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2-15 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2-14 18:29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3-2-14 17:56 
跟我的观点很相近
制造7000吨级的通用船体,3寸轮机舱,4寸弹药库,37MM水平装甲
70000马力,航速33-34节 ...
起码要8000-9000吨,古鹰青叶没这么小,而且这两级舰的防护是算弱的,挡CL炮也只能说勉强
http://www.douban.com/note/184080033/
古鹰型/青叶型的计划经纬
古鹰型和青叶型的原始建造计划,开始于大正9年成立的有名的八八舰队完成计划。
这个计划,除了新造战舰、巡洋战舰各四艘外,还预定建造四艘8,000吨型大型巡洋舰、八艘5,500吨型中型巡洋舰。从八八舰队完成计划成立的大正9年8月开始,经过十个月到第二年6月,平贺造船大佐向海军当局出示了5,500吨型小型轻巡“夕张”的设计方案,汇报了建造意见。
平贺造船大佐计划·设计的“夕张”以仅仅3,100吨的船型装备了5,500吨型同等战斗能力,并且是独创性的小型巡洋舰,目的是降低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的巡洋舰建造费。
可是用兵者并不欢迎建造“夕张”的建议。
希望建造强有力的六门20厘米炮的侦察巡洋舰,由另稿解说。但是这种舰的舰型达到一万吨,需要高额的建造费,在这样的状况下,剩下的5,500吨型建造,不可能采用全面转向夕张型的方针。已经成立完毕的八四舰队完成计划中包含的一艘巡洋舰的计划,不得已实行中止,停止了“夕张”的试制。
知道用兵者方面意向的平贺造船大佐,汇总采用在“夕张”上第一次尝试的设计手法,设计了常备排水量7,600吨(基准排水量7,100吨)、装载2六座0厘米单装炮的侦察巡洋舰计划,并建议建造。
前面说的建议建造“夕张”仅二个月后,大正10年8月平贺造船大佐在意见书中接受了反对理由。因为“夕张”船型过小,与外国巡洋舰比较,单舰的性能必须优越,尝试了与已经服役的英国霍金斯级比也有利,并凌驾于不久竣工的美国奥马哈级之上的强有力侦察巡洋舰的设计。
这个建议,与用兵者很早就希望的合拍,立刻被采用,修改了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的巡洋舰建造计划。这个就是古鹰型。
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大正11年预定开始建造四艘5,500吨型(“加古”、“川内”、“神通”、“那珂”),不过,由于“加古”作为新型侦察巡洋舰建造,计划变更。
并且另一艘“古鹰”也开工了。因为本舰比“加古”先完成,这个新型舰以后被称作古鹰型。
在对古鹰型的建造定下决心的时候,考虑5.500吨型的建造截至到上述三艘。一般认为对于“
古鹰”的建造,大正11年应该开工大型巡洋舰不是吃不消的,但确实不清楚。
大正10年11月,平贺造船大佐提议建造古鹰型的建议。三个月后,11年2月华盛顿裁军会议召开,华盛顿条约成立了。
这个条约中辅助舰的吨数和一万吨舰炮的上限为20·3厘米。一般认为舰炮的口径是考虑英国的霍金斯级和日本的新型侦察巡(古鹰型)定的。
不管怎样,辅助舰的舰炮最大口径为20·3厘米,对已经设计完毕,决定建造的日本海军来说,20厘米炮巡洋舰是极为便利的动向。
与华盛顿条约的成立对应,八八舰队完成计划定于大正12年修订。关于巡洋舰,已经开始着手三艘川内型。四艘8.000吨型、五艘5.500吨型,共计九艘的计划被改变如下。军舰制造费(大正11年度之前开始的军舰)二艘7.100吨型(“古鹰”、“加古”)。
辅助舰艇制造费(大正12年度以后开始的军舰)二艘7.100吨型(“青叶”、“衣笠”)及四艘10.000吨型(妙高型)。
共计八艘。
辅助舰艇制造费的7.100吨型,是采用期盼提高炮战能力的用兵者方面的意向而放入的,建造设计变更的二二座20厘米联装炮塔的青叶型。
妙高型建造计划的经纬
大正十年八月,平贺造船大佐汇总了基准排水量七,一○○吨船型、装备二○厘米炮六门、独创性的侦察巡洋舰古鹰型的设计,建议建造。日本海军当局很大的变更了八八舰队完成计划预定的五,五○○吨型中型巡洋舰八艘、八,○○○吨型大型巡洋舰四艘的建造计划。
即只建造五,五○○吨型(川内型)三艘,剩余的五艘八,○○○吨型全部重新计划,建立了全部作为古鹰型建造的方针。作为新方针的初始,大正十一年度首先开工了古鹰和加古。
但是,古鹰型开工的前后,大正十年十一月到第二年二月华盛顿裁军会议召开,华盛顿条约成立了,日本海军的巡洋舰建造计划再次被修订。
华盛顿条约中对各国的主力舰和空母,规定了保有量和新造舰的单舰排水量及备炮的口径上限,同时对这两舰种类外的辅助舰也制定了有关新造舰的质量限制。
有关辅助舰的限制,规定单舰基准排水量一万吨以下,备炮口径八英寸与(二○•三厘米)以下,特别是决定了关于保有量。战舰和空母以外的舰艇辅助舰中,最有价值的舰种是巡洋舰。
因此在辅助舰中最有力的舰,就是基准排水量一万吨、二○•三厘米炮的大型巡洋舰,根据华盛顿条约主力舰的新规,列强海军不能建造。同样条件下开始了这个类型巡洋舰的建造竞争。这个从华盛顿条约中人为地派生出的巡洋舰,被称作条约型巡洋舰。
在世界上第一次装载二○厘米炮的古鹰型,是配备了强有力兵装的侦察巡洋舰,条约型巡洋舰弥补了主力舰艘数的不足,在主力舰不在的海域,希望能有代行以炮战为主的大型巡洋舰作用。特别是限制了对美主力舰保有量六成的日本海军,极为重视条约型一万吨巡洋舰的整备,华盛顿条约成立后不久,改变以前的巡洋舰建造计划,把重点放在了这个类型上。
与华盛顿条约的成立对应,修订了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辅助舰建造,大正十二年度实施。这个计划分割成二个,大正十一年度末之前开工的舰艇,根据既定的军舰制造费实施建造。大正十二年度及以后应开工的舰艇,适应条约后的新形势,修改了计划内容之后,重新作为从大正十二年度到大正十六年度(昭和二年度)的五年计划。补充舰艇制造费作为建造计划,这个大正十二年度预算受到第四六次帝国议会的赞同,大正十二年三月二十九日公布。
有关这个修订计划中巡洋舰的变更如下。首先大正十一年度开工的川内型(五,五○○吨型)三艘和古鹰型(七,一○○吨型)二艘,根据军舰制造费按既定计划建造。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剩余的五,五○○吨型四艘、八,○○○吨型三艘共计七艘(当时已经全部作为七,一○○吨型建造方针变更完毕),改为建造七,一○○吨型二艘、一○,○○○吨型四艘共计六艘,由舰艇建造费建造。
舰艇建造费的六艘里面,大正十二年度开工的二艘,立刻作为一 ○,○○○吨型、不是七,一○○吨型被开工了,基于与已经建造中的古鹰、加古一起以四艘形成一个侦察巡洋舰战队的方针。但这七,一○○吨型二艘,不作为古鹰和同型舰,而是修改了主炮和高射炮,作为新的级(青叶型)完成了。
大正十三~十四年度开工的剩余四艘,终于作为条约型一万吨巡洋舰建造。这个是妙高型。当时,各国随着华盛顿条约的规定,一齐开始了一万吨巡洋舰的设计。不过,因为是突然人为制定目标的的军舰,此类舰没有范本,对要求性能•要目的设定给予了很大的关心。日本海军的情况,由于八八舰队完成计划中有八,○○○吨型大型巡洋舰讨论例子和古鹰型设计的经验,对一万吨巡洋舰的要求性能的印象、比例容易决定。那内容如下。
基准排水量=一万吨,兵装=二○厘米炮八门,一二厘米高射炮四门,飞机二架,速度=三五•五节,续航力=一三•五节一万海里。
妙高型的设计于大正十二年春天在平贺造船大佐主持下实施,同年五月十六日向海军技术会议提交设计方案。这个设计方案由于比海军当局上述强有力的要求,更增加二门二○厘米炮为搭载一○门。但是发射管比要求少四门装备八门,平贺造船大佐是因为以炮战为主体的巡洋舰在一万吨型性能上,进行强化炮力,减轻水雷兵装而修正的。
原来,在平贺造船大佐的妙高型设计时主张完全废除鱼雷兵装,不过,这是极端的主张,推测减轻到八门好象是真相。为避开船型增大,续航距离一四节八,○○○海里。这个设计方案在海军技术会议上被认可,大正十二年八月二十五日发布了制造训令。于是开始了妙高型四艘的建造,此后,平贺先生又进行了外游中的发射管和增加高射炮的设计变更。 |
|