甲板,前方装备一座射出机,搭载机可以连续起飞。
 装载机最初是反潜巡逻用的水侦,以后被改为十六试舰攻流星。本舰的主要目,基准排水量15600吨,公试排水量20000吨,速度 16•5节,12·7厘米高射炮四门,25毫米机枪八挺,搭载机舰攻6架·备用1架,装载重油9800吨,轻质量油200千升,淡水,弹药等的补给物资。速吸于十八年二月在播磨造船开工,十九年四月完成。
 剩下二艘,韩崎(第三○五号舰)和稻取(第三○七号舰)中止了建造,如果如计划那样建造,也是和速吸同型吧。
 ⑤计划中还企图建造三艘(第八四二~八四四号舰)风早型,此后,改⑤计划变更为建造七艘(第五三八一~五三八七号舰)。这些由于战况的变化是中止了建造,不过,如果实际建造可认为是与速吸同样计划的军舰吧。
 改⑤计划还企图建造八艘新型加油舰(第五三八八~五三九五号舰)。这八艘暂称舰名番号按顺序,应该被命名为鹰野、潮见、高滨、大须、大间、龙舞,盐濑,全部预定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建造。
 这些作为加油舰装载补给物资设备的同时,要求搭载十六试舰攻14架并有连续起飞的能力,计划在船体中央部设置长大的飞行甲板,中央部稍前靠近两舷各设置一座射出机。舰型,基准排水量15600吨,公试排水量18000吨,速度20节,12·7厘米高射炮四门,25毫米机枪八挺,除了飞机以外,装载重油 6800吨,轻质油400千升及另外的补给物品。
 第五三八八号舰型,由于战局恶化,全部中止了建造。

战争结束时的日本航空母舰

 昭和19年,在最后的决战——莱特湾海战失败的日本舰队,实际上已失去了舰队的战斗力。作为诱饵舰队出击的小泽部队,也失去了“瑞鹤”、“瑞凤”、“千岁”、“千代田”等全部航空母舰,因夏威夷攻击而有光荣传统的机动部队消灭了。
 在这个时刻的残余航空母舰,包含大体上完成了的不过是“信浓”、“云龙”、“葛城”、“天城”、“隼鹰”、“神鹰”、“海鹰”、“龙凤”、“凤翔”九艘,工程中的“笠置”、“阿苏”、“生驹”、“伊吹” 因预计不能完成而中断了工程。对日本海军来说,重建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机动部队希望已经没有了,工作能力全部转向生产特攻兵器。

昭和19年11月15日的航空母舰部队组成
1.航空母舰部队
联合舰队直属
第1航空战队
隼鹰、龙凤、天城、云龙、葛城
第601航空队(48架)舰战24架、舰爆12架、舰攻12架,
第4航空战队
航空战舰 伊势、日向(没有飞机)
(第634航空队于11月15日转入第二航空舰队(菲律宾))
凤翔(练习用)
2.护卫航空母舰
第1海上护卫队
海鹰、神鹰
第931航空队 九七式舰攻约30架、九三式中间练习机

 在这样的状况中生存的航空母舰,各自有着最后的任务。
 “隼鹰”在莱特湾海战之后的10月27日,根据联合舰队的命令,计划再次突入莱特湾,当时飞机库里没有一架飞机,装载了对栗田舰队补给的大量弹药从吴出击了。屡次征战的航空母舰现在是成了高速运输舰。
 途中,埋伏的美潜水艇“马鲛”击沉了护卫的驱逐舰“秋风”,11月6日,“隼鹰”到达了栗田舰队等待的文莱。可是,虽然弹药送到了,但是栗田长官已经没有坚决进行再次突入莱特湾的心情,无视「希望11月11日再次突入莱特湾」的联合舰队司令部命令。
 “隼鹰”之后被命令向马尼拉紧急输送兵器,11月23日从吴出击,此次平安地通过美潜水艇游弋的海域,到达马尼拉完成了任务。可是归途中的12月9日,长崎就在眼前,遭遇到七艘美潜水艇埋伏,右舷遭到了一条鱼雷。
 幸而没发生火灾,应急措施成功,9日好不容易回到佐世保。“隼鹰”在佐世保进行了四个月的修理,昭和20年3月末完成,但以后没有行动的机会而迎来了战争结束。
 对其他第1航空战队的航空母舰“天城”、“葛城”、“云龙”等,与“凤翔”等一起在濑户内海努力训练航空母舰飞行员。可是对已经在莱特湾海战中失掉西太平洋制海权的日本海军来说,再次编成机动部队是个梦,全都作为船队护卫或者是作高速运输舰使用。讥讽的是,护卫船队的航空母舰,是当时的美潜水艇的最大目标。
 在“隼鹰”的莱特运输成功的日军,再次编成由“神鹰”就任护卫的运输船团「ヒ81船队」,11月14日从门司出击。可称作陆军航空母舰的“ 秋津丸”,搭载着陆军七艇水上特攻艇也加入这支船队。这支船队出港之后被美潜水艇发现,15日“秋津丸”被击沉,17日“神鹰”在黄海也被击沉了。
 接着最新锐航空母舰“云龙”接到了首次任务,也是这个运输作战。“云龙”于12月17日装载着以特攻机樱花为首的大量兵器和人员,以莱特为目标从吴出击。然而在19日,于冲绳西方遭美潜水艇的雷击沉没。
 这之后的11月25日,装上了前往新加坡兵员的「ヒ81船队」从门司出击了。这支船队除“海鹰”外,是每一艘都有护卫舰艇守护的船队,当时这是支划时代的强有力护卫船队。这个缘故途中虽然有几艘沉没,但是勉强完成了任务,在回国时运送许多物资上也成功了。
 “龙凤”于12月30日作为「ヒ87船队」的护卫也从门司出击,昭和20年1月9日到达了高雄。船队在这里受到了美海军第38特混部队舰载机的攻击,不过没有损失。1月18日平安返回到吴。这以后,日本航空母舰一步也没能从国内出发。
 在这样的状况下,日本海军最后的巨无霸“信浓”接近完成。
 “信浓” 预定昭和20年2月竣工,19年春天时刻因逼近莱特战役,竣工预定是10月15日,在横须贺兵工厂拼命连续工程。
 然而,这里出现了一个大问题。就是害怕美军对横须贺的空袭。为了进行航海工程,急忙返航至吴兵工厂。
 十月七日,进行命名式的“信浓”,抓紧进行了试运转。试运转时新锐舰上战斗机烈风没赶不上,进行了在紫电改上安装降落钩的改造机的降落实验。
 在这时东京终于受到了B-29轰炸。“信浓”为了避免这个危险,11月28日从横须贺出港驶向吴。“信浓”不采取护卫驱逐舰方面要求的沿岸航线,选择了高速突破海上的航线。不幸的是29日凌晨,遭美潜水艇的雷击于同日11时左右沉没了。
 海军当局对这艘不沈航空母舰太简单的沉没感到吃惊,作为战没舰破例召开了调查委员会追究原因。明确了许多原因。根本原因,是战局要求未完成的航空母舰必须到吴疏散。这样,日本海军对航空母舰的最后希望消失了。
 因日军的反击变得很弱,美军的攻击很大胆了。昭和20年3月19日,从迫近四国海上的美特混部队的七艘航空母舰上起飞的舰载机对吴军港实施了大空袭。这次空袭虽然没出现航空母舰沉没,但是“凤翔”、“海鹰”、“天城”、“葛城”、“龙凤”受到损伤,必须修理。
 这天的空袭中美军受到松山的343空的紫电、紫电改的迎击,受到大的损失。
 预见到失去了可作战使用的航空母舰只是美军机的目标。海军当局放弃使用航空母舰,4月20日,联合舰队将所属的“海鹰”以外的全部航空母舰作为预备舰。
 各航空母舰为避开美军机的空袭以岛的形态系留,飞行甲板上种上松木等致力了于掩饰。只有一艘即现役的“海鹰”,连日作为鱼雷轰炸和特攻机的目标行动着。不仅仅是这,还作为回天目标舰行动。
 这当时航空母舰中最不幸命运的,是未成舰云龙型的五号舰“阿苏”。该舰下水后,以工程中止状态放置着,作当时陆军决定从德国引进技术、正开发特殊穿甲弹「樱弹」的实验使用.
 这是从大正13年6月开始的“土佐”实验以来,大型新造舰的实物破坏实验。7月进行的这个实验被拍摄成电影,从各个方面作参考,冷静分析的结果,「比较特攻机的效果,与通常弹的命中相比很差」。
 日本的航空母舰活动结束了,美舰队的攻击越发大胆。7月24日经过三派,吴军港遭美第38特混部队的航空母舰机的大规模空袭。这次空袭中“龙凤”是无伤,“凤翔”部分损坏,“天城”的飞行甲板命中二棵炸弹,“葛城”左舷前部命中炸弹中破。
 感到不彻底的美军,28日再次大规模空袭。这次攻击“天城”开始浸水后倾覆了。“葛城”飞行甲板上也遭到了炸弹,不过能勉强行动。日本舰队已经完全没有反击的力量,吴军港的上空全是美军机。
 8月15日,太平洋战争结束的时候,能行动的航空母舰,仅仅只是“凤翔”、“龙凤”、“葛城”三艘。而且这期间大体上无伤的,只有世界第一艘航空母舰“凤翔”一艘。这就是以前保有世界最大最强机动部队的日本海军的身姿。
 但日本航空母舰的任务还没结束。被留下作在外地的军人和民间人士的撤回运输。在借给美军的LST等中,“葛城”是最大的运输舰,运输完成3000人以上的人员。“凤翔”虽然小,但也有约1000人的收容力,活跃在新几内亚和拉包尔方面的撤回。
 复员运输告一段落后的昭和21年,全部航空母舰到了最后的时候。以吴为中心开始沉没舰艇的拆卸。
舰名  拆卸造船厂   拆卸开始   拆卸结束

龙凤  吴造船       21年4月   21年9月
生驹  三井造船     21年6月   22年3月
隼鹰  佐世保船舶   21年6月   22年8月
阿苏  吴造船       21年7月   22年4月
凤翔  日立造船     21年8月   22年5月
海鹰  日鲜打捞     21年9月   23年1月
笠置  佐世保船舶   21年9月   22年12月
伊吹  佐世保船舶   21年10月  22年8月
天城  吴造船       21年12月  22年11月
葛城  日立造船     21年12月  22年11月

 这样得到了钢材99800吨,成为战后日本复兴的资材。自大正11年“凤翔”竣工以来,仅仅二十四年,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历史关上了大幕。

大战后半的日本航空母舰建造方针

  中途岛海战后的昭和17年6月末,制定了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关于新建舰,提出了以下方策: (1) 极力促进既定计划的第130号舰(“大凤”)和第302号舰(“云龙”)的建造。(2)全面修改⑤计划中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新建造第302号舰型与改型一三艘和第5021号舰型(大凤改型)五艘共计一八艘。(3)将大和型战列舰三号舰、正建造中的第110号舰(“信浓”)变更设计成航空母舰并使之完成。
 在这期间,(2)的新建造作为改⑤计划的一部分被转入实施。根据这个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期待昭和19~23年度有二○艘新建航空母舰服役。那么这个计划此后怎么实现的?观注这一动向,是本稿的题目。
 瓜达尔卡纳尔岛争夺战败北后的昭和18年6月,日本海军修正了改⑤计划,加强海上补给作战能力,对潜水艇、反潜兵力、陆上防备兵力紧急增势,着手赶造运输用舰艇、反潜舰艇、潜水艇等局地作战舰艇。这个是第二段战备实行计划——《昭和18年度战时舰艇建造计划》(俗称○战计划),因实行这个计划,从转用物资材料的关系上,原定计划舰中止建造或延迟进行。
 这个也涉及到航空母舰的新建计划,决定预定于昭和19年8~10月开工的第5022号舰(大凤改型)和第5014号舰(云龙改型)二艘中止建造,预定于约半年后的18年7~11月开工的云龙改型第5008号舰(“鞍马”)和第5009号舰二艘延迟开工。
 因此,减少后的改⑤计划的新建航空母舰,是大凤改型四艘,云龙型及改型一二艘,共计一六艘。
 还没开始第二段战备实行计划的18年8月,军令部提议为适应转入守势和陷入劣势的战局,建议实施第三段战备,要求优先整备基地航空兵力,舰艇整备重点放在建造小舰艇上。除特别必要之外,把战备集中在18、19两年度实施作为基本方针,可以说第二次修正了改⑤计划。
 第三段战备的要求,第九次大本营海军战备审查部会议建议中有关航空母舰建造的事项如下。
 (a)18年7月25五日舰政本部调整的造舰线表里面,19年末之前预定完成舰按预定建造。
 (b)20年以后的预定开工舰,按建造舰艇的优先顺序,中止建造云龙改型第5009~第5015号舰(注)和大凤改型第5021号舰共计八艘。
 注=第5014号舰已经在第二段战备计划中止建造,第三段战备计划的云龙改型的中止建造舰,推测是不是第5008~5013号舰和第5-15号舰。
 (c)作为重巡正建造中的第300号舰(“伊吹”)在19年度末之前作为航空母舰完成。(关于“伊吹”航空母舰化的经纬,参见「○急计划和“云龙”/“伊吹”的建造」以及「“伊吹”概要」)。
 军令部的要求在海军省中进行了修正,调整之后作为第三段战备被实施,有关航空母舰没有变更。因此改⑤计划的新建航空母舰中进行建造的是四艘云龙型及改型,中止建造二艘大凤改型和九艘云龙改型,建造优先顺序很大地降低,实际上中止建造的是三艘大凤改型,真是相当凄惨的结果。
 再者,在第三段战备的讨论阶段,海军省军务局长对军令部建议造成的航空母舰不足感到不安。在决定中止建造多艘航空母舰的之前就考虑向航空本部长提出研讨建造简易航空母舰的建议。
 这是指制定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之后的17年7月,向航空本部长建议变更为具有必要限于最小能力的辅助航空母舰,超急速整备该计划的建造航空母舰多艘,辅助航空母舰的要目:飞行甲板=长度230米以上,宽度27米以上,速度=28节,续航力=18节15000海里,飞机=舰战24架• 舰爆(兼舰攻)24架•舰侦6架,对空兵装=不装备高射炮而全力大量装备25毫米三联装机枪。
 对军务局长这个意见,舰政本部研究的结果是,预计简易航空母舰与云龙改型是没有很大差别的大型舰。结局是在讨论第三段战备时不考虑建造简易航空母舰。

 昭和19年5月,舰政本部综合了到那时为止的诸计划的昭和19年度以后的军舰战时建造预定表(俗称[19]线表),决定了以后的舰艇建造。据此,航空母舰的竣工艘数,19年度六艘,20年度二艘,建造中止一三艘。
 因为在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中被认为是19年度预定完成的“大凤”,由于此后的建造促进在19年度初竣工,19年度的完成预定舰,是“信浓”、“伊吹”和云龙型的“云龙”、“天城”、“葛城”、“笠置”六艘,当初预定20年度完成的“笠置”的竣工期被提前了。20年度的预定完成舰是“阿苏”和“生驹”。建造中止舰,大凤改型五艘(第5021~5025号舰)和云龙改变型八艘(“鞍马”、第5010~5015号舰)。
 变形了向(到)昭和十九年六月马里亚纳海上海战(a号作战)败以来,战局加速度性地走向恶化的一个方法,海军的战备逐渐把特攻兵力的整备作为主体。从昭和20年初开始,军令部和海军省的事务局之间进行了讨论,4月制定了昭和20年度前期战备计划。
 这个计划决定,20年度预定完成的“阿苏”和“生驹”中止,“笠置”和“伊吹”下水后工程暂时中止。可是实际上在这之前,“阿苏”和“生驹”下水之后的 19年11月9日就发出了工程中止命令,“伊吹”于20年3月16日,“笠置”于4月1日各自中止了工程,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建造在这里宣告结束。结果,由于航空母舰紧急增势计划的新建航空母舰,只是“天城”和“葛城”完成结束的。
 因为自这之前的19年后半,正规航空母舰的建造相继中止,进行了能用约十个月短期建造的简易中型航空母舰的设计。基本计划番号为G-18,所说的要目是基准排水量15500吨,输出80000马力,速度30节,搭载机数43架(其中15架甲板上露天系止),计划飞机库为一层,升降机一座,防御用混凝土。可是没具体化,只是桌上的讨论就结束了。
 再有,昭和19 年3月,按照陆军的要求,研究了在TL型油轮上设置飞行甲板、搭载反潜飞机的方案。8月,海军决定将在川崎重工建造中的二艘1TL型(“岛根丸”、“大泷山丸”)改造于20年1月到3月完成。这同时,陆军也将在三菱横滨造船所建造中的二艘2TL型(“山汐丸”、“千种丸”)改造于19年12月到20年2月完成。这些称为特TL船。
 继之制定了多艘1TL型和4TL型改造成飞机搭载型的计划,不过由于战局恶化,预计20年1月以后不能使用而停止,特TL船中,“岛根丸”和“山汐丸”已达到了竣工状态而结束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1-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G44突击步枪 的帖子

多谢了,44,能说说你对单双层机库还有装甲航母的看法吗?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 22:12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30 15:57
战时,两鹤是奢侈品……IJN不会做得,两鹤成本确实比后期的云龙和前期的两龙都大
两鹤是IJN的理想航母,真正做到了机舱免疫500KG炸弹和8寸炮弹,弹药库和航油舱免疫800KG炸弹和8寸炮弹
第二层机库安装了84-100MM的装甲板 ...


弹药库能承受20厘米炮弹和800公斤炸弹(水平轰炸)、机械室能承受12•7厘米炮弹和500公斤炸弹(俯冲轰炸),主要部的水中防御能安全对应炸药量450公斤的鱼雷爆炸。

炸弹也分很多种,穿甲炸弹和高爆炸弹的穿甲能力和爆炸力也不能相提并论

翔鹤级是飞龙的全面扩大版,除数据外基本结构没大区别(包括早期的舰桥设计),装甲布置方式和飞龙相同,机舱的天花板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 22:15 编辑
yxwd5 发表于 2011-12-30 16:11
关键是有没有云龙和仙鹤的造价数据,5L的意思是3条仙鹤等于4条飞龙。也就是说飞龙并不比仙鹤便宜多少,至于在飞龙基础上改的云龙,价格只可能比飞龙更高。和仙鹤造价上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


日本人又不是傻逼,什么是最优解,历史已经给出答案了

葛城的轮机,历史上就是因陋就简拼凑的,所以和“简易航空母舰”的确是没有很大差别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 22:53 编辑
yxwd5 发表于 2011-12-31 09:54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感觉这个要看装甲位置,齐柏林在甲板上,意味着装甲甲板被命中后还能继续打,但是仙 ...


齐柏林和皇家方舟的飞行甲板都要承受总纵弯曲,作为船体结构,这种厚度只是板材的正常厚度,美日对应的位置是机库(上机库)地板,(上机库)地板。不是什么特设的装甲,更不是什么装甲航母。

封闭机库和开放机库的区别,见: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91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G44突击步枪 的帖子

44兄可否将微言这篇译著全文贴出来,就当响应  《原创经典再分享运动及其嘉奖》加精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 23:41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31 16:11
IJN的机动舰队,以前最慢的是28节的加贺,接着最慢的是30节的赤诚和比睿雾岛
其余的DD,CL,CA还有两龙两鹤的口号是我们要开35节…… ...


日本航母速度差异对舰队编组没有太大影响,实际放飞回收时仍是以战队乃至单舰各跑各的,平时巡航时也没跑那么快。

至于那两艘战列巡洋舰,实际打仗时更是连船影都看不到。

日本第一机动舰队组织上实际就是个杯具,所有空袭全靠航母亲自来扛,护航舰屁用不顶。

中途岛竟然能挡掉如此之多的攻击,只能说上天已经很照顾日本人了……挂掉只是时间问题。

大功率高速度冗余的优点是:1、从巡航速度加速到放飞速度时的加速快。
                                             2、被鱼雷击中受损进水后仍然能维持正常的放飞速度(日本好像是26节的甲板风速)。
                                             3、长期不入坞保养下仍能维持一定的放飞速度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2-1-2 23:23
回复 STG44突击步枪 的帖子

44兄可否将微言这篇译著全文贴出来,就当响应  《原创经典再分享运动及其嘉奖 ...

这个我觉得还是他本人亲自来发比较好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fridarx 发表于 2011-12-31 21:32
因为利用风速的意义不大了?

对于弹射器来说,与其费尽力气在排水型单体船瓶颈速度上加个几节,还不如在弹射器研发上多动动脑筋

哇咔咔咔咔: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86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3 01:51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1-2 18:17
裝甲甲板的效果 那票吃了神風的和被漢斯狂炸的英國CV已經展示了
一邊被神風後回去修個把月(這邊後來也搞裝 ...

光辉在经受了JU87的攻击后,以18节的速度撤离战场,去美国大修了,光辉在经历了数次神风特工之后,由于舰体变型被批退出战斗,而且神风飞机的穿透力本身就不强,这就是展示装甲的效果?
一个撞一下就修个把月,一个撞一下抖抖灰继续打?你也太看不起埃塞克斯,太看得起光辉了
后期的日本被老美逼疯了,想出了很多看似奇妙的战术,连续攻击比大波次有效果,你把200架一波分成4*50估计连老美航母的面都看不到,日本认为后期那飞行员的水平与其让他们去投弹然后击落还不如让他们去撞航母来的实在
一次放飞量不是大问题?那瑞凤的一干航母都能成主力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 23:41
这个我觉得还是他本人亲自来发比较好

说得对,是我不够周全,已另发文邀请。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1-3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G44突击步枪 的帖子

那个44,能不能提供点2战航母机库尺寸的数据?多谢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3 23: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4 18:56 编辑

根据相对精确的测定,除掉升降机区域,翔鹤的机库停机面积大概5660平米左右,大凤机库停机面积大概5263平米左右

理论上只要有比较精确的解剖图,所有航母的机库面积都可以相对精确地测定出来,咩哈哈哈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3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云龙的机库停机面积大概3935平米左右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那我架空一级性能跟史实飞鹰级一样水准的航母,24艘能不能跟十艘左右的埃塞克斯级拼一下。如果飞机没问题?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4 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star2000 的帖子

那我架空一级性能跟史实飞鹰级一样水准的航母,24艘能不能跟十艘左右的埃塞克斯级拼一下。如果飞机没问题?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34 , Processed in 0.0321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