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inch 发表于 2012-10-5 13:04 
唉,事实情况总是德国一个打盟国好几个
PS七成,是不是还可以再多一点,即使有了一战,德国海军的 ...
要估计自然是要以最保守的方式估计,史实的德国的财政负担要比英国小,我的这个估算并没有超出史实支出比例。账本里的真相谁也抹不掉,各国的政府支出能力史有所载,有据可查。按照当时的理论,德国人并不需要可以与英国平起平坐的舰队,历史上提尔皮茨就说过, “我们要绷紧神经,继续大规模扩充军事力量,避免挑衅,并耐心的等待。直到我们的海军力量建立起来,迫使英国人让我们和平的呼吸”。只要德国保持和英国的竞争态势,就能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海上军备竞赛的狂潮,到时候英国人头疼的就不是一个德国了,这就是德国人的想法,他们也的确几乎达到了目的,再然后,一战的爆发打断了法俄扩充海军的这一进程,就令如此,美国人的强势崛起也客观上达到了同样的目的。这里我们能看到,提尔皮茨理论的一个显著的缺陷在于对战争的过分乐观,而更深层次的问题则与马汉理论的深层问题一样,是对海权逻辑的本末倒置。所以,提尔皮茨和德皇不能算作成功的战略家,不过同期的英国精英们也并不比他们高明,可谓时无英雄,于是大家就向万劫不复的深渊奔流而去,而萨拉热窝事件,不过是崩溃的最后一道闸门而已。
最后多句嘴,一战前后战略上最成功的乃是我大法兰西国 。其实何止一战前后,整个20世纪的老欧洲在战略上最成功的都是我大法兰西国,两次世界大战到最后都是战胜国,现在和已经由仇敌转化为好基友的德国一起执掌欧盟,坐拥欧洲(毛子不算)第1陆军+第1海军+第1空军,还是联合国五大流氓之一,相比之下,英国打一次大战就越加衰落一点,现在的英国就。。。。。。。我还是不说了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