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1-22 0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1-21 21:39 编辑
“中途岛——珍珠港战役”实际上是一场中美双方国力、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力、运输力以及战略战术思想的大较量。双方在战争结束后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而关于“中途岛——珍珠港战役”的争论,一直是后世军迷们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在“中途岛——珍珠港战役”中,中国海军这次的战役目的非常明确,即夺取中途岛和瓦胡岛,获得进攻美国本土的跳板,由于补给距离太远,战线过长,加上美军强烈抵抗,导致战役没有完全达到目标,中国海军最终没有能够占领瓦胡岛,只夺取了中途岛。因此在很多人看来,“中途岛——珍珠港战役”是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所向披靡的中国海军所遭受的第一次挫折。
很多西方军事观察家和历史学家们都认为,美军以巨大的伤亡代价和损失顶住了中国海军的进攻,并挫败了中国的战役企图,守住了夏威夷群岛最重要的要塞瓦胡岛,保住了美国海军在太平洋仅有的立锥之地,尽管美军所遭受的人员和物质损失要比华军大得多,但凭借美国的国力,完全可以承受这样惊人的损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美国佬的对手——中国人,也能轻松抹平自己的武器和人员损失)。因此从战略意义上讲,美国才是“中途岛——珍珠港战役”真正的胜利者。
事实真的如此吗?
著名海军史专家弗里达克斯博士对于“中途岛——珍珠港战役”对交战双方的意义则有和别人完全不同的看法:“……尽管中国海军没有能够攻下瓦胡岛,只将中途岛收入囊中,但中国海军在事实上摧毁了珍珠港,给美军造成了更大的损失。对中国来说‘摧毁’比‘占领’所能得到的好处要大得多,我们不妨可以推想一下,如果中国海军攻下了瓦胡岛,占领了珍珠港,以后会发生什么事?不错,中国如愿取得了进攻美国西海岸的前出基地,但另一个毫无疑问的事实是,中国海军的补给线将大大的拉长,补给将变得更加困难,而遭到严重破坏的珍珠港究竟能否在短时间里发挥出‘跳板’的作用?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哪怕建筑技术发达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的中国想要重新恢复几乎被炸成瓦砾的珍珠港作为一个海军基地的作用,没有两年以上的时间根本无法实现——对美国人来说也是如此。对中国来说,珍珠港实际上已经成了‘食之无肉,弃之可惜’的‘鸡肋’。因此中国海军最终选择‘摧毁’珍珠港而不是占领它,因为‘摧毁’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我们能够看到,在‘中途岛——珍珠港’战役结束之后,美国海军一直无所作为,而中国海军得以在太平洋上自由而不受阻碍的采取行动。为什么对美国人来说至关重要的珍珠港没有丢失还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是珍珠港作为一个海军基地,已经在事实上不存在了。港口设施、舰艇修理厂被彻底摧毁,最要命的还是海军油库的点燃。所以我认为,‘中途岛——珍珠港战役’才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瓦胡岛上的战火熄灭了,但那些血雨腥风的短暂日子却给取得胜利的人们留下了终生不可磨灭的印象。对于那些身临其境的人来说,瓦胡岛和珍珠港已经不是地名,而代表着一种感情。这种感情使人回想起那些发生在空中和海面上的殊死战斗,那一场场玉石俱焚惨烈的海空大战,那些在潮湿的树林和险峻的山地所进行的残酷搏斗,以及划破蓝天的凄厉的炸弹声和炮击时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在“龙罡”号航空母舰上,龙旗飞扬,经历过前所未有的战火淬炼的中国海军官兵们整齐的列阵于航空母舰宽阔的飞行甲板上,军容肃穆,注视着前方不远处的指挥权交接仪式上。
刚刚晋升为海军上将后便孤身一人马不停蹄的赶到横滨的孙晨钧和叶欢一样一身洁白的汉式军服,按照仪式程序和叶欢完成了大洋舰队司令指挥权的交接仪式。
远在南洋指挥南洋特遣舰队的孙晨钧在接到新任命之后,感觉到非常突然。
此时的他只知道中途岛已经被叶欢顺利拿下,“战役目的”已经达到。对于中途岛战役的具体进程和当中的隐情,他并不清楚。对于总部要自己突然去接替叶欢职务的任命,完全出乎他本人的意料。
孙晨钧能隐约的感觉到,叶欢那里也许出了什么事情。
军令如山,为了不影响南洋作战,孙晨钧将自己的参谋班子全都留了下来,而是只身一人的前往就任。作为叶欢的好友,孙晨钧熟悉叶欢的作战和指挥风格,而对于叶欢的参谋班子的能力,他同样的寄予了很大的信任。
但当他飞到横滨之后,见到了已经先期赶到横滨的军情处总长,自己的弟弟孙晨硕,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当然,他也明白,国有国法,军有军规。
孙晨钧拍了拍叶欢的肩膀,默默无语,叶欢也看着舷梯下列队的海军陆战队宪兵们,笑着对孙晨钧点了点头,向码头岸壁走下去,两个人的身影交错而过。
北京,居仁堂,华夏共和国大总统府。
“叶欢等四人已经依法解除职务,来京接受调查和军事法庭审判。”总参谋长单轲威对孙纲报告道,“叶欢等的职务已经由孙晨钧接任,南洋特遣舰队司令一职由彭毅接任。”
“很好。”孙纲说道。
单轲威接着说道:“主力舰队目前在横滨休整,受损的舰只正向本土返航,准备进行维修。”
“受损的航空母舰要尽快修复。”孙纲说道,“这一次的战斗对我们来说有很多经验教训要吸取,要好好的总结一下。”
“是。”单轲威答道。
“叶欢这一次做的出格了,这件事对前线部队的影响,要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孙纲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件事,我也有责任。”
“这……”听了孙纲的话,单轲威吓了一大跳。
“类似的事情,前清的时候我也曾干过……”孙纲沉浸在了往事的回忆当中,“叶欢其实是受了我当年的影响……”
“时迁事易,如今情势和前清时,不可相提并论。”武备部长史司打断了孙刚的思绪,“国法军法,都不允许再有此类事情出现。只有法纪森严,赏罚分明才是治军之道。若非如此,我华夏异日之大祸,当自此役大胜之时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